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9659发布日期:2022-09-03 08:3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起泡器,其能产生的气泡的数量有限且产生的气泡颗粒较大,气泡无法进入至狭小的缝隙中,也就无法对待洗物品进行深层次的清洁,并且大颗粒的气泡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且容易发生飞溅,因此,水中气泡的存留时间短且清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出水装置,该出水装置能够产生气泡含量高、颗粒度小且保存时间长的气泡水,清洁能力强。
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方案一:一种出水装置,其设有进水口、若干射流孔、若干气液混合道、气液混合腔、气体流道和若干出水孔;
6.各所述射流孔均连通所述进水口;各所述气液混合道的进水端分别朝向各所述射流孔的出水端延伸以分别用于接入由各所述射流孔输出的水流;在与所述射流孔的出水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所述气液混合道的进水端的投影覆盖其对应的所述射流孔的出水端的投影;所述气液混合腔的两端分别与各所述气液混合道的出水端和各所述出水孔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气体流道连通外部空气、各所述气液混合道的进水端和所述气液混合腔;其中,由各所述射流孔输出的水流在进入各所述气液混合道中时与空气进行一次混合,在进入所述气液混合腔中时与空气进行二次混合。
7.方案二:基于方案一,各所述射流孔的出水端分别伸入对应的所述气液混合道的进水端。
8.方案三:基于方案一,所述射流孔的直径沿其出水方向逐渐减小。
9.方案四:基于方案一,所述气体流道与所述气液混合腔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气液混合腔的进水端。
10.方案五:基于方案一至四中任意一个方案,包括射流座和出水组件;所述射流座设有若干所述射流孔,其出水侧凸设有若干分别对应各所述射流孔的过水环壁;各所述过水环壁的中心孔均构成了所述射流孔的一部分;所述出水组件相接于所述射流座的出水侧,其与所述射流座彼此相接的一侧配合形成有所述气体流道,且其设有若干所述气液混合道、气液混合腔、若干所述出水孔以及用于连通所述气体流道和所述气液混合腔的若干通气孔;各所述过水环壁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气液混合道内,其外壁与所述气液混合道内壁间隔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构成所述气体流道用于连通所述气液混合道的出气端。
11.方案六:基于方案五,所述出水组件包括气液混合座和出水座;所述气液混合座相接于所述射流座的出水侧且与所述射流座配合形成有所述气体流道,其设有各所述气液混
合道;所述出水座呈碗状,其开口端套设于所述气液混合座的外周且与所述气液混合座外壁卡接,其内腔与所述气液混合座配合形成所述气液混合腔,其碗底设有各所述出水孔。
12.方案七:基于方案六,还包括至少两个整流网;各所述整流网沿出水方向布设于所述出水座的碗底。
13.方案八:基于方案六,所述气液混合座的周缘设有朝向所述射流座凸出的第一环壁;所述第一环壁供所述射流座的周缘坐落,其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布设的进气孔;各所述进气孔连通外部空气且构成所述气体流道的进气端。
14.方案九:基于方案六,还包括过滤器;
15.所述射流座的周缘设有背离于所述气液混合座凸出的第二环壁;所述过滤器的周缘与所述第二环壁的内壁面卡接,所述过滤器设有若干过滤孔;各所述过滤孔均连通所述进水口和各所述射流孔。
16.方案十:基于方案九,还包括流量调节件;所述流量调节件呈盘形,其周缘压抵于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射流座之间,其中部设有连通各所述过滤孔和各所述射流孔的通水孔,其周缘至所述通水孔的部分形成有承压部;所述承压部受水流冲击时适于朝向所述射流座一侧变形以调节用于连通所述过滤孔和所述射流孔的通水面积。
