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侧排水沟的透水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306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侧排水沟的透水路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对绿化风光带透水路面侧排水沟的技术改进后,能有效克服以往的湿地式透水路面弊端。
背景技术
在以往绿化风光带的道路设计中,存在着小道无排水系统,小道面层为透水混凝土,而底层为不透水的水泥混凝土结构,两旁的路沿设计也是不透水结构,从而使透水面层成为一个湿地,在下雨时水就积聚在透水混凝土面层中,使透水混凝土很快出现掉色、脱粒、开裂等损坏现象。这是因为雨水不能渗透的原因所造成的,这是一个不能使用透水混凝土的设计结构。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对绿化带或人行道的透水道路进行新的结构设计,既在透水路面层以下、水泥混凝土底层两侧设计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排水沟由道路两侧延伸到道路两旁的绿化原土层或排水沟。带侧排水沟的透水路面由透水路面层、路沿、水泥混凝土底层、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级配碎石层构成。透水路面层处在道路表层中央,路沿铺设在透水路面层两侧边,透水路面层、路沿铺设在水泥混凝土底层上,级配碎石层处在原土层和水泥混凝土底层之间。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设置在透水路面层和路沿的下方,水泥混凝土底层的两侧边,并延伸到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原土层或排水沟。当雨天或其他原因水进到透水路面层时,水经透水路面层的空隙向水泥混凝土底层渗入。因水泥混凝土底层是非透水底层,水的继续渗透被阻隔;靠近透水路面层两侧边的积蓄水首先向大孔隙 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渗流,直到绿化带原土层或排水沟,透水路面层中央的积蓄水向两侧边补充,有效解除了透水路面层的湿地式积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回收雨水湿润绿化带或回流大地的同时,改变了透水路面的湿地式积水,使水及时排入地下,从而保护了透水面层不受水浸的损坏。

图1为无排水系统的透水道路截面示意图;图2为带侧排水沟的透水路面截面示意图。图中1、透水路面层,2、路沿,3、水泥混凝土底层,4、级配碎石层,5、原土层,6、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具体施工方案在图1的实施例中,无排水系统的透水道路由透水路面层1、路沿2、水泥混凝土底层3、级配碎石层4构成,级配碎石层4铺设在原土层5上,水泥混凝土底层3铺设在级配碎石层4上,透水路面层I铺设在水泥混凝土底层3上,路沿2铺设在透水路面层I两侧边。[0012]图1实施例设计结构的弊端在于:雨或其他水落到透水路面层I时,水虽能通过透水路面层I向下渗透,但下渗的水被不具备透水功能的水泥混凝土底层3和路沿2阻隔无法排泄,积蓄在透水路面层I。水继续注入时,透水路面层I便成了水池,久之,透水路面层I很快会出现掉色、脱粒、开裂等损坏现象。在图2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在无排水系统的透水道路的水泥混凝土底层3的两侧边、透水路面层I和路沿2下,设置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6,所述的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6由透水路面层1、路沿2层的下方,向两侧边的绿化带原土层5或排水沟延伸,其功能在于把积蓄在透水路面层I的水,向道路两侧边的绿化带原土层5或排水沟渗流,排泄透水路面层I的积水,有效解除透水路面层I的湿地现象。具体实施时,将原土层5夯实,填上级配碎石层4后,在级配碎石层4上铺设水泥混凝土底层3时,该层的两侧边留有适配于透水路面层I宽度的槽沟,于水泥混凝土底层3终凝前,在槽沟内填入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形成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6,该排水沟向路沿2下方延伸后直至绿化带原土层5或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当雨天或其他原因水进到透水路面层I时,水经透水路面层I的空隙向水泥混凝土底层3方向渗入,因水泥混凝土底层3是非透水底层,水的渗透被阻隔;靠近透水路面层I两侧边的积蓄水首先向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6渗流,透水路面层I中央的积蓄水向两侧边补充,直到绿化带原土层5或`排水沟,有效解除了透水路面层I的湿地式积水。
权利要求1.一种带侧排水沟的透水路面,其特征是:所述的带侧排水沟的透水路面由透水路面层、路沿、水泥混凝土底层、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级配碎石层构成;透水路面层处在道路表层中央,路沿铺设在透水路面层两侧边,透水路面层、路沿铺设在水泥混凝土底层上,级配碎石层处在原土层和水泥混凝土底层之间;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设置在透水路面层和路沿的下方,水泥混凝土底层的两侧边,并延伸到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原土层或排水 沟。
专利摘要一种带侧排水沟的透水路面,由透水路面层、路沿、水泥混凝土底层、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级配碎石层构成。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设置在透水路面层和路沿的下方,水泥混凝土底层的两侧边,并延伸到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原土层或排水沟。当雨天或其他原因水进到透水路面层时,水经透水路面层的空隙向水泥混凝土底层方向渗入。因水泥混凝土底层是非透水底层,水的渗透被阻隔;靠近透水路面层两侧边的积蓄水首先向大孔隙率透水混凝土排水沟渗流,直到绿化带原土层或排水沟,透水路面层中央的积蓄水向两侧边补充,有效解除了透水路面层的湿地式积水。
文档编号E01C11/22GK203113182SQ2013200203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王文庭 申请人:王文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