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99649发布日期:2022-06-04 21:4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设备。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水利工程用的清淤设备能够将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对河道的水流进行治理,避免河道污水滥流,提高水质,但是由于清淤设备在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抽取的过程中,淤泥中含有部分的枯枝落叶,枯枝落叶跟随着进入到淤泥抽取管内部,容易在进淤管内部造成堵塞,从而降低了抽取管对淤泥的抽取效果,同时在对淤泥进行抽取的过程中,河道的水分也会跟随进入到清淤设备内部,清淤设备对淤泥和水分的分离效果较差,导致大量的水分停留在清淤设备内部,降低清淤设备对淤泥的承载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移动轮、抽取装置、电机、排水管,所述底座下端四角均设有移动轮,并且底座上端面与抽取装置底部相固定,所述电机安装在抽取装置左上端,所述抽取装置右上端设有排水管并且相贯通,所述抽取装置包括抽取管、螺旋杆、第一进淤管、抽拉机构、第二进淤管、储淤箱、分离机构,所述抽取管内部安装有螺旋杆,并且螺旋杆上端随着电机输出端同步转动,所述抽取管右上端与第一进淤管左端相固定并且相贯通,所述第一进淤管内部安装有抽拉机构,并且抽拉机构右下端位于储淤箱内部上端,所述储淤箱底部与底座上端面相固定,所述第二进淤管上端与第一进淤管底部相贯通,并且第二进淤管下端嵌固安装在储淤箱左下端,所述分离机构安装在储淤箱内部中端。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拉机构包括下沉板、弹簧管套、拉伸杆、弹性条、导向滑轨、刮壁机构,所述下沉板位于储淤箱内部上端,并且下沉板上端面与弹簧管套下端相固定,所述弹簧管套上端与储淤箱内部上端面相固定,所述拉伸杆下端与下沉板上端面中部相焊接,并且刮壁机构与拉伸杆上端相固定,所述拉伸杆中部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滑动安装在导向滑轨内部,所述导向滑轨固定安装在第一进淤管折角处内部,所述弹簧管套共设有四个,分别设在下沉板上端面与储淤箱内部上端面的四个方位上。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壁机构包括中心轴、分支杆、扭力轴、刮壁片、外环,所述中心轴与拉伸杆上端相固定,并且中心轴外侧与分支杆内侧端相固定,所述分支杆外侧端通过扭力轴与刮壁片内侧端相铰接,所述刮壁片贯穿于外环内部,所述外环内壁与分支杆外侧端相焊接,所述分支杆共设有六个,并且刮壁片也设有六个,六个刮壁片分布在每两个分支杆之间。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进淤管包括管体、挤压块、伸缩软管,所述管体上端与第一进淤管底部相贯通,并且管体下端嵌固安装在储淤箱左下端,所述挤压块嵌在管体内部,并且挤压块下端固定安装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固定安装在管体内部,所
述挤压块和伸缩软管均设有六个,并且两个为一组,呈竖直分布在管体内部左右两端。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摆动板、导向槽、下透孔、弹簧杆、弹射机构,所述摆动板外侧端与储淤箱内部中端轴连接,并且导向槽嵌在摆动板上端面,所述下透孔贯穿于摆动板内部,所述弹簧杆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摆动板内部,并且弹簧杆上端固定安装在储淤箱内壁上,所述弹射机构安装在弹簧杆下端,并且弹射机构位于摆动板下方,所述摆动板、弹簧杆和弹射机构均设有两个,并且呈左右对称安装。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射机构包括滑动环、连接板、挤压管、顶杆,所述滑动环滑动安装在弹簧杆下端外侧,并且滑动环与连接板左上端相固定,所述连接板上端面与挤压管下端相焊接,并且顶杆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挤压管内部,所述顶杆位于摆动板下方,所述挤压管和顶杆均设有四个,并且挤压管和顶杆从左到右逐渐增长,挤压管内部设有弹簧。