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8260发布日期:2022-03-17 01:0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设施维修技术领域,具体为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


背景技术:

2.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在建筑基础设施时所用的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在基础设施完成修建后,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建筑基础设施的混凝土可能会裂开而使得基础设施具有危险,当维修基础设施时维修人员需要使用混凝土填补器对混凝土的开裂处进行修补填充。
3.市场上的混凝土填补器在使用中,大部分的填补器都需要两个工作人员进行配合作业,其中一个工作人员手持填补管填补裂缝,另一个工作人员抱着填补箱操作填补辅助板控制混凝土的出料,占用人力多且操作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部分的填补器都需要两个工作人员进行配合作业,其中一个工作人员手持填补管填补裂缝,另一个工作人员抱着填补箱操作填补辅助板控制混凝土的出料,占用人力多且操作较为麻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包括填补机构、调节机构、防脱机构和分区机构,所述填补机构的一侧中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填补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填补机构的中部设置有分区机构;
6.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7.内嵌矩向凹槽,其设置于所述填补机构的一侧中部;
8.外转动架,其设置于所述内嵌矩向凹槽的一侧;
9.旋转轴,其装配于所述外转动架的中部;
10.连接外杆,其连接于所述旋转轴的边侧;
11.槽孔,其设置于所述连接外杆的顶部一侧;
12.伸缩内杆,其设置于所述连接外杆的中部;
13.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伸缩内杆的两侧;
14.限位卡扣,其设置于所述弹性件的顶部;
15.双头拉杆,其固定于所述伸缩内杆的顶部中端。
16.优选的,所述填补机构包括:
17.主体,其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的侧边;
18.可视化窗口,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前端;
19.中槽装配架,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
20.单向增压泵,其装配于所述中槽装配架的中部;
21.螺栓组件,其设置于所述中槽装配架与单向增压泵的两侧;
22.手动操作杆,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前端;
23.螺纹装配口,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侧下方;
24.填补管件,其装配于所述螺纹装配口的中部;
25.填补头,其设置于所述填补管件的顶部中端。
26.优选的,所述单向增压泵通过螺栓组件与中槽装配架构成螺纹加紧结构,且螺栓组件设置有四组。
27.优选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
28.固定块,其固定于所述填补机构的边侧;
29.防脱筒件,其连接于所述固定块的侧边;
30.中空限位块,其设置于所述防脱筒件的两端端头;
31.限位销杆,其贯穿于所述中空限位块的中部;
32.连接件,其固定于所述限位销杆的一端。
33.优选的,所述限位销杆与中空限位块两者之间为嵌入贯穿式连接,且限位销杆与连接件两者之间为焊接连接。
34.优选的,所述分区机构包括:
35.混凝土存放区域,其设置于所述填补机构的中部一侧;
36.t形隔位板,其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存放区域的侧边;
37.待加水区,其设置于所述t形隔位板的一侧;
38.备用水泥沙土区,其设置于所述t形隔位板的另一侧;
39.导流导向板,其设置于所述待加水区与备用水泥沙土区的外侧边端;
40.螺纹塞,其装配于所述待加水区与备用水泥沙土区的边侧。
41.优选的,所述导流导向板呈倾斜状,且导流导向板沿着t形隔位板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42.优选的,所述连接外杆通过外转动架与旋转轴构成轴向旋转结构,且伸缩内杆通过弹性件、限位卡扣与槽孔和连接外杆构成伸缩卡扣结构。
