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61805发布日期:2022-09-07 19:1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绿化指的是栽植防护林、路旁树木、农作物以及居民区和公园内的各种植物等,以用于改善环境的活动。
3.目前,在城市中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把一定的地面(空间)覆盖或者是装点起来,形成城市绿化。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还原组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而恢复原状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
4.但在做城市绿化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其进行灌溉,需要大量的水源,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城市绿化灌溉的维护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水净化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净化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雨水净化装置,包括基土层、绿化层、储水构件,所述绿化层设置于基土层上,所述绿化层的周边围设有阻挡层,所述基土层顶面铺设有瓷砖层;储水构件包括沿基土层周边开设的排水槽、开设于基土层下方的储水组件,所述排水槽连通于储水组件,所述排水槽内设置有第一石子层,所述绿化层设置有用于灌溉绿化层的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与储水组件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雨水分别滴落在绿化层、瓷砖层和排水槽内,当雨水滴落在绿化层时,先对绿化层内的植物进行灌溉,当绿化层灌溉饱和时,雨水从绿化层内流出,并流入到瓷砖层,再沿着瓷砖层向排水槽流动,经过排水槽内第一石子层的初步过滤后存储到储水组件内,当需要对绿化层进行灌溉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喷淋组件对绿化层进行灌溉,进而降低城市绿化灌溉的维护成本。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设置于绿化层周侧的喷头和用于驱动喷头喷淋的驱动源,所述喷头与储水组件相互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绿化层灌溉时,工作人员可以启动驱动源从储水组件内抽水,然后经过喷头对绿化层进行灌溉,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节约公共资源。
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基土层上设置有圆台,所述圆台内设置有第二石子层,所述绿化层设置于圆台内,所述第二石子层铺设于绿化层周边,所述绿化层与第二石子层之间设置有隔板层。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绿化层出现饱和时,雨水会先流入到第二石子层,经过第二石子层的初步筛选在沿着瓷砖层向外流动,并且在此过程中绿化层内的雨水会先从隔板层的上端溢出到第二石子层,利用隔板防止绿化层内的土壤流失,并且将溢出的雨水与绿化层做分离,使第二石子层在下雨结束后还可以做一部分的雨水储存,增加绿化层附近的湿度。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水组件包括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所述排水槽由第一沉淀池上端连通于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由第二沉淀池上端连通于第二沉淀池,所述喷头连通于第二沉淀池。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经过第一石子层过滤后会先从第一沉淀池上方进入到第一沉淀池内,当第一沉淀池满后第一沉淀池内的雨水会从第二沉淀池的上端进入,并且第一沉淀池上方的水相较于底面的水会更加干净,因此在流入到第二沉淀池内后期由喷头喷淋出去时是较为清澈的雨水。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凸起层,所述凸起层围绕瓷砖层的周边设置,且凸起层的一侧抵接于瓷砖层朝向于排水槽的侧壁,所述凸起层的另一侧在竖直方向上平行于排水槽侧壁,所述凸起层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基土层。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石子层过滤后的雨水流入到瓷砖层并且在凸起层的阻挡下会始终有一部分的雨水存留于瓷砖层的上方,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雨后对瓷砖层进行清理。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凸起层顶面倾斜设置,且凸起层顶面远离排水槽的边沿抵接于瓷砖层顶面朝向于凸起层边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灌满瓷砖层时,雨水会从瓷砖层沿着凸起层的顶面内边沿向外边沿流动,由于凸起层的顶面是倾斜设置的,因此便于瓷砖层内的雨水流动,也便于后续工作人员的清理。
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瓷砖层的顶面开设有端口朝上的引水槽,所述引水槽的一端抵接于圆台的侧边,所述引水槽的另一端穿透于凸起层朝向排水槽的侧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绿化层的雨水溢出时,从圆台的侧边沿流入到引水槽内,然后再沿着引水槽向排水槽的侧壁方向流动,最后经过排水槽的侧壁流入到排水槽内,利用引水槽做引流工作,进而便于将绿化层溢出的雨水排出去。
