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下凹式绿地隔离带的路面雨水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4454阅读:10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下凹式绿地隔离带的路面雨水利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及雨水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下凹式绿地隔离带的路面雨水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在国际上也被称为“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是指城市如同海绵一般,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雨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对于缓解城市内涝、减少城市径流污染、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海绵城市是基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生态修复的理念,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的工程技术措施(如绿色屋顶、透水路面、透水停车场、滞留塘、下凹式绿地、调蓄池等生态化改造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城市创新建设模式。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市政道路里程快速增长,水资源短缺越来越严重,利用城市道路有效收集由于城镇化增多的地表径流,并加以合理利用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下凹式绿地隔离带的路面雨水利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下凹式绿地隔离带的路面雨水利用系统,包括道路和设置在道路中间的隔离带,所述的隔离带由绿地构成,所述的绿地的高度低于道路的高度,构成下凹式绿地;所述的道路与下凹式绿地的连接处设置有立缘石墙,用于隔断道路和下凹式绿地;在所述的立缘石墙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集水口,所述集水口的下端面不高于道路,用于将道路上的雨水导入绿地。

进一步,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的表面以下埋设有雨水管网,所述的雨水管网上连通有溢流管;所述的溢流管的上端的开口为溢流口,所述的溢流口高于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的表面且低于道路,其下端与所述的雨水管网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立缘石墙由石块垒砌而成。

进一步,相邻的两个集水口间隔15m。

进一步,所述的溢流口高于下凹式绿地表面20cm以上。

进一步,所述的道路向所述的立缘石墙倾斜以构成道路横坡,所述道路横坡为2°。

进一步,所述的溢流口上设置有过滤网,用于过滤砂石。

进一步,所述的溢流管的上部向下弯折,以使所述的溢流口朝下。

进一步,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的表面低于道路边缘30cm以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涵养绿地、补充地下水,充分地利用了雨水资源。

2、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对现有道路结构作任何改变的前提下改造,具有施工成本低、保证城市道路结构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缘石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道路;2—下凹式绿地;3—立缘石墙;31—集水口;4—雨水管网;5—溢流管;51—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基于下凹式绿地隔离带的路面雨水利用系统,包括道路1和设置在道路1中间的隔离带,所述的隔离带由绿地构成,所述的绿地的高度低于道路1的高度,构成下凹式绿地2;所述的道路1与下凹式绿地2的连接处设置有立缘石墙3,用于隔断道路1和下凹式绿地2;在所述的立缘石墙3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集水口31,所述集水口31的下端面不高于道路1,用于将道路1上的雨水导入绿地。

雨水形成地表径流,径流汇集并从集水口31进入下凹式绿地2,下凹式绿地2将雨水吸收、净化流入的雨水,部分雨水径流被绿地中的植物吸收,部分雨水径流蒸发、部分雨水径流下渗;部分雨水径流经植物、土壤、微生物的净化作用后慢慢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作为优化,所述的下凹式绿地2的表面以下埋设有雨水管网4,所述的雨水管网4上连通有溢流管5;所述的溢流管5的上端的开口为溢流口51,所述的溢流口51高于所述的下凹式绿地2的表面且低于道路1,其下端与所述的雨水管网4连通。

当积水的深度不高于溢流口51时,没有雨水径流通过溢流口51流入雨水管网4中,即全部雨水将渗入到地下。当积水的深度高于溢流口51时,超过这个高度的雨水径流将通过设溢流口51进入溢流管5,随后流入雨水管网4中。经实测,相同暴雨强度下,此系统可有效减少雨水径流量,且流入雨水管网4的雨水径流水质优于一般道路雨水水质。

作为优化,所述的立缘石墙3由石块垒砌而成。这样的立缘石墙3较为坚固,有利于保护下凹式绿地2,也可以防止积水渗入路基,影响道路1的稳定性。

作为优化,相邻的两个集水口31间隔15m。间隔过短,不利于立缘石墙3的稳定,而过长,则不利道路1排水,易形成较大的水流或较深的积水坑。所述的集水口31的竖直截面为尺寸为10cm×20cm。

作为优化,所述的溢流口51高于下凹式绿地2表面20cm以上。这样可以保持下凹式绿地2的径流保持在20cm以内,过浅则没有充分利用绿地的吸收、净化效果,过深则会导致积水溢出下凹式绿地2,使道路1表面形成积水。

作为优化,所述的道路向所述的立缘石墙倾斜以构成道路横坡,所述道路横坡为2°,用以排水。

作为优化,所述的溢流口51上设置有过滤网,用于过滤砂石,以避免砂石进入雨水管网4形成堵塞。

作为优化,所述的溢流管5的上部向下弯折,以使所述的溢流口51朝下。溢流口51朝下设置,上涨的径流通过溢流口51进入雨水管网4,而砂石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则会下沉而不会进入溢流口51,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砂石进入雨水管网4。

作为优化,所述的下凹式绿地2的表面低于道路1的边缘30cm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