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及复绿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3432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及复绿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提供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及复绿工艺,属于边坡复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需要,对大量的山体进行过开采,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在经济状况允许的前提下,政府开始着手进行对破坏的植被进行生态恢复。
[0003]经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行业内形成了多种针对山体边坡植被进行恢复的施工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所能解决的只是那些坡度较缓的山体边坡植被复绿,坡度达到70°及以上的坡体复绿效果不明显,植物生长很差,出现很多失败的案例。
[0004]许多陡峭边坡由于不具备降坡的条件,一般的边坡复绿技术实施后效果不佳,因此,许多亟待治理修复的边坡依旧屹立,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官。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陡峭边坡生态复绿机构及复绿工艺。
[0006]本发明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包括覆盖在边坡表面的覆盖网,所述覆盖网内侧及边坡表面之间放置有包含多种材料的生态棒;还包括贯穿所述覆盖网、并插接在边坡上的锚钉,以及位于生态棒下方、用于固定生态棒位置的锚杆。
[0008]优选的是,所述锚钉插接在边坡上。
[0009]优选的是,所述锚杆有多个,并且两个锚杆之间的间距为40?50厘米。
[0010]优选的是,所述生态棒有多根,且横向、首尾相接设置。
[0011]优选的是,上下相邻两个生态棒之间的间距为I?1.5米。
[0012]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工艺,包括生态棒,其内部填充含有泥炭土、保水剂、复合月巴、种植土、草本植物种子的基材,用于种植植物;覆盖网,覆盖在生态棒以及边坡上方,用于固定生态棒及喷播在边坡表面的客土基材、植物种子;锚钉,贯穿上述覆盖网并插入边坡,用于固定覆盖网;锚杆,位于生态棒下方并插入边坡,用于固定生态棒。
[0013]优选的是,生态棒内填充材料按体积比:泥炭土为30?40,种植土为60?70,保水剂为1000g/m3,复合肥为10?15kg/m3。
[0014]优选的是,生态棒内填充材料按体积比:泥炭土为30,种植土为60,保水剂为1000g/m3,复合肥为 10kg/m3。
[0015]优选的是,生态棒内填充材料按体积比:泥炭土为35,种植土为65,保水剂为1000g/m3,复合肥为 13kg/m3。
[0016]优选的是,生态棒内填充材料按体积比:泥炭土为40,种植土为70,保水剂为1000g/m3,复合肥为 15kg/m3。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生态棒工艺与常规喷播复绿技术相结合,克服了陡峭边坡喷播基材厚度难以保证的缺陷。利用铺设在坡面的生态棒营造出许多条带状小平台(局部植物生长平台平均宽度达到20厘米以上),由于生态棒对植物根系友好,添加保水剂及具有缓释有机质的生态棒成为植物生长的良好基础,配合后期养护,可以确保实生植物快速成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边坡植株,从而达到陡边坡生态复绿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边坡;2、覆盖网;3、生态棒;4、客土基材;5、植物;6、锚杆;7、锚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包括覆盖在边坡I表面的覆盖网2,所述覆盖网2内侧及边坡I表面之间放置有包含多种材料的生态棒3,生态棒3的面料是由聚丙烯(PP)或者聚酯纤维(PET)为原材料制成的双面熨烫针刺无纺布加工而成的长条形袋子,具有优异的物理及化学性能,这种材料可以抵抗紫外线的侵蚀,不受土壤中化学物质的影响,不会发生质变或腐烂,不可降解并可以抵抗虫害的侵蚀,抗老化,无毒,抗酸碱盐侵蚀及微生物分解,它具有强度大、透水、保土、对植物根系友善的特性。
[0022]本发明复绿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覆盖网2、并插接在边坡I上的锚钉7,以及位于生态棒3下方、用于固定生态棒3位置的锚杆6。所述覆盖网2可以采用铁丝网。所述锚钉7可以插接在边坡I上,也可以固定在覆盖网2上。所述锚杆6有多个,并且两个锚杆6之间的间距为40?50厘米。所述生态棒3有多根,且横向、首尾相接设置,可以用细铁丝绑扎结实,上下相邻两个生态棒3之间的间距为I?1.5米。
