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式系统及供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0742发布日期:2022-08-23 21:2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闭式系统及供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供液装置,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供液装置的闭式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主水系统的补水措施一般为:1)直接接入自来水水网系统;2)补水水箱高位安装;3)在主水系统缺水时人工使用水泵向主水系统进行补水等。但是,这些补水措施容易导致补水过程中,气体跟随补给液进入到闭式系统,进而影响闭式系统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液装置,该供液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补水过程中,气体进入闭式系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供液装置的闭式系统。
4.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供液装置,包括存液箱、供液泵、排气腔和出液管,所述排气腔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腔上与所述出液管连通的出液口低于所述排气阀的进气口设置,所述供液泵用于将所述存液箱中液体泵送至所述排气腔中。
6.在该供液装置中,设置了存液箱和供液泵,以在需要补液时,可以启动供液泵进行自动补液,避免工作人员频繁加液。在供液泵的出口处设置了排气腔,以使得供液泵泵出的液体,能够在排气腔中进行短暂的气液分离,并通过上部的排气阀将气体排出,以大大减少出液管中流出液体的气体含量,进而充分保证闭式系统循环运行。同时,可以不局限于自吸泵或者加注前排气的复杂操作;对补液泵的选型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综上所述,该闭式系统的供液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补水过程中,气体进入闭式系统的问题。
7.优选地,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管腔为所述排气腔,所述排气管上端管口设置有所述排气阀、下端管口与所述供液泵的出液口连通。
8.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出液管成角度设置,所述排气腔上与所述出液管连通的出液口位于所述排气管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高度位置。
9.优选地,所述出液管设置有单向阀以单向排液。
10.优选地,所述供液泵低于所述存液箱出液口设置,且所述供液泵的进液口与所述存液箱的出液口之间的腔道不高于所述存液箱出液口。
11.优选地,所述存液箱一侧具有用于观测内部水位的透明部。
12.优选地,所述存液箱的顶部具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设置有补水盖。
13.优选地,所述存液箱的顶部具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有单向进气阀。
14.优选地,所述透明部和所述存液箱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存液箱相远离的两侧。
15.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闭式系统,该闭式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供液装置。由于上述的供液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供液装置的闭式系
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闭式系统的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标记如下:
19.存液箱1、供液泵2、排气管3、出液管4、排气阀5、透明部6、补水盖7、单向阀8、上水平管段9、竖直管段10、下水平管段11。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闭式系统的供液装置,以有效地解决闭式系统供水不方便的问题。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闭式系统的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液装置,具体的供液装置包括存液箱1、供液泵2、排气腔和出液管4。可以应用于闭式系统,也可以用于非闭式系统。
24.其中存液箱1用于储存液体,如储存水或其它冷却液。存液箱1的形状大小,不做限定,大小以能够满足需要为准,以尽量避免频繁向存液箱1中补液。其中存液箱1一般为塑料箱,当然也可以是金属箱,可以是圆柱箱,也可以是矩形箱体。
