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56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座便器。属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从目前使用的座便器来看,一般均采用虹吸原理来排放大小便。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便尿合道排放,故其排放大便和小便需用同样多的水,因此其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现象很严重。特别使用自来水的,水费越来越高,又是千家万户必要支付的一笔开支。近年来,虽然袋封式厕所已经研制成功,由于价格贵,粪便的配套处理还没有形成规模,要进入到市民家庭还有一个很长的时间,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座便器节约用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尿能分道排放的节水型座便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包括便池、与便池底部相通的虹管和水箱,其特点是在原座便器便池底部与虹管的出水管之间再设置一低水位排放尿液的倒虹管,倒虹管的出口处的位置略高于座便器经虹吸排放后有倒流在便池内形成的剩余积水的水位。
与现有座便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原座便器便池底部与虹管的出水管之间又设置了一低水位的排放尿液的倒虹管。用高水位虹管排放粪便和用低水位倒虹管排放小便(尿液),来实现便尿分道排放。冲大便时与原有座便器相仿。当尿尿入便池时,尿液与便池内积水混合在一起,使便池液位上升,尿液就会通过倒虹管排出便池外,流入蓄粪池。当尿尿完毕,大部分尿液已经流出便池外,剩余没有流出的已被便池内的积水稀释,从而冲小便(尿液)时不再需要象以前每次冲大便时那样要用满箱水冲,现只需要少量的水就能达到冲小便(尿液)的目的,大大节约了冲尿液时所用的水(节约2/3的水),产生了较显著的节水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实施例三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如
图1,本实用新型是在原座便器2底部与虹管6的出水管之间再设法把排尿液的倒虹管3设置在内形成一个整体的座便器。倒虹管3的出口处5的位置略高座便器经虹吸排放后有倒流在便池内形成的剩余积水的水位5(或确定一个合理的水位)。倒虹管的形状一般类似于U型。也可根据原生产的座便器结构而定,使生产该产品时的工艺更简单和方便。倒虹管的管径一般不宜太粗,以免对虹管在虹吸排放时产生较大的分流,影响虹吸的形成;但又不能太细,因为管道细后易结污垢而形成管道堵塞,失去功能。为了便于倒虹管的管内的去污和防堵,一般情况下可将倒虹管设计粗些,管径在Φ10~15mm。为了防止大便的冲入和调节水量,在倒虹管入口处最好安装有网孔式过滤塞,用来阻挡大便和卫生纸等固体物的冲入,又可以在设计时改变网孔眼的多少,调节倒虹管的流量,以达到既能排放尿液又不影响虹吸效果的要求。这样就完成了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的重要部分的改进任务,可进行批量生产。
如果把已改进的座便器配上原用配套的水箱,就可以使用了。冲大便时,可用水箱蓄的水直接冲厕。对有把手的水箱,只要按一下冲厕的水箱把手,便实现冲大便的目的(在这里需说明的,对改进的座便器来说,在冲大便时是不会有节水效果的,它的节水效果只体现冲小便的时候)。冲小便时,由于采用了低水位的倒虹管排放尿液(液体),当尿尿入便池时,尿液与水混合在一起,使便池液位上升,尿液(液体)就会通过倒虹管排出便池外,流入蓄粪池。当尿尿完毕,大部分尿液已经流出池外,剩余没有流出的已被池内积水稀释的尿液部分只要用盆或其它容器积少量的水倒入便池达到冲厕的目的。所用水可以是洗衣和洗脸后的水,不一定需用自来水,为水资源缺乏地区使用座便器更加节省了水资源,为水资源的二次使用提供了可能。对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为更方便地使用本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可对水箱放水结构部分略加改造,就能通过操纵水箱进行放水达到冲尿液的目的。
水箱的改造也较为简单,以提拉式为例方法1;如图2,只要适当延长原水箱浮球控制的连杆再加上类似于提拉式的拉钮装置7,此拉钮装置应改为螺旋式的旋钮,调整尼龙线8的长度满足控制浮球进水阀开闭的要求。调节溢水管的高度使之比浮球阀终止进水的水位略高一点就可以。当旋钮向上旋时,通过尼龙线把连杆10向上拉,使浮球9向下,便打开浮球进水阀,使进水阀进水,水可以通过溢水管流入便池,进行冲厕。当冲的水量达到一定数量尿液被冲掉后,只要将旋钮向下旋,使尼龙拉线放松,在浮球的浮力的作用下,浮球向上,浮球阀自动关闭,停止进水,这样就完成了冲尿液的过程。这种螺旋式放水装置的优点是可任意地控制放水量的多少,可更具有节水的效果。缺点是操作不太方便,冲一次需要旋放水旋钮两次,还要有一个等待放水的时间过程。