17.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8.1、首先,本发明中各射流孔均与进水口连通,保证水流均能流入射流孔,以增大水流流速,为气液混合做好准备;其次,气液混合道的进水端朝向各射流孔的出水端延伸,且通过将气液混合道的进水端投影设计为大于射流孔的出水端的投影,使得由射流孔流出的水流均能够进入至气液混合道,由于射流孔的过流面积小,水流在流过射流孔之后的流速必然增大,因此从射流孔流出的水流必然会在气液混合道的进水端附近形成强大的负压,又由于气体流道连通外部空气和气液混合道的进水端,因此,气液混合道出水端附近的负压的形成能够从外部将空气吸入至气液混合道并在气液混合道内实现气体与水流的第一次混合;第一次气水混合之后的气泡水自气液混合道继续流动并输出至气液混合腔,由于气体流道还连通气液混合腔,因此混合有气体的水流在自各气液混合道进入气液混合腔的过程中实现了与气体的第二次混合,如此即可为形成更多的气泡创造条件,最终由各出水孔流出的水流内具有数量较大的气泡,并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待清洗物品进行冲洗。本技术方案中,气液混合道的过水面积相对较小,由射流孔输出的水流会撞击气液混合道的侧壁并形成自下而上向内周旋转的不断循环的涡流现象,该涡流现象存在于气液混合道的进水端附近,涡流现象的扰动作用使得吸入的气体被充分打碎并充分地溶于水中形成颗粒度更小的微小气泡,该微小气泡在水流中的溶解度更高,保存时间更长,因此最终能够实现对待清洗物品进行深层次地有效冲洗的目的,又由于溶有微小气泡的气泡水比常规气泡水更为柔和且不易飞溅,因此清洁效果更可靠。
19.2、本发明将各射流孔的出水端设计为伸入对应的气液混合道的进水端,保证了各射流孔的水流直接进入气液混合道,且各射流孔的水流进入气液混合道的同时,可靠地撞击气液混合道的壁面,并形成稳定的回旋水流,进而使得气液混合更加充分以及使得形成的气泡更为微小。
20.3、本发明的射流孔直径沿其出水方向逐渐减小,有利于更进一步加快水流流速。
21.4、本发明中气体流道与气液混合腔连通的一端位于气液混合腔的进水端,气液混
合腔的进水端即为其用于与各气液混合道的出水端相接的一端,如此,一方面有利于使水流在气液混合道进行第一次气液混合后一进入气液混合腔即再次与气体发生第二次气液混合,另一方面由气体流道输出的气体在气液混合腔内停留的时间更长,因此,在气液混合腔内气体与第一次混合气液具有足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混合,混合更加均匀、充分,产生的气泡数量更多,且颗粒更小。
22.5、本发明利用射流座和出水组件的配合形成出水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相对于一次成型的出水装置加工成本更低,加工难度更小;更值得说明的是,出水组件与射流座彼此相接的一侧配合形成气体流道,不需要在出水装置内部一体成型有气体流道,因此进一步降低了加工工艺的难度;此外,本发明中,射流座通过成型过水环壁来形成射流孔的出水端,各过水环壁伸入对应的气液混合道内且外壁与气液混合道内壁间隔形成环形间隙,该环形间隙允许气体流道内的空气流入至气液混合道内,如此,由射流孔流入气流混合道内的水流在周向上能够均匀地混合空气,在相同时间内,水流允许空气进入的空间更大,因此水流中能够形成的气泡数量也更多,水流撞击气液混合道的侧壁之后因涡流扰乱作用产生的微小气泡也就更多。
23.6、本发明各部分均为可拆卸结构,有利于用户进行清洁和维护;且本发明的出水座呈碗状,便于供气液混合座坐落;本发明的气体流道由气液混合座与射流座配合形成,气液混合腔由出水座与气液混合座配合形成,即气体流道与气液混合腔均无需一体成型,相较于一体成型的气体流道和气液混合腔,在制造工艺上更为简易,制造成本更为节约,且成品率高。
24.7、本发明包括至少两个整流网,使得微小气泡水得到整流的效果并形成层流效应,将微小气泡更好地封锁于流动水中,具有稳定性的优势。
25.8、本发明的气液混合座设有供射流座坐落的第一环壁;第一环壁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布设的进气孔,进气孔数量多,分布均匀,因此有利于提升进气速度和每个气液混合道的进气量的均匀度,并保证能够产生更多、更均匀的细微气泡。
26.9、本发明还包括过滤器,有效地过滤杂质,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另外,过滤器的周缘与第二环壁的内壁面卡接,从而实现过滤器与射流座的固接,便于拆装和维护;本发明的过滤孔均连通进水口和射流孔,保证了基本的过水功能。
27.10、本发明通过承压部的变形来实现流量调节的功能,当水流较大时,承压部受水流冲击适于朝向射流座一侧的变形较大,从而减小通水面积以减小水流;当水流较小时,承压部受水流的冲击适于朝向射流座一侧的变形较小,从而增大通水面积以增大水流,综上,流量调节件为后续的气液混合提供稳定的水流量,保证气液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施例分解图;
30.图2为本实施例剖视图;
31.图3为本实施例图2的a部放大图;
32.图4为本实施例中射流座的立体图;
33.图5为本实施例中气液混合座的立体图;
34.图6为本实施例中过滤器、射流座、出水组件的组合图。
35.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36.管型外壳1、台阶面10、内螺纹11、进水口12;
37.射流座2、射流孔20、第二环壁21、让位孔22、气体流道23、过水环壁24、环形间隙25;
38.出水组件3、气液混合座30、气液混合道300、第一环壁301、进气孔3010、间隙302、通气孔303、出水座31、凸块310、气液混合腔32、出水孔33;
39.过滤器4、过滤孔40;
40.流量调节件5、通水孔50、承压部51;
41.整流网6;
