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施工方法_3

文档序号:8524782阅读:来源:国知局
长可与吹沙导管干、支线布置间距相一致;粗砂、砾砂、高液限黏土等易在吹沙导管口堆积的砂土方,必要时应考虑配备陆上土方机械随时平整,以保证平整度的要求,并减少接管次数;平整度控制应与高程控制相结合,二项控制指标同时满足。
[0024]本发明中,由于所述绞吸式挖泥船为公知结构,此处所述绞吸式挖泥船包括绞吸头1、吸管2、动力系统3、船头4和船体5只是为叙述方便而大致分类;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特此说明。
[0025]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变换,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还可应用于以下建筑施工:
①开挖新航道、港口和运河;
②加深、加宽和清理现有航道和港口;
③疏通河道、渠道,水库清淤;
④开挖码头、船坞、船闸等水工建筑物基坑;
⑤修建海上路基。
【主权项】
1.一种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施工方法,所述绞吸式挖泥船包括绞吸头(I )、吸官(2)、动力系统(3)、船头(4)和船体(5);所述动力系统(3)为动力系统的泥泵;其特征在于:它是利用绞吸式挖泥船通过动力系统(3),采用绞吸头(I)的机械铰刀铰松水下砂土层(9),再通过动力系统的泥泵机械开挖、吸取土方;再采用管线输送方式,将吸取的砂土输送到目的地,通过水分析出、沙土沉积,实现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施工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机械布置就位: ①将绞吸式挖泥船拖至距离挖槽起点20?30m位置,将航速减至关停,待船自然停稳;下放主粧,抛设边锚将船位固定好; ②依据开挖顺序,将绞吸式挖泥船逐步调整移动到最先开挖区域; ③将绞吸式挖泥船调整至其船体中轴线与挖槽中心线重合,机械就位完毕; B.敷设吹沙导管(6): ①将吹沙导管(6)—端与绞吸式挖泥船船体(5)上动力系统的泥泵相连接,吹沙导管(6)另一端管口安放在拟造陆地(8)的砂土方沉积区域;利用浮筒(7)将吹沙导管(6)敷设在水面上; C.绞吸、开挖砂土方: ①下放绞吸头(I)与吸管(2)至水底,并将吸管(2)与船头固定; ②固定船体(5)位置,按照绞吸式挖泥船的移动顺序,使船体进行有规律的摆动; ③固定在船头(4)的吸管(2)的管口:在船头摆动的过程中,同时开动动力系统的泥泵与绞吸头(I)上的铰刀,开挖、吸取水下砂土方; 通过探测仪控制砂土方的开挖深度以及船头的移动速度; ④待该区域取砂土结束后,移至下一区域,重新固定船位,如此反复进行; D.砂土沉积造地: ⑴、通过吹沙导管(6)将水下绞吸、开挖上来的砂土方输送到沉积造地施工区域(8),通过自然沉淀,将水析出,使得砂土方沉积固结下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B.敷设吹吹沙导管(6)步骤中,为保证顺利吹沙,对吹沙导管的水上浮管(6)的设置要采用以下措施: ①吹沙导管设置根数为1-10根; ②各吹沙导管的水上浮管间采用柔性的胶管或球形接头连接,以适应水流、风浪的影响; ③各吹沙导管的水上浮管与吹沙导管的水上浮管之间,吹沙导管的水上浮管与浮筒(7)之间连接牢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绞吸、开挖砂土方步骤,在开挖、吸取水下砂土时,要按以下施工规则进行: ①要通过探测仪控制砂土方的开挖深度以及船头的移动速度; ②待该区域取砂土结束后,移至下一区域,重新固定船位,如此反复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D.