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1816发布日期:2022-03-20 00:4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槽埋管基槽技术领域,具体是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


背景技术:

2.在市政工程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中,城市排水管道系统通常占用工程较大的投资比,因此如何在满足规范和其他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提高市政管网安装的施工质量、降低其施工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3.而现有的市政管网的施工方法比较简单,开槽时大多不设支撑、给排水管道也未进行很好的保护,大多采用回填料的方式简单处理;而实际施工中针对一些软弱地层,传统的施工方法存在较多的施工质量、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内侧设置有基槽本体,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一组底层支撑板,一组所述底层支撑板的中间设置有弧形保护槽,所述弧形保护槽的下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底层支撑板包括底层支撑板侧挡,所述底层支撑板侧挡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底层支撑板侧挡的中间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保护槽位于弧形支撑板的上侧,所述弧形保护槽和弧形支撑板相匹配,所述缓冲垫卡嵌在一组底层支撑板的中间,所述弧形保护槽和缓冲垫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层支撑板侧挡和弧形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孔和定位杆相匹配。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槽本体包括垫土层和上保护盖板,所述垫土层的上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凹型槽,所述垫土层两侧的上端均开设有一组限位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保护盖板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组限位杆,所述上保护盖板下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弧形槽,一组所述限位杆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保护垫。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型槽的内侧设置有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下侧设置有一组回填料填充层。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本体和一组回填料填充层相匹配,一组所述回填料填充层和一组底层支撑板相匹配,所述管道本体和弧形保护槽相匹配。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土层和上保护盖板相匹配,所述限位杆
卡嵌于限位孔的内侧,所述保护垫的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限位杆贯穿保护垫中间设置的圆孔。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将一组底层支撑板放置在凹型槽的内侧,将弧形保护槽放置在一组底层支撑板的中间位置,将管道本体放在弧形保护槽的正上侧,缓冲垫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管道本体受到压力不能得到释放,通过管道本体压在弧形保护槽上,弧形保护槽压在弧形支撑板上,弧形保护槽会推动底层支撑板侧挡向外侧扩张,从而抵在垫土层中间的内壁上,再通过定位杆贯穿定位孔后嵌入垫土层内,从而避免底层支撑板侧挡发生移位的情况,从而对管道本体起到保护的作用,大大减少了管道本体受到的损害。
16.2、通过将上保护盖板下端的两侧设置的一组限位杆嵌入垫土层两侧的上端开设的一组限位孔内,保护垫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上层受到的压力传递到管道本体,通过一组回填料填充层将回填料填充进入,减少管道本体受到的压力,同时起到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中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中底层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中基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缓冲机构;11、底层支撑板;111、底层支撑板侧挡;112、弧形支撑板;113、定位孔;114、定位杆;12、弧形保护槽;13、缓冲垫;2、基槽本体;21、垫土层;22、凹型槽;23、限位孔;24、回填料填充层;25、管道本体;26、上保护盖板;27、限位杆;28、弧形槽;29、保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密实回填料用开槽埋管基槽,包括缓冲机构1,缓冲机构1的内侧设置有基槽本体2,缓冲机构1包括一组底层支撑板11,一组底层支撑板11的中间设置有弧形保护槽12,弧形保护槽12的下侧设置有缓冲垫13,底层支撑板11包括底层支撑板侧挡111,底层支撑板侧挡11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板112,底层支撑板侧挡111的中间开设有定位孔113,定位孔113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杆114。
24.在图1、2、3和4中:弧形保护槽12位于弧形支撑板112的上侧,弧形保护槽12和弧形支撑板112相匹配,缓冲垫13卡嵌在一组底层支撑板11的中间,弧形保护槽12和缓冲垫13固定连接,底层支撑板侧挡111和弧形支撑板112固定连接,定位孔113和定位杆114相匹配,将一组底层支撑板11放置在凹型槽22的内侧,将弧形保护槽12放置在一组底层支撑板11的中间位置,将管道本体25放在弧形保护槽12的正上侧,缓冲垫13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管道本体25受到压力不能得到释放,通过管道本体25压在弧形保护槽12上,弧形保护槽12压在弧形支撑板112上,弧形保护槽12会推动底层支撑板侧挡111向外侧扩张,从而抵在垫土层21中间的内壁上,再通过定位杆114贯穿定位孔113后嵌入垫土层21内,从而避免底层支撑板侧挡111发生移位的情况,从而对管道本体25起到保护的作用,大大减少了管道本体25受到的
损害。
25.在图1、2和5中:基槽本体2包括垫土层21和上保护盖板26,垫土层21的上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凹型槽22,垫土层21两侧的上端均开设有一组限位孔23,上保护盖板26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组限位杆27,上保护盖板26下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弧形槽28,一组限位杆27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保护垫29,凹型槽22的内侧设置有管道本体25,管道本体25的下侧设置有一组回填料填充层24,管道本体25和一组回填料填充层24相匹配,一组回填料填充层24和一组底层支撑板11相匹配,管道本体25和弧形保护槽12相匹配,垫土层21和上保护盖板26相匹配,限位杆27卡嵌于限位孔23的内侧,保护垫29的中间设置有圆孔,限位杆27贯穿保护垫29中间设置的圆孔,通过将上保护盖板26下端的两侧设置的一组限位杆27嵌入垫土层21两侧的上端开设的一组限位孔23内,保护垫29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上层受到的压力传递到管道本体25,通过一组回填料填充层24将回填料填充进入,减少管道本体25受到的压力,同时起到环保的作用。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一组底层支撑板11放置在凹型槽22的内侧,将弧形保护槽12放置在一组底层支撑板11的中间位置,将管道本体25放在弧形保护槽12的正上侧,缓冲垫13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管道本体25受到压力不能得到释放,通过管道本体25压在弧形保护槽12上,弧形保护槽12压在弧形支撑板112上,弧形保护槽12会推动底层支撑板侧挡111向外侧扩张,从而抵在垫土层21中间的内壁上,再通过定位杆114贯穿定位孔113后嵌入垫土层21内,从而避免底层支撑板侧挡111发生移位的情况,从而对管道本体25起到保护的作用,大大减少了管道本体25受到的损害,通过将上保护盖板26下端的两侧设置的一组限位杆27嵌入垫土层21两侧的上端开设的一组限位孔23内,保护垫29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上层受到的压力传递到管道本体25,通过一组回填料填充层24将回填料填充进入,减少管道本体25受到的压力,同时起到环保的作用。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