42.垫片7。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45.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46.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47.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48.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水装置,其设有进水口12、若干射流孔20、若干气液混合道300、气液混合腔32、气体流道23和若干出水孔33;各射流孔20均连通进水口12;各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水端分别朝向各射流孔20的出水端延伸以分别用于接入由各射流孔20输出的水流;在与射流孔20的出水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水端的投影覆盖其对应的射流孔20的出水端的投影;气液混合腔32的两端分别与各气液混合道300的出水端和各出水孔33的进水端连通;气体流道23连通外部空气、各气液混合道300的
进水端和气液混合腔32;其中,由各射流孔20输出的水流在进入各气液混合道300中时与空气进行一次混合,在进入气液混合腔32中时与空气进行二次混合。
49.参见图1至图2,示出了一种出水装置,其包括管型外壳1、射流座2和出水组件3,本实施例优选地,还包括过滤器4、流量调节件5、整流网6和垫片7。
50.管型外壳1,其内壁设有台阶面10,具体地,管型外壳1内壁的底部设有朝向进水方向的台阶面10,另一端设有进水口12和内螺纹11,该管型外壳1用于装设过滤器4、流量调节件5、整流网6、垫片7、射流座2和出水组件3;其中出水组件3包括气液混合座30和出水座31;出水座31坐落于台阶面10且与管型外壳1止转配合,本实施例中,管型外壳1设有若干凹槽(图中未示出),出水座31设有与凹槽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凸块310,出水座31与管型外壳1通过凹槽与凸块310的插接实现止转配合,防止本实施例受水压影响而发生旋转,导致本实施例损坏或失效。
51.射流座2,其设有若干射流孔20、第二环壁21和过水环壁24;射流孔20通过其较小的过水面积使得流经其内的水流具有较快的流速并形成射流现象。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射流座2的直径沿其出水方向逐渐减小,有利于更进一步加快水流流速,参见图4,射流座2为圆盘状结构,其中部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贯穿的射流孔20,其底面的周缘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布设的让位孔22,该让位孔22用于供气体通过以保证外部空气能够被吸入以及确保被吸入的气体量;射流座2的出水侧凸设有若干分别对应各射流孔20的过水环壁24,各过水环壁24的中心孔均构成了射流孔20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射流孔20为锥形孔,使得水流加速更快并保证形成可靠地负压以及提供足够的水流量。
52.出水组件3,其相接于射流座2的出水侧并与射流座2彼此相接的一侧配合形成有气体流道23,且其设有各气液混合道300、气液混合腔32、各出水孔33以及用于连通气体流道23和气液混合腔32的通气孔303,具体地,出水组件3包括气液混合座30和出水座31。
53.首先,参见图1和图2,气液混合座30,其相接于射流座2的出水侧且与射流座2配合形成有气体流道23,该气体流道23连通外部空气、各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水端和气液混合腔32;参见图2和图5,气液混合座30为圆盘型结构,其设有若干气液混合道300、第一环壁301和若干通气孔303。
54.各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水端分别朝向各射流孔20的出水端延伸,且在与射流孔20的出水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水端的投影覆盖其对应的射流孔20的出水端的投影,因此,由射流孔20输出的流水均能够进入至对应的气液混合道300内而不会向外分散,避免水流量损失。本实施例中,由于射流孔20的过流面积小,水流在流过射流孔20之后的流速必然增大,因此从射流孔20流出的水流必然会在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水端附近形成强大的负压,又由于气体流道23连通外部空气和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水端,因此,气液混合道300出水端附近的负压的形成能够从外部将空气吸入至气液混合道300并在气液混合道300内实现气体与水流的第一次混合,并形成溶有气泡的气液混合水。此外,还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相比于传统的起泡器结构中射流孔道的输出端直接与一个空间较大的水气混合腔相连通的结构来说,由于射流孔20输出端对应的是一个过水面积相对较小的气液混合道300,由射流孔20输出的水流的外周围合有气液混合道300的侧壁,流动的过程中,水流易撞击至气液混合道300的侧壁并形成自下而上向内周旋转的不断循环的涡流现象,该涡流现象存在于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水端附近,且涡流现象的扰动作用使得吸入的气体被