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淤泥进入到储淤箱内部上端时,与下沉板发生接触,通过弹簧管套使得下沉板进行平稳的弹性升降,拉伸杆中部的弹性条在导向滑轨内部进行弧形移动,这时拉伸杆上端拉动中心轴进行移动,通过分支杆的支撑和扭力轴对刮壁片施加的弹性扭力,从而使得刮壁片在外环外侧进行角度偏移,提高将第一进淤管内壁上粘附的淤泥进行刮下的效果,防止淤泥堵塞在第一进淤管内部,提高淤泥抽取的效果。
10.2.下沉的淤泥与摆动板发生接触,实现淤泥与水分进行分离的效果,摆动板绕着弹簧杆进行弹性摆动,提高淤泥与水分的分离效果,将水分从排水管排出储淤箱内部,增加储淤箱内部承载淤泥量,摆动板底面与顶杆发生接触时,挤压管内部的弹簧对顶杆下端施加反向弹力,从而使得使得顶杆上端对摆动板进行弹射,提高摆动板对淤泥和水分的分离度。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发明一种抽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发明一种抽拉机构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发明一种刮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发明一种第二进淤管的内部以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本发明一种分离机构的俯视以及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本发明一种弹射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底座-4、移动轮-2、抽取装置-6、电机-1、排水管-7、抽取管-62、螺旋杆-66、第一进淤管-69、抽拉机构-67、第二进淤管-65、储淤箱-64、分离机构-61、下沉板-9g、弹簧管套-9i、拉伸杆-9x、弹性条-9c、导向滑轨-9s、刮壁机构-9h、中心轴-h4、分支杆-h1、扭力轴-h9、刮壁片-h6、外环-h5、管体-5v、挤压块-5f、伸缩软管-5n、摆动板-61c、导向槽-61s、下透孔-61r、弹簧杆-61v、弹射机构-61m、滑动环-m3、连接板-m5、挤压管-9m、顶杆-m7。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4、移动轮2、抽取装置6、电机1、排水管7,所述底座4下端四角均设有移动轮2,并且底座4上端面与抽取装置6底部相固定,所述电机1安装在抽取装置6左上端,所述抽取装置6右上端设有排水管7并且相贯通,所述抽取装置6包括抽取管62、螺旋杆66、第一进淤管69、抽拉机构67、第二进淤管65、储淤箱64、分离机构61,所述抽取管62内部安装有螺旋杆66,并且螺旋杆66上端随着电机1输出端同步转动,所述抽取管62右上端与第一进淤管69左端相固定并且相贯通,所述第一进淤管69内部安装有抽拉机构67,并且抽拉机构67右下端位于储淤箱64内部上端,所述储淤箱64底部与底座4上端面相固定,所述第二进淤管65上端与第一进淤管69底部相贯通,并且第二进淤管65下端嵌固安装在储淤箱64左下端,所述分离机构61安装在储淤箱64内部中端。
20.其中,所述抽拉机构67包括下沉板9g、弹簧管套9i、拉伸杆9x、弹性条9c、导向滑轨9s、刮壁机构9h,所述下沉板9g位于储淤箱64内部上端,并且下沉板9g上端面与弹簧管套9i下端相固定,所述弹簧管套9i上端与储淤箱64内部上端面相固定,所述拉伸杆9x下端与下沉板9g上端面中部相焊接,并且刮壁机构9h与拉伸杆9x上端相固定,所述拉伸杆9x中部设有弹性条9c,所述弹性条9c滑动安装在导向滑轨9s内部,所述导向滑轨9s固定安装在第一进淤管69折角处内部,所述弹簧管套9i共设有四个,分别设在下沉板9g上端面与储淤箱64内部上端面的四个方位上,确保下沉板9g整体进行平稳的弹性升降,从而带动拉伸杆9x进行位移。
21.其中,所述刮壁机构9h包括中心轴h4、分支杆h1、扭力轴h9、刮壁片h6、外环h5,所述中心轴h4与拉伸杆9x上端相固定,并且中心轴h4外侧与分支杆h1内侧端相固定,所述分支杆h1外侧端通过扭力轴h9与刮壁片h6内侧端相铰接,所述刮壁片h6贯穿于外环h5内部,所述外环h5内壁与分支杆h1外侧端相焊接,所述分支杆h1共设有六个,并且刮壁片h6也设有六个,六个刮壁片h6分布在每两个分支杆h1之间,从而提高将第一进淤管69内壁上粘附的淤泥进行刮下的效果。