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使用者可利用伸缩内杆边侧所设置的弹性件自身的可弹性将限位卡扣压至连接外杆的中部进行长度上的伸缩,当伸缩到操作人员所适应的长度时利用限位卡扣进行长度上的限位即可,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填补器,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利用调节机构与脚轮进行手动移动,或者填补过程中使用者呈半蹲状态,使用者可继续缩短伸缩内杆与连接外杆两者之间的距离,使工作人员在半蹲状态下不用随时站起来对主体进行移动。
44.当使用者将主体移动至待填补地区时,可借助单向增压泵的手动增压原理,通过单向增压泵将外部的空气通过进口吸入主体内部的混凝土存放区域,使其增加混凝土存放区域的内部压强,从而使混凝土可以从填补管件内流出,随后通过手动操作杆的上下压动幅度和压动速度可以控制填补管件内混凝土的流动速度,以达到给使用者带来操作上的便捷。
45.使用者可利用主体一侧中端所设置的外转动架与旋转轴两者之间的旋转结构将连接外杆进行旋转,随即利用伸缩内杆边侧所设置的弹性件自身的可弹性将限位卡扣压至连接外杆的中部进行长度上的伸缩,当伸缩到操作人员所适应的长度时利用限位卡扣进行长度上的限位即可,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填补器,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利用调节机构与脚轮进行手动移动,或者填补过程中使用者呈半蹲状态,使用者可继续缩短伸缩内杆与连接外杆两者之间的距离,使工作人员在半蹲状态下不用随时站起来对主体进行移动。
46.填补管件在使用完毕后,可利用管道的柔韧性将其压进防脱筒件的中部,随后利用限位销杆与中空限位块的可嵌入性将销杆横向贯穿,此时填补头的中端尺寸大小稍大于防脱筒件的中端尺寸,从而达到装配限位的有益效果,最后在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区域,待加水区与备用水泥沙土区等,当混凝土存放区域内部所盛放的混凝土即将用完但是还剩下未填补区域时,使用者就可利用备好的水和备好的水泥沙土进行现场搅拌即可,然而当使用者需要清洗这两个区域时,通过导流导向板的导流性将清理的水分进行导流排出就可。
附图说明
47.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4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49.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立体细节结构示意图;
50.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脱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51.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区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52.图中:1、填补机构;101、主体;102、可视化窗口;103、中槽装配架;104、单向增压泵;105、螺栓组件;106、手动操作杆;107、螺纹装配口;108、填补管件;109、填补头;2、调节机构;201、内嵌矩向凹槽;202、外转动架;203、旋转轴;204、连接外杆;205、槽孔;206、伸缩内杆;207、弹性件;208、限位卡扣;209、双头拉杆;3、防脱机构;301、固定块;302、防脱筒件;303、中空限位块;304、限位销杆;305、连接件;4、分区机构;401、混凝土存放区域;402、t形隔位板;403、待加水区;404、备用水泥沙土区;405、导流导向板;406、螺纹塞。
具体实施方式
53.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包括:填补机构1;填补机构1的一侧中部设置有调节机构2,填补机构1的另一侧设置有防脱机构3,填补机构1包括:主体101,其设置于调节机构2的侧边;可视化窗口102,其设置于主体101的前端;中槽装配架103,其设置于主体101的顶部一侧;单向增压泵104,其装配于中槽装配架103的中部;螺栓组件105,其设置于中槽装配架103与单向增压泵104的两侧;手动操作杆106,其设置于主体101的前端;螺纹装配口107,其设置于主体101的一侧下方;填补管件108,其装配于螺纹装配口107的中部;填补头109,其设置于填补管件108的顶部中端,单向增压泵104通过螺栓组件105与中槽装配架103构成螺纹加紧结构,且螺栓组件105设置有四组,当使用者将主体101移动至待填补地区时,可借助单向增压泵104的手动增压原理,通过单向增压泵104将外部的空气通过进口吸入主体101内部的混凝土存放区域401,使其增加混凝土存放区域401的内部压强,从而使混凝土可以从填补管件108内流出,随后通过手动操作杆106的上下压
动幅度和压动速度可以控制填补管件108内混凝土的流动速度,以达到给使用者带来操作上的便捷。
