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排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744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渠排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渠排污机,尤其是水电站的水渠排污机。
目前水电站水渠排污采用拦污栅的办法,渠水中污杂物被拦污栅拦下后通过人工将之清除。为了使排污较彻底,一般水渠设有栅缝宽窄不一的粗、中、细多个拦污栅以适应拦截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污杂物。现实中尚未发现、文献上也还未记载其它更有效的手段代替拦污栅。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拦污栅的排污效果不尽人意,实际中有些污杂物仍会通过各道拦污栅而进入电站水轮机,损坏电站设备,影响正常发电;又由于拦污栅设置繁多使流水不畅,常出现渠水外溢现象造成浪费;另因片状污杂物容易遮挡栅缝,也经常出现渠水不畅通,洪水季节时更为严重。此外,被拦下的污杂物还需用人工将之捞起清除,加大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连续、自动排污并从根本上清除水电站水渠污杂物的水渠排污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水渠排污机主体采用钢结构的排污轮,其正面设有金属滤网,背面沿轮缘均匀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水斗,该面还装有带自动伸缩机构的污耙,污耙耙齿从该面通过金属滤网网孔伸到排污轮前面,排污轮轮轴两端水平安装在水渠两渠埂中,使排污轮与外渠埂夹角α为20~40°,在渠内位于金属滤网前沿着轮缘设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突起,以遮挡排污轮轮缘与渠埂、渠底间空隙,使渠水彻底通过金属滤网过滤。此外,排污轮正面设有被固定在渠埂上的自动移污装置。当水电站开机运行时渠水开始流动,流水对水斗产生推力带动排污轮连续转动,当排污轮上的污耙转出水面时,被金属滤网拦截下来的污杂物将被耙齿带起,每当耙齿转至轮心上方时,污耙自动伸缩机构开始动作,耙齿将退缩至金属滤网之后或与之平齐,随即重新伸出至原位置;就在耙齿退缩的同时,被之带起的污杂物将下落在自动移污装置上并转移到渠外,从而完成一次自动排污工作。由于在流水作用下排污轮是连续转动的,故自动排污工作也就不会中止。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渠水全部经过金属滤网过滤,对电站设备带来影响的污杂物将不能通过排污轮,使排污干净彻底;由于水斗在流水作用下使排污轮连续转动,排污轮上的污耙每转动一周可排污一次,故水渠不会出现因排污轮前污杂物堆积而使流水不畅造成的溢水现象;另外,因采用了污耙自动伸缩机构和自动移污装置,故不用人工即可将污杂物转移到渠外。此外,该水渠排污机制作简单,成本低,维护简便,易于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渠排污机主体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水渠排污机主体安装于水渠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污耙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是污耙在伸出和缩回状态时自动伸缩机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移污机构的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所示水渠排污机由排污轮1、轮轴2、金属滤网3、水斗4、带伸缩机构5的污耙6和自动移污装置7组成。金属滤网3固定在排污轮1的正面上,水斗4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排污轮1背面轮缘上,呈180°布置的两个污耙6亦设在排污轮1的背面,其耙齿从该面伸出金属滤网3,右渠埂上设有手刹19,便于需要时停车。图2所示排污轮1与水渠是呈水平安装,但与外渠埂夹角α为20~40°。渠内位于金属滤网3前沿着轮缘设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突起以遮挡排污轮与渠埂、渠底间空隙,使渠水全部通过金属滤网3。图3所示该污耙5是由一列均匀分布的耙齿9、径向安装在排污轮1背面的污耙转轴8和两根等长的摆臂四者固定连接而成的矩形结构,工作时,污耙转轴8只作一定角度的往复转动,带动耙齿9前后摆动,其它方向受限制。图4、图5所示污耙自动伸缩机构由摇臂10、伸缩杆11a、11b、带正弯和侧弯的压板12a、12b和压板滚压轮13组成,摇臂9两端分别与等长的伸缩杆11a、11b的一端活动连接,伸缩杆11a、11b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支吊环后伸向压板12a、12b的尾部凹面,压板12a、12b的另一端带卷耳并套在各自销轴上,两销轴径向固定在排污轮1正面并与轮心等距,且压板12b的销轴位置紧随压板12a尾端,两压板12a、12b的侧弯元弧半径即为轮心与各自销轴的距离;压板滚压轮13位于轮心上方并支撑在水渠渠埂上,当销轴位于轮心上方与之相遇时两者近于相切。