方法2如图3,可在原水箱的一侧放入一只塑料制造的小水箱12,其底部出水口与溢水管相连,再安装一个提拉式的放水装置7和可在小水箱侧壁的中间位置设一个进水孔13,孔径Φ5-10mm左右,小水箱的顶部的位置要高于水箱正常水位,使水不能从顶部流入小水箱,小水箱的水是靠在其壁上钻的孔流入的,小水箱的容量一般制作为2公斤水左右。放水控制的过程是当大小水箱没有水的情况下,打开自来水阀后,浮球阀开始进水,当水位上升到小水箱的小孔位置时,小水箱也开始进水,水位在逐渐上升,到达确定的水位时,浮球阀被关闭,终止进水,这时大小水箱的水位相同。当需冲小便尿液时,用手提起小水箱的拉钮时小水箱开始放水,由于小孔进水慢而放水快,小水箱的水很快放尽,放水阀14关闭终止放水。这时由于小孔的作用,水不断地从大水箱流入小水箱,导致大水箱的水位下降,浮球阀开始进水以保持原有的水位,直至小水箱的水位达到原来的水位,大水箱的浮球阀自行关闭进水,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进放水的过程。用这种放水冲尿液方式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只需提放水拉钮一次就行了。缺点是每次用水是等量的,不能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一般每次使用水量要在1.5公斤左右(取较大量)。实际使用水量的多少,可根据需要来设计,也可以设计的小水箱容量小些。有了小水箱,对冲大便的水量相应减少了,为了不影响冲大便时所需的水量,必须调整浮球位置,使水量适当增加,不受小水箱置入的影响。
方法3如图4,可在方法2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放水装置。不用水箱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溢水管上接一根叉管与放水阀15联接好,调节放水阀的高度,使其与水箱的最高水位之间的水量满足冲尿液的水量要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时只要操作一次,结构也很简单,也不影响水箱的储水量。
根据以上原理也对手扳式、按键式的水箱进行改造后作为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的配套使用。
总之,由于采用了低水位的倒虹管排尿液的设计思路,在冲除尿液时,对水的流量和流速没有任何要求,并且用水量及少,有着很好的节水效果。为家庭节约用水和宾馆等埸所节约用水提供了条件,为水的复用,进一步节水的目的提供了可能。
原座便器用水和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用水量的对比以一般家庭为例,家庭有三口人,每人每天大便一次,小便三至五次计算节水效果,合计取5次/每人。
原座便器每冲一次水,用水6-7公斤,取6.5公斤。
原座便器每年用水量6.5*3*5*365=35587.5公斤=35吨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每年用水量对大便冲厕用水量为6.5公斤,对小便冲厕用水量为1.3公斤(6.5公斤*1/5),即用冲大便时的1/5水量可以了。*365=12811.5公斤=12吨每年节约用水量为35-12=23吨从计算式可以看出,如果对尿尿次数多的人,节约效果更好,不会为尿多浪费水而烦恼。
从用水量对比可知,原座便器使用一年的用量,可使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使用三年。节水效果明显。我国是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假如现有家庭使用座便器的有1亿户的话,使用了节水型便尿分道座便器后每年可节水23亿多吨,可减少水厂建造、节省不必要的投资资金。
权利要求1.一种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包括便池(2)、与便池底部相通的虹管(6)和水箱(1),其特征在于便池(2)底部与虹管(6)的出水管之间设置有一低水位的排放尿液的倒虹管(3),倒虹管(3)的出口处(5)的位置略高于座便器经虹吸排放后有倒流在便池内形成的剩余积水的水位(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倒虹管(3)的形状类似于U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水箱(1)采用提拉式水箱,水箱(1)内增设一拉钮装置(7),拉钮装置(7)下接浮球连杆(10),上端置于水箱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水箱(1)内置有一小水箱(12),小水箱(12)顶部位置高于水箱(1)的正常水位,小水箱(12)侧壁上开有一进水孔(13),底部置一放水阀(14),放水阀(14)出口与溢水管(11)相连,放水阀(14)上接一拉钮装置(7),拉钮装置(7)另一端置于水箱(1)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水箱(1)内置有一放水阀(15),放水阀(15)的高度位置低于水箱(1)的正常水位,放水阀(15)出口与溢水管(11)相连,放水阀(15)上接一拉钮装置(7),拉钮装置(7)另一端置于水箱(1)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型便尿分道排放座便器。它包括便池2、与便池底部相通的虹管6和水箱1,其特点是在座便器便池底部与虹管的出水管之间设置有一低水位的排放尿液的倒虹管3,倒虹管的出口处的位置5略高于座便器经虹吸排放后有倒流在便池内形成的剩余积水4的水位。本座便器采用便尿分道排放后节水效果显著,能比原座便器节约2/3左右的水。
文档编号E03D11/00GK2327736SQ9822680
公开日1999年7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3日
发明者石国平 申请人:石国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