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采煤塌陷地治理方法_3

文档序号:8334961阅读:来源:国知局
理时,采用鱼鳞坑5对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进行治理后,能加速植被恢复。
[0085]步骤四、多次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直至完成所治理采煤塌陷地的黄土边坡2上所有塌陷裂缝I的治理过程。
[0086]其中,坡向为坡面法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方向(即坡面由高及低的方向)。坡度为坡面的倾角的正切值,当坡面的倾角为Z AOB时,直线AB为斜边,直线AB在水平面的投影的方位角就是坡向。
[0087]本实施例中,所述塌陷裂缝I为直线形裂缝。
[0088]并且,当所述需治理裂缝的裂缝走向与其所处黄土边坡2的坡向之间的夹角α =0°时,所述需治理裂缝呈水平布设;当所述需治理裂缝的裂缝走向与其所处黄土边坡2的坡向之间的夹角α =90°时,所述需治理裂缝的走向与其所处黄土边坡2的坡向相同。本实施例中,步骤301中倾斜角度α为所述需治理裂缝的裂缝走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其所处黄土边坡2的坡向之间的夹角。
[0089]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采用就地掩埋法对所述需治理裂缝进行治理时,采用黄土边坡2上的土体对所述需治理裂缝进行掩埋,掩埋完成后,所述需治理裂缝内的土体上表面高度与其左右两侧地表的高度相同。
[0090]本实施例中,所述宽大裂缝两侧的地表高度不同,即所述宽大裂缝的两侧地表不在同一高度,所述宽大裂缝的两侧地表之间存在错台,并且所述错台的高度H为20cm以上。
[0091]并且,所述宽大裂缝的裂缝开口宽度D越大,所述宽大裂缝的两侧地表之间所存在错台的高度H越大。
[0092]本实施例中,图2中所述需治理裂缝的裂缝走向与其所处黄土边坡2的坡向之间的夹角α =0°,图6中所述需治理裂缝的裂缝走向与其所处黄土边坡2的坡向之间的夹角 α = 90。。
[0093]实际对所述需治理裂缝进行充填时,步骤3031中所述剥挖区3的宽度为1.2m?
1.8m;步骤3032中进行表土剥离时,所剥离表层土的厚度为25cm?35cm,步骤3033中将所剥离的生土回填至所述需治理裂缝内时,需将所回填的生土捣固密实;步骤3034中所述表土回填层的层厚为25cm?35cm。
[0094]本实施例中,步骤3031中所述剥挖区3的宽度为1.5m左右;步骤3032中进行表土剥离时,所剥离表层土的厚度为30cm左右,步骤3034中所述表土回填层的层厚为30cm左右。
[0095]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剥挖区3的宽度、所剥离表层土的厚度和所述表土回填层的层厚进行相应调整。
[0096]本实施例中,步骤3033中将所剥离的生土回填至所述需治理裂缝内,且回填至距地表30cm时,对所述黄土边坡2上需治理裂缝所处区域的地形进行修理,然后用步骤3032中所剥离的表层土进行覆盖,并形成表土回填层。
[0097]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裂缝治理完成后,还需在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上覆盖一层地膜,且地膜覆盖完成后,在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上种植植物篱。
[0098]并且,所述植物篱由多棵草本植物组成,所述草本植物为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植物。
[0099]对所述植物篱进行种植时,先在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上对各棵草本植物的种植位置进行确定,再在各棵草本植物的种植位置上分别种植所述草本植物;对所述草本植物进行种植时,先在所述地膜上的种植位置处开孔,再将所述草本植物移载在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上,随后对移栽后的草本植物进行浇水,浇水完成后再用压膜土对地膜上所开孔进行封孔。
[0100]本实施例中,所述地膜为白色薄地膜,并且在所述地膜上所开孔为十字孔。
[0101]在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上覆盖所述地膜时,边铺边用土块将地膜压实,并将所铺地膜的两边用土压实。
[0102]本实施例中,步骤3035中将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修整为水平阶后,还需在所述水平阶的台阶面内外两侧分别埋设一排雨水渗透。
[0103]并且,步骤3042中在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上修建多个鱼鳞坑5后,还需在每个所述鱼鳞坑5的下部与两侧均埋设所述雨水渗透管。