充分打碎并充分地溶于水中形成颗粒度更小的微小气泡,该微小气泡在水流中的溶解度更高,保存时间更长,因此最终能够实现对待清洗物品进行深层次地有效冲洗的目的,又由于溶有微小气泡的气泡水比常规气泡水更为柔和且不易飞溅,因此清洁效果更可靠。
55.本实施例中,气液混合道300具体为沿竖直方向贯穿气液混合座30的通孔。
56.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各过水环壁24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气液混合道300内,其外壁与气液混合道300内壁间隔形成环形间隙25;环形间隙25构成气体流道23用于连通气液混合道300的出气端,也即,各射流孔20的出水端分别伸入对应的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水端,各射流孔20的出水端与对应的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水端形成镶嵌式的配合,保证了各射流孔20的水流直接进入气液混合道300,且各射流孔20的水流进入气液混合道300的同时,能够可靠地撞击气液混合道300的壁面,并形成稳定的回旋水流,进而使得气液混合更加充分以及使得形成的气泡更为微小,具体地,由各射流孔20流入气流混合道300内的水流在周向上能够均匀地混合空气,在相同时间内,水流允许空气进入的空间更大,因此水流中能够形成的气泡数量也更多,水流撞击气液混合道300的侧壁之后因涡流扰乱作用产生的微小气泡也就更多。
57.第一环壁301朝向射流座2凸出并位于气液混合座30的周缘,其供射流座2的周缘坐落;该第一环壁301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布设的进气孔3010;各进气孔3010分别与射流座2上各让位孔22对应,且各进气孔3010均连通外部空气且构成气体流道23的进气端,本实施例中,进气孔3010数量多,分布均匀,因此有利于提升进气速度和每个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气量的均匀度,并保证能够产生更多、更均匀的细微气泡;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气液混合座30的外壁与管型外壳1的内壁形成间隙302,该间隙302可供外部空气进入以流通至气体流道23,为气液混合提供充分的进气空间。
58.各通气孔303布设于气液混合座30的中部且其均沿竖直方向贯通气液混合座30。
59.参见图1和图2,出水座31,其呈碗状,其开口端套设于气液混合座30的外周且与气液混合座30外壁卡接,其内腔与气液混合座30配合形成气液混合腔32,其碗底设有若干出水孔33;气液混合腔32的两端分别与各气液混合道300的出水端和各出水孔33的进水端连通,气液混合腔32用于为进行第二次气液混合提供场所,以产生更多细微气泡。本实施例中,出水座31与气液混合座30实现卡接的方式具体为,出水座31的内壁设有环形卡槽(图中未示出);气液混合座30插接于出水座31内的部分的外壁设有凸出的卡环(图中未示出),卡环与环形卡槽配合实现出水座31与气液混合座30的卡接。
60.本实施例中,第一次气水混合之后的气泡水自气液混合道300继续流动并输出至气液混合腔32,由于气体流道23还通过通气孔303连通气液混合腔32,因此混合有气体的水流在自各气液混合道300进入气液混合腔32的过程中实现了与气体的第二次混合,如此即可为形成更多的气泡创造条件,最终由各出水孔33流出的水流内具有数量较大的气泡,并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待清洗物品进行冲洗。本实施例中,水流分别经过气液混合道300和气液混合腔32两次气液混合,并且利用射流座2与气液混合座30的大小孔镶嵌式配合以及进气孔3010的环形设置,使得出水孔33的气泡数量多,且颗粒小,清洁力度大,且能够进入狭缝中进行清洁,具有柔和、不飞溅的优势。
61.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气体流道23与气液混合腔32用于与各气液混合道300的出水端相接的一端连通,其一方面有利于使水流在气液混合道300进行第一次气液混合后一进
