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的垂直度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1920发布日期:2022-05-17 09:5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桩的垂直度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污水沉降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桩的垂直度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2.管桩是指在预制构件加工厂进行预制,经过养护成型后,可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桩基施工的工件。在管桩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桩体倾斜的现象,此时一般需要将倾斜的桩段拔出,不仅需要再用砂将桩孔回填捣实后,重新开孔,且桩段在拔出过程中,易导致焊接点被破坏,影响管桩的整体结构。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管桩的垂直度矫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桩的垂直度矫正装置,解决了管桩在施工桩体填放时易发生倾斜现象,导致不仅需要将倾斜的桩段拔出并重新填放,费时费力,且拔出过程易导致桩段焊接点被破坏,影响管桩的整体结构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管桩的垂直度矫正装置,包括矫正筒,所述矫正筒靠近底端的周向侧壁上固定套接有支撑箍,且所述支撑箍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分布的支撑腿,所述矫正筒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两对结构相同的刚性矫正组件,且两对所述刚性矫正组件的轴心呈相互垂直分布,所述矫正筒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两对结构相同的柔性矫正组件,且两对所述柔性矫正组件的轴心呈相互垂直分布。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桩从矫正筒穿过,两对刚性矫正组件在空间上构成垂直交叉的限位结构,对管桩进行刚性矫正,两对柔性矫正组件在空间上构成垂直交叉的限位结构,对管桩进行柔性矫正。
7.优选的,相邻的所述刚性矫正组件与柔性矫正组件的轴心呈相互垂直分布,且两对所述柔性矫正组件分布于两对刚性矫正组件相互靠近的一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对刚性矫正组件与两对柔性矫正组件协同作用,对所穿过的管桩的周向侧壁构成多组垂直交叉的限位结构,有利于提高矫正效果。
9.优选的,所述刚性矫正组件包括第一支架、调节滑杆、牵引杆、第一矫正夹板和销栓,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设置于矫正筒的周向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支架呈u型设置,两个所述调节滑槽分别开设于第一支架的两侧内壁上,且所述调节滑杆滑动设置于两个调节滑槽之间,所述牵引杆固定设置于调节滑杆靠近矫正筒的一侧,所述牵引杆远离调节滑杆的一端滑动贯穿并延伸至矫正筒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矫正夹板固定设置于牵引杆位于矫正筒内部的一端,两组所述销孔分别开设于第一支架的两侧壁上,且与调节滑槽对应设置,所述销栓设置在销孔上,且所述销栓的栓体呈u型设置,所述调节滑杆的两端均开设有与销孔对应的贯通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拉调节滑杆,利用牵引杆推拉第一矫正夹板移动,并通
过销栓将调节滑杆定位在不同位置的销孔,进而改变同一对的两个第一矫正夹板的间距,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桩。
11.优选的,所述调节滑杆远离矫正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拉把手,且所述销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拔插钩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推拉把手便于工作人员控制调节滑杆的移动,设置拔插钩环便于工作人员控制销栓的拔插。
13.优选的,所述调节滑杆靠近矫正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关于牵引杆呈对称分布的支杆,且两个所述支杆远离调节滑杆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矫正筒的内部与第一矫正夹板固定相连。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杆能够提高第一矫正夹板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刚性矫正组件的整体强度。
15.优选的,所述第一矫正夹板呈弧形设置,且同一对的两个所述第一矫正夹板呈对称分布。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矫正夹板呈弧形设置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管桩进行限位夹持,提高了实用性。
17.优选的,所述柔性矫正组件包括第二支架、第二矫正夹板和弹簧,所述第二支架活动设置于矫正筒的周向侧壁上,且所述第二支架呈u型设置,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臂均滑动贯穿并延伸至矫正筒的内部,且所述第二矫正夹板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架位于矫正筒内部的侧臂上,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套设于第二支架位于矫正筒内部的两侧臂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矫正筒的周向内壁、第二矫正夹板的侧壁固定相连。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第二支架使得管桩得以穿过,松开第二支架,在弹簧的恢复形变力作用下,使得第二矫正夹板能够与管桩的周向侧壁紧密贴合。