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凸起层朝向于排水槽的侧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灯带,所述凸起层朝向于排水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容纳槽,所述固定条遮盖于灯带上方。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引水槽流出的雨水流入到排水槽时,雨水会先滴落在凸起层上,然后沿着凸起层远离排水槽侧壁的一侧流入到排水槽内,从而不会对容纳槽内的灯带造成影响。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通过将雨水初步过滤后存储到储水组件内,当需要对绿化层进行灌溉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喷淋组件对绿化层进行灌溉,进而降低城市绿化灌溉的维护成本。
24.2、通过第二石子层的初步筛选再沿着瓷砖层向外流动,并且在此过程中绿化层内的雨水会先从隔板层的上端溢出到第二石子层,利用隔板防止绿化层内的土壤流失,并且将溢出的雨水与绿化层做分离,使第二石子层在下雨结束后还可以做一部分的雨水储存,增加绿化层附近的湿度。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剖视图。
27.图3是图1中的q处放大图。
28.图中,100、基土层;200、瓷砖层;210、凸起层;220、引水槽;230、排水槽;240、阻隔层;250、第一石子层;260、容纳槽;270、灯带;280、固定条;300、圆台;310、隔板层;330、嵌槽;340、绿化层;400、储水组件;410、第一沉淀池;420、第二沉淀池;430、第一连接管;440、第二连接管;450、喷淋组件;451、驱动源;452、喷头;453、第三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一种雨水净化装置。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1.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雨水净化装置,包括基土层100、绿化层340和储水组件400。绿化层340设置于基土层100上,储水组件400设置于基土层100的下方用以收集绿化层340在下雨天过程中溢出的雨水。基土层100上还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排水槽230,排水槽230铺设有用于过滤雨水的第一石子层250。
32.参照图1和图2所示,基土层100铺设有瓷砖层200,且瓷砖层200呈阵列状以绿化层340为中心分布,并且瓷砖层200开设有多个端口朝上的引水槽220,多个引水槽220沿瓷砖层200水平方向纵横交错设置。其中引水槽220的一端靠近于绿化层340,引水槽220的另一端向瓷砖层200的外边沿处延伸并连通于排水槽230。
33.参照图1和图2所示,瓷砖层200的顶面固定设置有圆台300,圆台300的内部开设有嵌槽330,绿化层340铺设于嵌槽330内。圆台300内设置有隔板层310,隔板层310与嵌槽330外侧壁间存有空间,该空间内铺设有用于过滤雨水的第二石子层。基土层100顶面固定设置有阻隔层240,阻隔层240沿排水槽230外边沿周向设置,且阻隔层240的内侧壁重合于排水槽230的外侧壁。
34.参照图1和图2所示,瓷砖层200的外边沿处设置凸起层210,且凸起层210绕瓷砖层200的周向方向设置。凸出层的底面抵接于基土层100,凸起层210的内侧壁抵接于瓷砖层200的外侧壁,凸起层210的外侧壁沿竖直方向上重合于排水槽230靠近瓷砖层200的侧壁。凸起层210的顶面倾斜设置,且凸起层210顶面远离排水槽230的边沿抵接于瓷砖层200顶面朝向于凸起层210的边沿,并且引水槽220穿透凸起上边沿连通于排水槽230。
35.参照图1和图2所示,凸起层210朝向于排水槽230的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开口背向瓷砖层200的容纳槽260,容纳槽260内设置有用于装饰的灯带270。凸起层210朝向于排水槽230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条280,固定条280沿容纳槽260的周向方向设置,且固定条280设置于容纳槽260的上方,并遮盖于灯带270上方。固定条280顶面远离凸起层210的边沿设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便于引水槽220排水,当引水槽220向排水槽230排水时,由引水槽220流出来雨水经过倾斜面流入到排水槽230内。
36.参照图1和图2所示,储水组件400包括第一连接管430、第二连接管440和喷淋组件450。基土层100的下方分别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沉淀池410和第二沉淀池420,且第一沉
淀池410底面高于第二沉淀池420底面。第一沉淀池410和第二沉淀池420的顶面分别固定设置有盖板,两个盖板均遮盖于第一沉淀池410和第二沉淀池420的开口。且用于支撑盖板上方的基土层100。
37.第一连接管4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排水槽230底面并与排水槽230连通,第一连接管4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沉淀池410侧壁上端,且与第一沉淀池410相互连通。第二连接管44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沉淀池410上端,且与第一沉淀池410连通,并且连接点与第一连接管430连接点相对。第二连接管44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沉淀池420上端,且第二连接管440与第二沉淀池420连通。
38.参照图2和图3所示,喷淋组件450设置有三组,三组喷淋组件450沿圆台300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喷淋组件450包括喷头452、驱动源451和第三连接管453,其中,喷头452设置于隔板层310与嵌槽330外侧壁间的空间内。驱动源451为连通于喷头452的吸水泵,且喷头452的出水口朝向于绿化层340,喷头452的进水口连通于吸水泵。第三连接管453的一端连通于吸水泵,第三连接管453的一端连通于第二沉淀池420,且第三连接管453的端头靠近于第二沉淀池420底面。
3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