22.其中,所述第二进淤管65包括管体5v、挤压块5f、伸缩软管5n,所述管体5v上端与第一进淤管69底部相贯通,并且管体5v下端嵌固安装在储淤箱64左下端,所述挤压块5f嵌在管体5v内部,并且挤压块5f下端固定安装有伸缩软管5n,所述伸缩软管5n固定安装在管体5v内部,所述挤压块5f和伸缩软管5n均设有六个,并且两个为一组,呈竖直分布在管体5v内部左右两端,通过两侧的伸缩软管5n的伸缩挤压从而使得两侧的挤压块5f进行伸缩,利于对管体5v内部进行开闭,防止淤泥在管体5v内部流动时发生返流。
23.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发明中,将抽取装置6移动到河道的岸边,这时抽取管62处于河道内部,通过启动电机1带动螺旋杆66进行转动,从而将河道内部的淤泥抽进抽取管62内部输送到第一进淤管69内部,接着流到储淤箱64内部,淤泥进入到储淤箱64内部上端时,与下沉板9g发生接触,从而使得下沉板9g进行下沉,通过弹簧管套9i使得下沉板9g进行平稳的弹性升降,这时下沉板9g拉动拉伸杆9x进行移动,拉伸杆9x中部的弹性条9c在导向滑轨9s内部进行弧形移动,这时拉伸杆9x上端拉动中心轴h4进行移动,通过分支杆h1的支撑和扭力轴h9对刮壁片h6施加的弹性扭力,从而使得刮壁片h6在外环h5外侧进行角度偏移,提高将第一进淤管69
内壁上粘附的淤泥进行刮下的效果,防止淤泥堵塞在第一进淤管69内部,同时部分的淤泥下沉进入到管体5v内部,通过淤泥对挤压块5f进行挤压,这时伸缩软管5n收缩,使得两个挤压块5f的间距增大,从而加快淤泥在管体5v内部的流动速度,反之两个挤压块5f的间距减小时,防止淤泥在管体5v内部流动时发生返流,提高淤泥抽取的效果。
24.实施例2:如附图6至附图7所示:其中,所述分离机构61包括摆动板61c、导向槽61s、下透孔61r、弹簧杆61v、弹射机构61m,所述摆动板61c外侧端与储淤箱64内部中端轴连接,并且导向槽61s嵌在摆动板61c上端面,所述下透孔61r贯穿于摆动板61c内部,所述弹簧杆61v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摆动板61c内部,并且弹簧杆61v上端固定安装在储淤箱64内壁上,所述弹射机构61m安装在弹簧杆61v下端,并且弹射机构61m位于摆动板61c下方,所述摆动板61c、弹簧杆61v和弹射机构61m均设有两个,并且呈左右对称安装,通过两侧的摆动板61c进行摆动,从而对淤泥与水分进行分离,加快淤泥的沉淀,从而将水分从储淤箱64内部排出,增加储淤箱64内部承载淤泥量。
25.其中,所述弹射机构61m包括滑动环m3、连接板m5、挤压管9m、顶杆m7,所述滑动环m3滑动安装在弹簧杆61v下端外侧,并且滑动环m3与连接板m5左上端相固定,所述连接板m5上端面与挤压管9m下端相焊接,并且顶杆m7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挤压管9m内部,所述顶杆m7位于摆动板61c下方,所述挤压管9m和顶杆m7均设有四个,并且挤压管9m和顶杆m7从左到右逐渐增长,挤压管9m内部设有弹簧,通过挤压管9m内部弹簧对顶杆m7施加弹力,从而使得顶杆m7对摆动板61c进行弹射,提高摆动板61c对淤泥和水分的分离度,防止淤泥堵塞在摆动板61c上的导向槽61s和下透孔61r内部。
26.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发明中,淤泥进入到储淤箱64内部后,下沉的淤泥与摆动板61c发生接触,这时淤泥顺着导向槽61s往下流动,通过下透孔61r下沉,从而实现淤泥与水分进行分离的效果,同时淤泥对摆动板61c施加重力的过程中,使得摆动板61c绕着弹簧杆61v进行弹性摆动,提高淤泥与水分的分离效果,将水分从排水管7排出储淤箱64内部,增加储淤箱64内部承载淤泥量,摆动板61c绕着弹簧杆61v进行弹性摆动的同时,当摆动板61c底面与顶杆m7发生接触时,滑动环m3也在弹簧杆61v下端进行滑动滑动,顶杆m7下端在挤压管9m内部进行挤压,同时挤压管9m内部的弹簧对顶杆m7下端施加反向弹力,从而使得使得顶杆m7上端对摆动板61c进行弹射,提高摆动板61c对淤泥和水分的分离度,防止淤泥堵塞在摆动板61c上的导向槽61s和下透孔61r内部。
27.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