砂土沉积造地步骤时,要按以下施工规则进行: ①在沉积造地施工区域,需分层、分区域进行施工;每个区域长度为100~200m; ②第一层沉积高度要高出海面(10)最高水位0.5m?1m ;其后逐层加高,每层厚度控制在1.0m左右,使其能够均勾沉降、逐步密实; ③在施工时,同一沉积层应分区施工,先填充第一个区域,再进行另一区域的施工,让第一个区域有充分的时间排水固结;如此轮番作业,往复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吹砂填海总量进行控制,即按取土总量控制吹填总量;控制时应对取土区土质与沉积区的流失量进行分析; 取土总量按下式计算: V挖=(VVV3)/ (1-Pl) 式中: V挖-满足设计沉积总量要求的所需取土量,单位:m3; V1-设计平均沉积高度下的沉积量,单位:m3; V2 -沉积区地基沉降量,单位:m3; V3-超填量,单位:m3;按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按设计允许超填量的百分比计算; Pl-砂土方流失率,单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吹砂填海高程控制,其控制措施包括: ①施工前在沉积区外适当位置设立不少于2个永久性高程控制粧并妥善保护、定期校核; ②沉积区内应设置沉降杆,以观测沉积区地基沉降量; ③施工前应在沉积区内及四周围堰上设立吹填高程控制标志,数量根据砂土方沉积特性、沉积区形状、沉积区面积、平整度要求及设备性能等因素确定,一般按50?10m间距布设,沉积区内用沉降杆代替; ④施工中应考虑砂土方固结与地基沉降等因素,施工控制高程按下公式计算:Hs = Hp + hg+ hj 式中:HS -施工控制高程,单位:m ; Hp -设计吹填高程,单位:m ; hg -施工期内为抵消砂土方固结而增加的填土高度,单位:m ;计算时应考虑砂土方特性、厚度、固结时间、排水条件等因素,一般采用试验方式确定, hj -施工期内为抵消地基沉降而增加的填土高度亦即地基沉降深度,单位施工初期可通过试验或参考条件较接近的同类工程确定,当取得可靠的地基沉降观测数据后,应进行修正; 吹砂填海高程应按所设标志进行控制,并随时对吹沙导管口的堆土高度和坡度进行测量,当堆土面达到预定标高时应及时变动吹沙导管线;施工后期的测量密度应加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的吹砂填海沉积区平整度进行控制,其控制措施包括: ①应根据吹填区几何形状合理布设吹沙导管线路,保证吹沉积内不留有死角; ②吹沙导管出口前移距离及管线间距离应根据吹砂填海设备性能、砂土方落淤特性等进tx控制; ③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砂土方的实际落淤坡度进行检测,并及时调整吹沙导管的延伸距离和分布间隔; ④管线分布间隔L1的控制距离:对粉质土、粉细砂Li一般控制在100?150m,对黏土、中粗砂宜控制在30?60m,或按下式计算: (mL+mK) 式中: L1 -两相邻吹沙导管线间距离,单位:m; -设计允许平整度绝对高差值,单位 mL,mE -分别为实测吹沙导管口左、右方砂土方平均坡度系数值; 出泥管口应离开沉降杆不小于1m距离,以防止水流对沉降杆地基造成冲刷,影响测量准确性,或将沉降杆埋没; 平整度要求较高的吹砂填海工程,宜采用方格网法进行控制,方格网的边长可与吹沙导管干、支线布置间距相一致;粗砂、砾砂、高液限黏土等易在吹沙导管口堆积的砂土方,必要时应考虑配备陆上土方机械随时平整,以保证平整度的要求,并减少接管次数;平整度控制应与高程控制相结合,二项控制指标同时满足。
【专利摘要】一种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施工方法,所述绞吸式挖泥船包括绞吸头、吸管、动力系统和船体;它是利用绞吸式挖泥船通过动力系统,采用绞吸头的机械铰刀铰松水下砂土层,再通过动力系统的泥泵机械开挖、吸取土方;再采用管线输送方式,将吸取的砂土输送到目的地,通过水分析出、沙土沉积,实现浅海区域吹砂填海造陆施工的方法。其施工步骤为:A.机械布置就位;B.敷设吹沙导管;C.绞吸、开挖砂土方;D.砂土沉积造地。本发明方法使用沉积在海底砂土作为填海造陆结构的填筑材料,有效地减少对海岸线资源的削减,最大限度地保护海洋原有的生态环境;将挖掘、输送、排出和处理泥浆等施工工序一次完成,提高施工效率。
【IPC分类】E02B3-18, E02F3-88
【公开号】CN104846787
【申请号】CN201510151170
【发明人】陈堃, 梁仪, 黄承勇, 肖 琳, 黄家发
【申请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