[0023]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工艺,包括生态棒3,覆盖网2,锚钉7,锚杆6。生态棒3其内部填充含有泥炭土、保水剂、复合肥、种植土、草本植物种子的基材,用于种植植物5。其中,生态棒内填充材料体积比??泥炭土 30-40,种植土 60-70,保水剂按1000克/m3,复合肥添加量根据基材混合物的肥力适量添加,一般以10-15 kg /m3作为合适添加量。生态棒内适量加入草本植物种子。
[0024]本发明的施工过程如下,覆盖网2覆盖在生态棒3以及边坡I上方,用于固定生态棒3及喷播在边坡I表面的客土基材4、植物种子,客土基材4以及植物种子按照常规方法喷播在边坡I表面。锚钉7贯穿上述覆盖网2并插入边坡1,用于固定覆盖网2。锚杆6位于生态棒3下方并插入边坡I,用于固定生态棒3。喷播完基材之后,在坡面覆盖无纺布,前期每天洒水,使坡面及种子保持湿润,确保种子尽快萌发,植株生长后按照常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
[0025]其中,作为生态棒内填充材料的配比,本发明提供以下优选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一,生态棒内填充材料按体积比:泥炭土为30,种植土为60,保水剂为1000g/m3,复合肥为 10kg/m3。
[0027]实施例二,生态棒内填充材料按体积比:泥炭土为35,种植土为65,保水剂为1000g/m3,复合肥为 13kg/m3。
[0028]实施例三,生态棒内填充材料按体积比:泥炭土为40,种植土为70,保水剂为1000g/m3,复合肥为 15kg/m3。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边坡表面的覆盖网,所述覆盖网内侧及边坡表面之间放置有包含多种材料的生态棒;还包括贯穿所述覆盖网、并插接在边坡上的锚钉,以及位于生态棒下方、用于固定生态棒位置的锚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插接在边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有多个,并且两个锚杆之间的间距为40?50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棒有多根,且横向、首尾相接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两个生态棒之间的间距为I?1.5米。6.—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棒,其内部填充含有泥炭土、保水剂、复合肥、种植土、草本植物种子的基材,用于种植植物; 覆盖网,覆盖在生态棒以及边坡上方,用于固定生态棒及喷播在边坡表面的客土基材、植物种子; 锚钉,贯穿上述覆盖网并插入边坡,用于固定覆盖网; 销杆,位于生态棒下方并插入边坡,用于固定生态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工艺,其特征在于,生态棒内填充材料按体积比:泥炭土为30?40,种植土为60?70,保水剂为1000g/m3,复合肥为10?15kg/m3o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工艺,其特征在于,生态棒内填充材料按体积比:泥炭土为30,种植土为60,保水剂为1000g/m3,复合肥为10kg/m3。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工艺,其特征在于,生态棒内填充材料按体积比:泥炭土为35,种植土为65,保水剂为1000g/m3,复合肥为13kg/m3。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工艺,其特征在于,生态棒内填充材料按体积比:泥炭土为40,种植土为70,保水剂为1000g/m3,复合肥为15kg/m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陡峭边坡生态复绿结构及复绿工艺,属于边坡复绿技术领域。包括覆盖在边坡表面的覆盖网,所述覆盖网内侧及边坡表面之间放置有包含多种材料的生态棒;还包括贯穿所述覆盖网、并插接在边坡上的锚钉,以及位于生态棒下方、用于固定生态棒位置的锚杆。本发明采用生态棒工艺与常规喷播复绿技术相结合,克服了陡峭边坡喷播基材厚度难以保证的缺陷。利用铺设在坡面的生态棒营造出许多条带状小平台,由于生态棒对植物根系友好,添加保水剂及具有缓释有机质的生态棒成为植物生长的良好基础,配合后期养护,可以确保实生植物快速成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边坡植株,从而达到陡边坡生态复绿的目的。
【IPC分类】E02D5/76, C05G3/00, E02D17/20
【公开号】CN104929138
【申请号】CN201510350731
【发明人】史春华, 杨家富, 王铁, 张光权, 欧哲, 邹明, 张艳, 刘泽民
【申请人】宏大国源(芜湖)资源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