图6所示自动移污装置是由被支撑在渠埂上且互成90°角的两段皮带输送机构组成,其第一段为水平段位于排污轮轮心正上方且贴近金属滤网3,水平段皮带辊筒轴16的一端与轮轴2之间有一对三角皮带轮14和一对正齿轮15两级传动带动,辊筒轴16的另一端与第二皮带输送段头端辊筒轴之间有一对正齿轮17和一对伞齿轮18两级传动,第二段尾端伸出渠外。当电站水轮机开动时,渠水开始流动,流水对逐个水斗4不断产生推力使排污轮1连续转动;另一方面,由于渠水全部通过金属滤网3过滤,渠水中污杂物将被拦截在金属滤网3前面,在污耙6转出水面时,被拦截的污杂物将被耙齿9带起,每当污耙6转至近于最高位,亦即成列布置的耙齿9近于垂直位置时,自动伸缩机构5开始动作,如图4所示,压板滚压轮13压迫压板12凸面并传递给伸缩杆11a使该伸缩杆11a往排污轮1背面方向退缩,使摇臂10摆动,导致污耙转轴8转动一角度,带动耙齿9近元弧摆动而后退至与金属滤网3平齐,此时的伸缩杆11b在摇臂10作用下往排污轮1的正面方向伸出;随着排污轮1的继续转动,滚压轮13将脱离压板12a,随即又将压迫压板12b,使污耙6及其自动伸缩机构5又回到如图5所示的原位。就在耙齿9后退的同时,被之带起的污杂物将下落在水平段皮带输送机构上,并被自动输送到第二段皮带输送机构上后转移到渠外,完成了一次排污工作,由于排污轮1上设置了两个带自动伸缩机构5的污耙6,故排污轮1每转动一周,将完成两次排污工作。在流水的作用下,由于排污轮是连续转动的,故排污工作也在连续、自动地进行。
该水渠排污机的自动移污装置7也可以采用溜槽,工作时被耙齿9带起的污杂物下落到溜槽高位端,通过其高差自动滑出渠外。
当然,污耙6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上述实施例1中的皮带输送机构的驱动也可用链传动或其它传动形式取代三角皮带传动,所有这些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设置在水电站水渠中的水渠排污机,其特征是该水渠排污机由排污轮(1)、轮轴(2)、金属滤网(3)、水斗(4)、带自动伸缩机构(5)的污耙(6)和自动移污装置(7)组成;金属滤网(3)固定在排污轮(1)的正面上,水斗(4)均匀分布在排污轮(1)背面轮缘上,污耙(6)亦设在排污轮(1)的背面,其耙齿(9)从该面通过金属滤网(3)的网孔伸出排污轮(1)的正面,在自动伸缩机构(5)作用下,耙齿(9)处在伸出和缩回金属滤网(3)两种工作状态;轮轴(2)两端水平安装在水渠两渠埂上,使排污轮(1)与外渠埂夹角α为20~40°,排污轮(1)正面面对水流方向,在渠内位于金属滤网(3)前沿着轮缘设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突起以遮挡排污轮与渠埂、渠底间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渠排污机,其特征是所述污耙(6)是由一列均匀分布的耙齿(9)、一根径向安装于排污轮(1)背面的污耙转轴(8)和两根等长的摆臂固定连接而成的矩形结构;工作时,该污耙转轴(8)只能作一定角度的来回转动,其它方向受限制;所述污耙(6)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几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渠排污机,其特征是所述污耙自动伸缩机构(5)由摇臂(10)、伸缩杆(11a、11b)、带正弯与侧弯的压板(12a、12b)和压板滚压轮(13)组成;摇臂(9)的两端分别与等长的伸缩杆(11a、11b)一端活动连接,中间与污耙转轴(8)的端部垂直固定连接,伸缩杆(11a、11b)的另一端通过支吊环后分别伸向压板(12a、12b)的尾部凹面但不连接;压板(12a、12b)带卷耳的头端分别套在各自的销轴上,两销轴径向固定在排污轮(1)的正面并与轮心等距,压板(12b)的销轴紧跟压板(12a)尾端,压板(12a、12b)侧弯元弧半径即为轮心与各自销轴的距离;压板滚压轮(13)位于排污轮(1)正面轮心的上方并支撑在渠埂上,当销轴位于轮心上方与时之近于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渠排污机,其特征是所述自动移污装置是由被支撑在渠埂上且互成90°的两段皮带输送机构组成,第一段为水平段,位于轮轴(2)上方且贴近金属滤网(3),水平段皮带筒轴(16)的一端与轮轴(2)之间有一对皮带轮(14)或链轮与一对元柱齿轮(15)两级传动带动;另一端与第二段头端辊筒轴之间有一对元柱齿轮(17)和一对伞齿轮(18)两级传动带动,第二段尾端伸出渠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水渠排污机,其特征是所述自动移污装置是一个支撑在渠埂上的溜槽,溜槽高位端位于轮轴(2)正上方且贴近金属滤网(3),低位端伸向渠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能连续、自动排污的水电站水渠排污机。其主体是带轮轴2的排污轮1,该轮正面设金金滤网3,背面轮缘上均匀设置水斗4,该面还设有可自动伸缩的污耙6,其耙齿伸出金属滤网3;轮轴2水平安装在渠埂上,使排污轮1与外渠埂间夹角为20~40°;排污轮1前设有自动移污装置,如利用轮轴2的转动设置的皮带输送机构7。工作时,被污耙6带起的污物在耙齿回缩瞬间落到皮带上并自动转移到渠外。
文档编号E02B15/04GK2290633SQ9721266
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2日
发明者谢元勋 申请人:谢元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