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洪防旱治理水土流失方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368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综合防洪防旱治理水土流失方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治洪水,消除旱灾、保持水土,调节江河水流的综合方案。
洪水和旱灾是几千年来危害人类生存的重大自然灾害。传统的防洪方法仅限于疏通河道、加高堤坝、修建水库的简单思路上,难以根治洪水,致使洪水灾害频繁发生。洪灾不仅毁坏人们的生活环境,还造成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旱灾同样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防洪防旱治理水土流失方案,能有效地实现防洪、防旱、治理水土流失,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它采用顺水逆源、整体分蓄、分区而治,综合治理的方法实现,即从每一水系的源头开始,依山地、农田等地形的实际情况采用修筑山塘及蓄水沟、濠和适当加高加固田岸适时蓄水以实现最大量蓄水、根治洪、旱与水土流失,根据不同地域的降水量、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实施本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根据我国工农业生产实现情况而提出的一个适用性技术方案,旨在彻底解决不同地域的洪、旱灾害的综合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求根据本地区年最大降雨量,日最大降雨量和短时间内的最大降雨量,结合本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实际(具体)情况,整面积实施分别蓄水,即整体分蓄,整体分蓄主要包括山地分蓄和农田分蓄。
山地分蓄是指在山地,根据山地的实际面积和实际最大降雨量,根据其地形、地貌,从经济合理和利于工农业生产的目的出发,设计最大量的蓄水系统,蓄水设施包括山塘、沟、濠在本山地地区分别将各地段的降水(暴雨、长时间的大雨等)蓄积在本地区,根据工农业生产实际需水量及下游排水量,实行人为控水。
蓄水沟的修建是适应那些土壤层浅、底层坚硬而又不适于修濠和山塘的山岭而进行的。
濠是适应那些土壤层深厚,易于施工修建而不适于修山塘的山地而进行修建的蓄水设施。
山塘是指那些地形完全适用修山塘,而且修山塘用工少、蓄水又利于养鱼和调节工农业供水的山地而进行修建的设施。蓄水系统的建造,应力求修筑山塘。山塘蓄水,可以产生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沟、濠、塘的修建是分别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它的大小、长短在原则上以能达到容纳本地区最大周期降雨量的蓄积为目的,实现蓄水、防洪、防旱、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农田蓄水,主要是针对水稻种植地区的水稻田及水生作物田而实施的蓄水方案,它较山地蓄水更加省工,有经济高效的特点。只需根据现有的田亩,分别对各田丘加高加固田岸,在大雨、暴雨季节实施蓄水。蓄水的深度及时间长短,视农作物实际情况和该地区降雨情况而定。做到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而又达到防洪的目的。人为的、科学的分泄各大小江河的水量。
通过山地、农田整体分别蓄水,达到水随人意、人为调节;天降大雨、暴雨久时,各地分蓄调水,小溪、江河下游不会涨水。彻底缓解了水的流量与流速;通过蓄水,还产生过滤作用,使流向下游的水流中泥沙含量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有效保持了水土、维护了生态环境。星罗棋布的山塘蓄水,大大增加了淡水养鱼面积,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益,还可有效缓解干旱季节的工农业供水,增加灌溉面积,减少江河两岸农业电力排灌费用,均匀调节江河发电供水,为综合提高水力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了有效而切实可行的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航运、养殖、灌溉、调节各大小江河(包括长江)水位,对彻底解决我国洪涝灾害有重大意义,还可推广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应用。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为一种综合防洪防旱、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案,是一种科学而切合实际、经济实用的方案,通过蓄水养鱼等措施还能提高经济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广价值,广泛适应于我国南方,北方广大地区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
本发明方案的实施,由于均匀调节了长江水量,使水位在不同季节保持均衡,从而对提高长江三峡水利发电枢纽的发电效率,维护三峡水利设施,将发挥重要作用。还可实现人们“黄河尚有澄清日”的千年梦想。
实施例湖南近年新建防洪大堤2000多公里,开渠挖河近3000条,调整了紊乱的水系,还兴建了许多排灌站和200多座大中型水库及韶山、欧阳海灌区等十一个大型灌区。湘、资、沅、澧四条河流最大,全属洞庭湖水系,洞庭湖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对调节长江水量有重要作用。全省面积21万余平方公里,东、南、西三面为山地、丘陵,中北部低缓略成一个以洞庭湖为中心的马蹄形盆地;丘陵与山地面积合占全省面积80%以上,平原不到20%,耕地近6000万亩,即湖南省总面积约为洞庭湖总面积的70多倍。根据各水系的水源,整体分蓄,计划流水,完全可以调控洞庭湖的水量,科学地为洞庭湖水量分流减压,使之避免洪涝灾害,洞庭湖可调节长江水量,而洞庭湖面积约是全省面积的七十分之一,如果全省面积上在大雨时向洞庭湖平均排放200毫米水,则洞庭湖水位会升高约14米,将使其成为一片汪洋,造成巨大水灾;而整体分蓄完全可以将本地区的降水积蓄在本地区内,然后视下游水流量的大小来人为调节它的水量,即上游排水量不超过下游泄洪量,这样就可完全消除洪水灾害,保持水土。
实施本发明,可降低江、河的水位,对桥梁建设及沿河两岸的各种建筑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将大大降低,对已荒废的沿江两岸的耕地可恢复耕作,还可降低岸边防洪堤的高度,直至取消防洪堤;使航运在四季均得到充分利用;还大大提高发电等水利资源的利用率。由此带来的更大的间接效益。本技术方案的实施,将实现发明人“截断山河云雨、江河万水平流、福泽万民”的宏伟志向。
权利要求
1.一种综合防洪防旱治理水土流失方案,其特征是,采用顺水逆源、整体分蓄、分区而治,综合治理的方法实现,即从每一水系的源头开始,依山地、农田等地形的实际情况采用修筑山塘及蓄水沟、濠和适当加高加固田岸适时蓄水以实现最大量蓄水、根治洪、旱与水土流失,根据不同地域的降水量、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实施本技术方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防洪防旱治理水土流失方案。它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顺水逆源、整体分蓄、分区而治,综合治理的方法实现,即从每一水系的源头开始,依山地、农田等地形的实际情况采用修筑山塘及蓄水沟、濠和适当加高加固田岸适时蓄水以实现最大量蓄水、根治洪、旱与水土流失,根据不同地域的降水量、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实施本技术方案。
文档编号E02B1/02GK1222610SQ9811230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8日
发明者汤新正 申请人:汤新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