19.优选的,所述第二矫正夹板呈弧形设置,且同一对的两个所述第二矫正夹板呈对称分布。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矫正夹板呈弧形设置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管桩进行限位夹持,提高了实用性。
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2.1、通过刚性矫正组件的设置,推拉调节滑杆,利用牵引杆推拉第一矫正夹板移动,并通过销栓将调节滑杆定位在不同位置的销孔,进而改变同一对的两个第一矫正夹板的间距,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桩,当管桩从矫正筒穿过,两对刚性矫正组件在空间上构成垂直交叉的限位结构,实现对管桩的刚性矫正。
23.2、通过柔性矫正组件的设置,拉动第二支架使得管桩得以穿过,松开第二支架,在弹簧的恢复形变力作用下,使得第二矫正夹板能够与管桩的周向侧壁紧密贴合,两对柔性矫正组件在空间上构成垂直交叉的限位结构,实现对管桩的柔性矫正。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了在管桩填放施工过程中的刚性和柔性矫正,有利于减少管桩填放过程倾斜现象的发生,解决了不仅需要将倾斜的桩段拔出并重新填放,费时费力,且拔出过程易导致桩段焊接点被破坏,影响管桩的整体结构的问题,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27.图3为本技术的刚性矫正组件的安装结构图;
28.图4为本技术的柔性矫正组件的安装结构图。
29.图中标号:1、矫正筒;2、支撑箍;3、支撑腿;4、第一支架;5、调节滑槽;6、调节滑杆;7、牵引杆;8、第一矫正夹板;9、销孔;10、销栓;11、支杆;12、第二支架;13、第二矫正夹板;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参照图1-3,一种管桩的垂直度矫正装置,包括矫正筒1,在矫正筒1靠近底端的周向侧壁上固定套接有支撑箍2,在支撑箍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分布的支撑腿3,在施工时,将矫正筒1架设在桩孔上方,使管桩从矫正筒1中穿过,在矫正筒1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两对结构相同的刚性矫正组件,使两对刚性矫正组件的轴心呈相互垂直分布,刚性矫正组件包括第一支架4、调节滑杆6、牵引杆7、第一矫正夹板8和销栓10,第一支架4固定设置于矫正筒1的周向侧壁上,且第一支架4呈u型设置,两个调节滑槽5分别开设于第一支架4的两侧内壁上,且调节滑杆6滑动设置于两个调节滑槽5之间,在调节滑杆6远离矫正筒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拉把手,推拉把手便于工作人员控制调节滑杆6的移动,牵引杆7固定设置于调节滑杆6靠近矫正筒1的一侧,牵引杆7远离调节滑杆6的一端滑动贯穿并延伸至矫正筒1的内部,且第一矫正夹板8固定设置于牵引杆7位于矫正筒1内部的一端,将第一矫正夹板8呈弧形设置,使同一对的两个第一矫正夹板8呈对称分布,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管桩进行限位夹持,提高了实用性,在调节滑杆6靠近矫正筒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关于牵引杆7呈对称分布的支杆11,使两个支杆11远离调节滑杆6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矫正筒1的内部与第一矫正夹板8固定相连,在第一支架4的两侧壁上对应调节滑槽5的位置均开设有若干个呈阵列分布的销孔9,销栓10设置在销孔9上,销栓10的栓体呈u型设置,在销栓10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拔插钩环,拔插钩环便于工作人员控制销栓10的拔插,在调节滑杆6的两端均开设有与销孔9对应的贯通孔,推拉调节滑杆6,利用牵引杆7推拉第一矫正夹板8移动,并通过销栓10将调节滑杆6定位在不同位置的销孔9,进而改变同一对的两个第一矫正夹板8的间距,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桩,当管桩从矫正筒1穿过,两对刚性矫正组件在空间上构成垂直交叉的限位结构,实现对管桩的刚性矫正。
32.参照图2-4,在矫正筒1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两对结构相同的柔性矫正组件,使两对柔性矫正组件的轴心呈相互垂直分布,柔性矫正组件包括第二支架12、第二矫正夹板13和弹簧14,第二支架12活动设置于矫正筒1的周向侧壁上,且第二支架12呈u型设置,第二支架12的两侧臂均滑动贯穿并延伸至矫正筒1的内部,且第二矫正夹板13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架12位于矫正筒1内部的侧臂上,第二矫正夹板13呈弧形设置,使同一对的两个第二矫正夹板13呈对称分布,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管桩进行限位夹持,提高了实用性,两个弹簧14分别套设于第二支架12位于矫正筒1内部的两侧臂上,将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矫正筒1的周向内
壁、第二矫正夹板13的侧壁固定相连,在使用时,拉动第二支架12使得管桩得以穿过,松开第二支架12,在弹簧14的恢复形变力作用下,使得第二矫正夹板13能够与管桩的周向侧壁紧密贴合,使相邻的刚性矫正组件与柔性矫正组件的轴心呈相互垂直分布,将两对柔性矫正组件分布于两对刚性矫正组件相互靠近的一侧,使得两对刚性矫正组件与两对柔性矫正组件协同作用,对所穿过的管桩的周向侧壁构成多组垂直交叉的限位结构,有利于提高矫正效果。
33.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矫正筒1架设在桩孔上方,使管桩从矫正筒1中穿过,通过两对刚性矫正组件与两对柔性矫正组件协同作用,对所穿过的管桩的周向侧壁构成多组垂直交叉的限位结构,实现多重矫正作用。
3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