25.其中排气腔具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排气腔的进液口用于与供液泵2的出液口连通,以使得供液泵2用于将存液箱1中液体泵送至所述排气腔中;排气腔的出液口与出液管4的进口连通,以通过出液管4将排气腔中液体排出。而在排气腔设置有排气阀5,排气阀5一般设置排气腔的上部,具体的,可以设置在排气腔的最高点位置,以能够将排气腔上部的气体排除出去为准。其中排气腔上与出液管4连通的出液口低于排气阀5的进气口设置,以更好的保证排气腔中的液体通过出液口流出,而气体通过排气阀5的进气口排出,以当供液泵2泵入的液体进入到排气腔中时,气体会上浮,以汇集在排气腔上部,继而从排气阀5中排出,进而使得从出液口排出的液体,气体含量降低。其中排气阀5一般为自动排气阀。
26.在该供液装置中,设置了存液箱1和供液泵2,以在需要补液时,可以启动供液泵2进行自动补液,避免工作人员频繁加液。在供液泵2的出口处设置了排气腔,以使得供液泵2泵出的液体,能够在排气腔中进行短暂的气液分离,并通过上部的排气阀5将气体排出,以大大减少出液管4中流出液体中的气体含量,进而充分保证闭式系统循环运行。综上所述,该闭式系统的供液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闭式系统供水不方便的问题。
27.其中排气腔,可以是箱体的箱腔,但是箱体体积过大,且对内部液体流速下降较
快,不利于快速补液。基于此,此处优选包括上下延伸设置的排气管3,该排气管3可以是上下竖直设置,也可以是上下倾斜设置,且该排气管3的管腔为上述排气腔。其中排气管3上端管口设置有排气阀5、下端管口与供液泵2的出液口连通,具体的可以使排气管3直接连接在供液泵2上,而供液泵2的出液口可以是朝上设置。其中排气管3可以是方管、圆管等管件。
28.此处优选其中排气管3竖直设置。考虑到,如果出液口相对下端管口较近,那么相对上端管口较远,则不利于气体在排气腔中分离,而混入到出液管中。如果出液口相对下端管口较远,那么相对上端管口较近,则利于气体在排气腔中分离,而气体腔体体积过小,若无法及时排除,依然会迫使气体进入出液口中,基于此,此处优选其中排气腔上与出液管4连通的出液口位于排气管3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高度位置。其中出液管4优选设置有单向阀8以单向排液。其中出液管4优选水平延伸。
29.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供液泵2在泵送液体时混入更多的气体,此处优选供液泵2低于存液箱1出液口设置,至少供液泵2的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均低于存液箱1的出液口设置。且进一步使供液泵2的进液口与存液箱1的出液口之间的腔道不高于存液箱1出液口,以有效地避免供液泵2的进液口与存液箱1的出液口之间的腔道因为液体量不足而混入气体,以使得在供液泵2关闭时,此处不会停留气体,以有效地避免供液泵2工作时,混入气体。
30.具体的,可以使供液泵2的进液口水平朝向设置,且存液箱1的出液口水平朝向设置,那么供液泵2的进液口与存液箱1的出液口之间可以设置有导液管,其中导液管的上水平管段9与存液箱1的出液口连通、下水平管段11与供液泵2的进液口连通,而导液管的竖直管段10上端与上水平管段9连通、下端与下水平管段11连通,以使得上水平管段9、竖直管段10、下水平管段11呈z字型摆放。其中排气管3上端管口优选与存液箱1的上箱壁等高,而其中的出液管4优选与存液箱1箱腔中部等高,以降低供液泵压力。
31.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观测存液箱1内部液位情况,此处优选存液箱1一侧具有用于观测内部水位的透明部6,其中透明部6附近可以设置刻度,以准确反映存液箱1内部容量。其中透明部6优选为玻璃部,当然也可以是透明塑料部。具体的,可以使存液箱1横向一端开口设置,并形成口沿,其中透明部为盖体,与该口沿密封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其中透明部6和存液箱1出液口优选分别位于存液箱1相远离的两侧,避免供液泵2和排气管3对透明部的观察造成干涉。
32.一般为了方便向存液箱1中注入液体,存液箱1的顶部具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设置有补水盖7,补水盖7处一般密封设置。但是在补液过程中,随着内部液位下降,很容易使内部出现负压,为了有效地避免内部出现负压,此处优选存液箱1的顶部具有排气孔,排气孔设置有单向进气阀,以使得可以进气,而无法排气,同时无法排液,进而避免内部液体外流。
33.需要再次说明的是,上述的供液装置不仅仅用于闭式系统供液,也可用于其它的非闭式系统,因此,应用于其它非闭式系统也是应在上述供液装置保护范围之内。
34.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供液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闭式系统,该闭式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供液装置,供液装置的出液口与闭式系统的主通道连通,且优选与主通道的低压段连通。由于该闭式系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供液装置,所以该闭式系统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35.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