入气液混合腔32即再次与气体发生第二次气液混合,另一方面由气体流道23输出的气体在气液混合腔32内停留的时间更长,因此,在气液混合腔32内气体与第一次混合气液具有足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混合,混合更加均匀、充分,产生的气泡数量更多,且颗粒更小。
62.本实施例优选地,参见图1、图2和图6,还包括过滤器4,其设有若干过滤孔40;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壁21背离于气液混合座30凸出并位于射流座2的周缘,过滤器4的周缘与第二环壁21的内壁面卡接,具体地,过滤器4的周缘设有朝外周凸出的卡凸(图中未示出),第二环壁21的内壁面形成有环形的卡接槽(图中未示出),卡凸卡设于卡接槽内实现过滤器4与第二环壁21的卡接配合,另外,过滤器4用于朝向进水口12的一面呈自周缘朝向中心逐渐朝向进水口12一侧凸出的斜面结构,该结构提高了过滤器4的自动排渣能力,杂质由于其自身重力滑落到周缘,在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保证最大的进水面积,提高用户体验感;具体地,各过滤孔40均连通进水口12和各射流孔20,因此,水流在流入本实施例时即进行过滤,有效延长本实施例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各射流孔20均连通进水口12,保证水流能够流至射流孔20,以增大水流流速,为气液混合做好准备。
63.本实施例优选地,还包括流量调节件5,其呈盘形,其周缘压抵于过滤器4和射流座2之间,其中部设有连通各过滤孔40和各射流孔20的通水孔50,其周缘至通水孔50的部分形成有承压部51;该承压部51受水流冲击时适于朝向射流座2一侧变形以调节用于连通过滤孔40和射流孔20的通水面积;本实施例通过承压部51的变形来实现流量调节的功能,当水流较大时,承压部51受水流冲击适于朝向射流座2一侧的变形较大,从而减小通水面积以减小水流;当水流较小时,承压部51受水流的冲击适于朝向射流座2一侧的变形较小,从而增大通水面积以增大水流,综上,流量调节件5为后续的气液混合提供稳定的水流量,保证气液混合均匀。
64.本实施例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两个整流网6,其均沿出水方向布设于出水座31的碗底;使得微小气泡水得到整流的效果并形成层流效应,将微小气泡更好地封锁于流动水中,此方式产生的细微气泡可以在水中静止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消失,具有稳定性的优势;本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中,整流网6的数量为4个,每个整流网6均为带有细孔的金属网。
65.本实施例优选地,还包括垫片7,其装设于过滤器4与第一物体之间,增大接触面积,具有防止松动的作用;管型外壳1与第一物体螺纹连接,因此,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物体与台阶面10的配合设置,使得本实施例内的部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彼此相对固定的位置;本实施例所称“第一物体”包括但不限于水龙头等部件,第一物体设有外螺纹。
66.由于出水座31与气液混合座30外壁卡接,气液混合座30供射流座2坐落,射流座2与过滤器4的周缘卡接,流量调节件5的周缘压抵于过滤器4与射流座2之间,因此,本发明各结构之间相对固定,不需要额外的固定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因此,本实施例各部分均为可拆卸结构,有利于用户进行清洁和维护;且本实施例的气体流道23由气液混合座30与射流座2配合形成,气液混合腔32由出水座31与气液混合座30配合形成,即气体流道23与气液混合腔32均无需一体成型,相较于一体成型的气体流道23和气液混合腔32,在制造工艺上更为简易,制造成本更为节约,且成品率高。
67.安装步骤:(1)将流量调节件5置于射流座2上;(2)将过滤器4周缘上的卡凸与第二环壁21内的卡接槽相卡接以使过滤器4固接于射流座2,且流量调节件5位于过滤器4与射流座2之间并相对过滤器4和射流座2固定;(3)将射流座2的周缘与第一环壁301卡接以使射流
座2与气液混合座30固接;(4)将出水座31的开口端与气液混合座30的外壁卡接以使出水座31与气液混合座30固接;(5)将出水座31与管型外壳1止转插接;(6)将垫片7置于过滤器4上方;(7)将本实施例与第一物体螺接。
68.使用原理:水流自进水口12流入,依次途径过滤孔40、通水孔50、射流孔20进入气液混合道300,流出射流孔20的水流在气液混合道300的进水端以及射流孔20的出水端附近形成负压,从而能够从外部吸入空气,空气由进气孔3010途径各让位孔22和气体流道23进入气液混合道300,水流与空气进行第一次气液混合后进入气液混合腔32,空气从气体流道23途径通气孔303进入气液混合腔32,水流与空气进行第二次气液混合后通过整流网6进行整流,最后带有稳定的微小气泡的水流由出水座31的出水孔33流出。
69.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