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井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9725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井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井洞附属设备的范畴,具体是一种弹性井圈。
【背景技术】
[0002]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道路改造,大量设置在地面上的通信、电力电缆等都需要移到地下,重新进行敷设。为了方便日后对这些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换。所以就需要修建大量的窨井来满足工程日后的维护和检修更换的需要。这些窨井的出现,的确给日后的维护和检修更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这些窨井在给工作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在机动车或者行人反复碾压后,井圈上的井盖容易从中间下沉或破裂,轻者造成机动车行进中出现抖动,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机动车的损坏,而且还会产生大的躁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更有甚者,当行人在行走过程中突然破裂,使行人掉落进去窨井,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弹性井圈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弹性井圈,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性井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井圈、安装在窨井上的外井圈;所述外井圈为带有竖直倒钩的Z型结构;所述内井圈内壁开有环槽,内井圈通过环槽卡在外井圈内;所述内井圈的环槽槽口和外井圈的竖直倒钩之间设置有碟簧;所述内井圈和外井圈之间留有缝隙。
[0005]进一步地,所述内井圈上端连接有井盖。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内外井圈的设计,将井盖设置在内井圈上,且在内外井圈之间设置有碟簧,碟簧不会影响窨井的使用,重车经过时,井盖受到的压力比较大,会压缩碟簧向下,井盖随着碟簧的压缩也向下有一定的位移,当车辆快速经过后,井盖在碟簧的作用下复位,而交轻的行人或车辆经过时,其受到的压力较小,位移也小,其作用并不明显,如此,有效避免了井盖直接受到压力作用产生形变,起到防止井盖沉降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弹性井圈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标记为内井圈、2为外井圈、3为环槽、4为碟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一种弹性井圈,包括内井圈1、安装在窨井上的外井圈2 ;所述外井圈为带有竖直倒钩的Z型结构;所述内井圈I内壁开有环槽3,内井圈I通过环槽卡在外井圈2内;所述内井圈I的环槽3槽口和外井圈的竖直倒钩之间设置有碟簧4 ;所述内井圈和外井圈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内井圈上端连接有井盖。
[0011]内外井圈的设计,将井盖设置在内井圈I上,且在内外井圈之间设置有碟簧4,碟簧4不会影响窨井的使用,重车经过时,井盖受到的压力比较大,会压缩碟簧4向下,井盖随着碟簧4的压缩也向下有一定的位移,当车辆快速经过后,井盖在碟簧4的作用下复位,而交轻的行人或车辆经过时,其受到的压力较小,位移也小,其作用并不明显,如此,有效避免了井盖直接受到压力作用产生形变,起到防止井盖沉降的作用。
[001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弹性井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井圈、安装在窨井上的外井圈;所述外井圈为带有竖直倒钩的Z型结构;所述内井圈内壁开有环槽,内井圈通过环槽卡在外井圈内;所述内井圈的环槽槽口和外井圈的竖直倒钩之间设置有碟簧;所述内井圈和外井圈之间留有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井圈上端连接有井盖。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井圈,包括内井圈、安装在窨井上的外井圈;所述外井圈为带有竖直倒钩的Z型结构;所述内井圈内壁开有环槽,内井圈通过环槽卡在外井圈内;所述内井圈的环槽槽口和外井圈的竖直倒钩直接设置有碟簧;所述内井圈和外井圈之间留有缝隙。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井圈的沉降。
【IPC分类】E02D29/14, E02D29/12
【公开号】CN104912105
【申请号】CN201510285527
【发明人】蒋明峰
【申请人】成都瑞达科恒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