54.如图2-3所示,一种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调节机构2包括:内嵌矩向凹槽201,其设置于填补机构1的一侧中部;外转动架202,其设置于内嵌矩向凹槽201的一侧;旋转轴203,其装配于外转动架202的中部;连接外杆204,其连接于旋转轴203的边侧;槽孔205,其设置于连接外杆204的顶部一侧;伸缩内杆206,其设置于连接外杆204的中部;弹性件207,其设置于伸缩内杆206的两侧;限位卡扣208,其设置于弹性件207的顶部;双头拉杆209,其固定于伸缩内杆206的顶部中端,连接外杆204通过外转动架202与旋转轴203构成轴向旋转结构,且伸缩内杆206通过弹性件207、限位卡扣208与槽孔205和连接外杆204构成伸缩卡扣结构,使用者可利用主体101一侧中端所设置的外转动架202与旋转轴203两者之间的旋转结构将连接外杆204进行旋转,随即利用伸缩内杆206边侧所设置的弹性件207自身的可弹性将限位卡扣208压至连接外杆204的中部进行长度上的伸缩,当伸缩到操作人员所适应的长度时利用限位卡扣208进行长度上的限位即可,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填补器,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利用调节机构2与脚轮进行手动移动,或者填补过程中使用者呈半蹲状态,使用者可继续缩短伸缩内杆206与连接外杆204两者之间的距离,使工作人员在半蹲状态下不用随时站起来对主体101进行移动。
55.如图4所示,一种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防脱机构3包括:固定块301,其固定于填补机构1的边侧;防脱筒件302,其连接于固定块301的侧边;中空限位块303,其设置于防脱筒件302的两端端头;限位销杆304,其贯穿于中空限位块303的中部;连接件305,其固定于限位销杆304的一端,限位销杆304与中空限位块303两者之间为嵌入贯穿式连接,且限位销杆304与连接件305两者之间为焊接连接,填补管件108在使用完毕后,可利用管道的柔韧性将其压进防脱筒件302的中部,随后利用限位销杆304与中空限位块303的可嵌入性将销杆横向贯穿,此时填补头109的中端尺寸大小稍大于防脱筒件302的中端尺寸,从而达到装配限位的有益效果。
56.如图5所示,一种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填补机构1的中部设置有分区机构4,分区机构4包括:混凝土存放区域401,其设置于填补机构1的中部一侧;t形隔位板402,其设置于混凝土存放区域401的侧边;待加水区403,其设置于t形隔位板402的一侧;备用水泥沙土区404,其设置于t形隔位板402的另一侧;导流导向板405,其设置于待加水区403与备用水泥沙土区404的外侧边端;螺纹塞406,其装配于待加水区403与备用水泥沙土区404的边侧,导流导向板405呈倾斜状,且导流导向板405沿着t形隔位板402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在主体101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区域,待加水区403与备用水泥沙土区404等,当混凝土存放区域401内部所盛放的混凝土即将用完但是还剩下未填补区域时,使用者就可利用备好的水和备好的水泥沙土进行现场搅拌即可,然而当使用者需要清洗这两个区域时,通过导流导向板405的导流性将清理的水分进行导流排出就可。
57.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用混凝土填补器首先使用者可利用主体101一侧中端所设置的外转动架202与旋转轴203两者之间的旋转结构将连接外杆204进行旋转,随即利用伸缩内杆206边侧所设置的弹性件207自身的可弹性将限位卡扣208压至连接外杆204的中部进行长度上的伸缩,当伸缩到操作人员所适应的长度时利用限位卡扣208进行长度上的限位即可,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填补器,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利用调节机构2
与脚轮进行手动移动,或者填补过程中使用者呈半蹲状态,使用者可继续缩短伸缩内杆206与连接外杆204两者之间的距离,使工作人员在半蹲状态下不用随时站起来对主体101进行移动,随后填补作业时,可借助单向增压泵104的手动增压原理,通过单向增压泵104将外部的空气通过进口吸入主体101内部的混凝土存放区域401,使其增加混凝土存放区域401的内部压强,从而使混凝土可以从填补管件108内流出,随后通过手动操作杆106的上下压动幅度和压动速度可以控制填补管件108内混凝土的流动速度,以达到给使用者带来操作上的便捷,接着填补管件108在使用完毕后,可利用管道的柔韧性将其压进防脱筒件302的中部,随后利用限位销杆304与中空限位块303的可嵌入性将销杆横向贯穿,此时填补头109的中端尺寸大小稍大于防脱筒件302的中端尺寸,从而达到装配限位的有益效果,最后在主体101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区域,待加水区403与备用水泥沙土区404等,当混凝土存放区域401内部所盛放的混凝土即将用完但是还剩下未填补区域时,使用者就可利用备好的水和备好的水泥沙土进行现场搅拌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