[0104]因而,因我国西部地区干旱少雨,雨水下渗浅,蒸发散失快。为了促进雨水下渗,改善植物根部的土壤水分状况,采用薄膜覆盖与雨水促渗管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对所述需治理裂缝治理区的土壤水分条件进行改良,治理效果非常好。
[0105]实际治理时,步骤3035中所述水平阶的台阶面宽度d为40cm?60cm且其台阶高度为40cm?60cm,所述水平阶的台阶面为由内至外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0106]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阶的台阶面的坡度为5°?10°。
[0107]如图10所示,步骤3042中多个所述鱼鳞坑5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多个所述鱼鳞坑5分多排进行布设,多排所述鱼鳞坑5沿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前后相邻两排所述鱼鳞坑5之间的间距为3m?5m。所述鱼鳞坑5的坑口宽度为0.8m ?1.2mο
[0108]本实施例中,每排所述鱼鳞坑5中均包括两个所述鱼鳞坑5,并且所述鱼鳞坑5为月牙形。所述水平阶的台阶面内外两侧所埋设的每排所述雨水渗透管中,相邻两个所述雨水渗透管之间的间距为0.8m?1.2m。
[0109]并且,步骤3042中多个所述鱼鳞坑5分两列进行布设,两列所述鱼鳞坑5分别位于所述需治理裂缝的回填区4和剥挖区3所在区域上。
[0110]所述鱼鳞坑5的下部修建有一道半环形土埂5-1且其两侧上方均开有一道引水沟
5-2,两道所述引水沟5-2均与鱼鳞坑5的坑体内部相通。
[0111]因而,通过所述鱼鳞坑5,能达到便于引蓄雨水,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条件,加速植被恢复的效果。
[0112]如图11所示,所述雨水渗透管为漏斗形雨水促渗管;所述漏斗形雨水促渗管包括上部管体6-1、位于上部管体6-1正下方的下部管体6-2和连接于上部管体6-1与下部管体6-2之间的连接管6-3,所述上部管体6-1为圆柱形,所述下部管体6-2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形入渗管,所述上部管体6-1和下部管体6-2的管壁上均开有多个渗水孔6-4 ;所述连接管6-3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连接管6-3的上端直径与上部管体
6-1的直径相同且其下端直径与下部管体6-2的上端直径相同;所述上部管体6-1、下部管体6-2和连接管6-3呈同轴布设且三者均为金属管,所述上部管体6-1的上端露在地表外侧。
[0113]同时,所述漏斗形雨水促渗管还包括盖装在上部管体6-1上的盖板。
[0114]实际加工时,所述上部管体6-1、下部管体6-2和连接管6-3均采用铁皮弯曲而成,用脚压入土壤内即可,上部管体6-1的头部露出地表。
[0115]并且,所述上部管体6-1的直径为Φ8αιι?Φ 12cm且其高度为4cm?6cm,所述下部管体6-2的直径为Φ6αιι?Φ 1cm且其高度为40cm?60cm,所述连接管6_3的高度为2cm?5cm,所述渗水孔6-4为圆孔且其孔径为0.4cm?0.6cm。
[0116]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管体6-1的直径为OlOcm且其高度为5cm,所述下部管体6-2的直径为8cm且其高度为50cm,所述连接管6_3的高度为3cm,所述渗水孔6_4为圆孔且其孔径为0.5cm。所述上部管体6-1和下部管体6-2的管壁上所开的渗水孔6_4均呈均匀布设,并且相邻两个所述渗水孔6-4之间的孔间距为5cm。
[0117]实际加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上部管体6-1的直径和高度、下部管体6-2的直径和高度、连接管6-3的高度以及渗水孔6-4的孔径大小进行相应调整。
[0118]实际使用时,可通过所述盖板盖住所述漏斗形雨水促渗管顶部,防止无雨时水分流失。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铁皮。
[0119]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鱼鳞坑5的下部与两侧所埋设雨水渗透管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12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黄土丘陵沟壑区采煤塌陷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治理采煤塌陷地的黄土边坡(2)上所存在的各塌陷裂缝(I)分别进行治理,所述黄土边坡(2)上各塌陷裂缝(I)的治理方法均相同;对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