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8242发布日期:2022-05-18 19:5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在水利工程中,由于斜坡经常受到水流或雨水冲刷使其土壤容易受到侵蚀而引发滑坡,通过利用护坡网和植被覆盖在斜坡表面,而护坡支撑结构是护坡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加强设施,能够加强护坡整体的牢固性,防止护坡出现滑坡的情况。
3.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普遍存在与坡体连接不够稳定的问题,容易因雨水冲刷导致坡体支撑结构发生偏移,失去其护坡的作用。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以解决现在的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与坡体连接不够稳定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斜坡本体,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一对滑槽,且所述固定板通过滑槽活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嵌设有若干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并插设在斜坡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分别设有配重块和若干导向口,所述第一固定杆内部在靠近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卡槽,且所述第一固定杆通过卡槽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一活动杆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活动杆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且所述第二固定杆贯穿导向口,并延伸至斜坡本体的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部两侧均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相互卡合。
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在位于安装槽内部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
11.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顶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拉环,且所述缓冲板的一侧设有一对与滑槽相互卡合的导轨。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二拉环,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两侧均设有卡块,且所述卡块与卡槽相互卡合。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与缓冲板的一端相互卡合,且所述底座与缓冲板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通过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杆的配合使用,实现固定板与斜坡本体的连接,再通过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配合使用,便于实现第二固定杆从第一固定杆一端的导向口伸出并插入斜坡本体内部,有效增加了第一固定杆在斜坡本体内部的支撑面积,提高了该坡体支撑结构与斜坡本体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坡体支撑结构发生偏移,失去其护坡的作用;
16.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通过拉环、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便于拉动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使卡块脱离卡槽,再通过第一转轴旋转第一活动杆,使卡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下与第一固定杆的顶端抵合,实现第二固定杆通过导向口回收进第一固定杆内部,并保持第二固定杆的回收状态,便于第一固定杆的安装和拆卸,避免第二固定杆延伸在第一固定杆外部使固定板安装困难。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的第二固定杆收起平面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的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的图2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的图3中c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4.1、固定板;101、滑槽;102、底座;103、卡槽;2、斜坡本体;3、缓冲板;301、第一拉环;302、导轨;4、第一固定杆;401、导向口;402、配重块;5、第一活动杆;501、第二拉环;502、第一转轴;503、卡块;6、第二活动杆;7、第二转轴;701、第二固定杆;8、限位槽;9、限位块;10、安装槽;11、连接杆;1101、限位板;12、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
29.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3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一侧设有斜坡本体2,固定板1的一侧设有一对滑槽101,且固定板1通过滑槽101活动连接有缓冲板3,缓冲板3通过滑槽101安装在固定板1的外侧,有效减缓水流对斜坡本体2的冲刷,固定板1的另一侧嵌设有若干第一固定杆4,第一固定杆4的一端贯穿固定板1,并插设在斜坡本体2的内部,通过第一固定杆4的设置,便于实现固定板1和斜坡本体2的连接,第一固定杆4的一端分别设有配重块402和若干导向口401,通过配重块402的设置,增加第一固定杆4在斜坡本体2内部的稳定性,第一固定杆4内部在靠近固定板1的两侧均设有卡槽103,且第一固定杆4通过卡槽103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动杆5,第一活动杆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502,且第一活动杆5通过第一转轴502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6,通过第一转轴502的设置,便于旋转第一活动杆5使卡块503在压缩弹簧12的作用力下与第一活动杆5的顶端相互抵合,便于保持第二固定杆701的回收状态,第二活动杆6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9,第二活动杆6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第二转轴7,且第二活动杆6通过第二转轴7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701,且第二固定杆701贯穿导向口401,并延伸至斜坡本体2的内部,通过第二固定杆701的设置,增加了第一固定杆4在斜坡本体2内部的支撑面积,提高了该坡体支撑结构与斜坡本体2连接的稳定性。
31.其中,第一固定杆4的内部两侧均设有限位槽8,且限位槽8与限位块9相互卡合,通过限位槽8和限位块9的配合使用,便于实现第二活动杆6的限位和支撑。
32.其中,限位槽8的一端设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12,压缩弹簧1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的一端与限位块9固定连接,通过压缩弹簧12和连接杆11的配合使用,便于实现连接杆11的快速复位,从而推动限位块9、第一活动杆5和第二活动杆6第一固定杆4内部下移,使第二固定杆701能够快速通过导向口401在斜坡本体2内伸开。
33.其中,连接杆11在位于安装槽10内部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1101,通过限位板1101的设置,便于实现连接杆11在安装槽10内的限位,避免连接杆11偏移。
34.其中,缓冲板3顶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拉环301,且缓冲板3的一侧设有一对与滑槽101相互卡合的导轨302,通过第一拉环301、导轨302和滑槽101的配合使用,实现缓冲板3的开启和闭合,便于固定板1的安装和拆卸。
35.其中,第一活动杆5的一端设有第二拉环501,第一活动杆5的两侧均设有卡块503,且卡块503与卡槽103相互卡合,通过第二拉环501的设置,便于提拉第一活动杆5和第二活动杆6,并使卡块503脱离卡槽103在压缩弹簧12的作用力下与第一固定杆4的顶端相互抵合。
36.其中,固定板1的底端设有底座102,底座102的一端与缓冲板3的一端相互卡合,且底座102与缓冲板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通过底座102和密封条的配合使用,便于增加固定板1和缓冲板3之间的密封性。
37.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8.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第二拉环501提拉第一活动杆5和第二活动杆6,使第二活动杆6带动第二固定杆701由导向口401回收进第一固定杆4的内部,当卡块503与卡槽103脱离后,通过第一转轴502旋转第一活动杆5,利用压缩弹簧12的作用力,使卡块503与第一固定杆4的顶端相互抵合,保持第二固定杆701的回收状态,随后将第一固定杆4插入斜坡本体2,使固定板1的一侧与斜坡本体2的一侧紧紧贴合,再通过旋转第一活动杆5,使卡块503与卡槽103相互卡合,此时通过压缩弹簧12的作用力,使连接杆11快速复位,从而推动限位块9、第一活动杆5和第二活动杆6在第一固定杆4内部下移,使第二固定杆701能够快速通过导向口401并在斜坡本体2内伸开,有效增加了第一固定杆4在斜坡本体2内部的支撑面积,提高了该坡体支撑结构与斜坡本体2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坡体支撑结构发生偏移,失去其护坡的作用,最后将缓冲板3通过滑槽101与底座102相互卡合,利用缓冲板3实现对水流的缓冲作用,并通过密封条增加了缓冲板3与固定板1之间的密封性。
3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