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944865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排水工程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能够使水流快速渗透至地下,横向散漫于不同成份结构的土壤层面,增加土壤含水量,经土壤自然净化往深层地下渗透、填补地下水源的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目前公知的我国城乡建设的排水工程,一般分为雨雪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等不同排水系统工程。雨雪水、生活废水普遍合二为一,集中排放到河流,造成污染。雨雪水是自然循环、滋润大地必不可少媒介,却被钢筋水泥阻挡流失。怎样实现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加以利用,顺应大自然、利用大自然,建设低能耗高效益的排水工程,是全世界人民的迫切期望。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并加以利用,建设低能耗高效益的排水工程。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在一定面积的居民小区、商业区、广场、交通枢纽等建筑群,合理建设一定长度的雨雪水排水渠道,或者在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处理池建设排水渠道,将雨雪水或者经处理达标的处理水排往渗水区。渗水区构筑形成沟壑、水池、洼地、绿化地面等低地。渗水区底平面以I米-100米间距合理布点,钻孔至地下I米-300米合适深度形成孔洞,孔洞直径为0.1米-100米,或者面积相当的不规则形状孔洞。孔洞填充渗水材料至渗水区底平面,底平面铺盖合适厚度的渗水材料。渗水材料以中机黄沙为宜,或使用砂砾、石子、矿渣、煤渣及其混合物等具良好导水性的材料。如果以沟壑、水池作为渗水区,铺设渗水材料后引入水流进行渗透,应定期清除表面沉积淤泥;如果以洼地作为渗水区,可以在黄沙等渗水材料上面种植适合沙壤环境的亲水草本植物;如果以绿化地面作为渗水区,可以避开孔洞堆土种植各种植物,孔洞上方用渗水材料填充至略低于堆土高度。排水渠道接入渗水区,水流通过渗水材料经孔洞渗水材料快速向地下渗透、积存,横向散漫于不同成份结构的土壤层面,增加土壤含水量,经土壤净化补充地下水。在地下水位很高的江南水乡,经过净化的水充盈地表后,自然溢出汇集于河流,实现水流的自然净化。渗水区设置备用泄水渠道,在渗水区一定容量高度构筑泄水出口,当水流大于渗透速度时,溢出泄水渠道的水流向河流排泄。
[0005]本发明的效益在于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的力量,将降水、处理水合理的引入地下积存、渗透、净化、利用,以最低廉的成本实施排水工程,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最净化利用。在工业化污染严重的今天,尤能凸显其合理性、科学性和不可替代性。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渗水区钻孔形成孔洞平面图。
[0008]图2是渗水区孔洞填沙连接排水渠道与泄水渠道平面图。
[0009]图3是渗水区底部铺设渗水材料连接排水渠道与泄水渠道平面图。
[0010]图4是水流经渗水区渗透至地下土壤结构剖面图。
[0011]图中:(I)、渗水区,(2)、孔洞,(3)、渗水材料,⑷、排水渠道,(5)、泄水渠道,(6)、地平线,(7)、粘土层,(8)、砂土层,(9)、渗透水,(10)、地下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在图1中,为最佳实施例:在居民小区内绿化地带构筑渗水区(I),底部渗水区(I)往地下钻孔形成孔洞(2)。
[0013]图2可见,渗水区⑴的孔洞(2)填充渗水材料(3),排水渠道(4)将水流排入渗水区(I)。渗水区(I)设置备用泄水渠道(5),当水流大于渗透速度时,将溢出泄水渠道(5)的水流向河流排泄。
[0014]图3中,渗水区(I)底部铺设渗水材料(3),遮盖住孔洞(2)。
[0015]图4中可见,渗水区(I)的渗透水(9)通过渗水材料(3)经孔洞⑵的渗水材料
(3)渗透至粘土层(7)、砂土层(8),补充地下水(10)。
【主权项】
1.一种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排水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构筑建筑群排水渠道的水流渗水区;渗水区按合理间距布点钻孔至地下合适深度形成孔洞;孔洞填充渗水材料至渗水区底平面,底平面铺盖合适厚度的渗水材料;将排水渠道接入渗水区;水流通过孔洞的渗水材料快速向地下渗透、积存,经土壤自然净化往深层地下渗透,填补地下水源。渗水区设置备用泄水渠道,溢出水流向河流排泄。2.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构筑水流渗水区,渗水区可以是沟壑、水池,也可以是低于排水渠道的洼地、绿化地面等低地。3.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渗水区以I米至100米间距合理布点,钻孔至地下I米至300米的合适深度形成孔洞,孔洞直径为0.1米至100米,或者面积相当的不规则形状孔洞。4.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孔洞填充渗水材料,主要为黄沙,或使用砂砾、石子、矿渣、煤渣及其混合物等具良好导水性的渗水材料。5.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排水渠道接入渗水区,排水渠道水流可以是雨雪水,也可以是经处理达标的生活废水或者工业废水。6.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流通过孔洞的渗水材料快速向地下渗透、积存,横向散漫于不同成份结构的土壤层面,增加土壤含水量,经土壤净化补充地下水。7.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渗水区设置备用泄水渠道,在渗水区一定容量高度构筑泄水出口,当水流大于渗透速度时,溢出泄水渠道的水向河流排泄。
【专利摘要】一种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排水工程施工方法。构筑建筑群排水渠道的水流渗水区;渗水区按合理间距布点,钻孔至地下合适深度形成孔洞;孔洞填充渗水材料至渗水区底平面,底平面铺盖合适厚度的渗水材料;将排水渠道接入渗水区;水流通过孔洞的渗水材料快速向地下渗透、积存,经土壤自然净化往深层地下渗透,填补地下水源。渗水区设置备用泄水渠道,溢出水流向河流排泄。
【IPC分类】E03F1/00, E03F5/14
【公开号】CN105201064
【申请号】CN201510616986
【发明人】周太泽
【申请人】周太泽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