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02769阅读:来源:国知局
由于路面积水引起的路面结构的损坏问题及行车安全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虹吸式挖方超高路段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0057]如图2至图12所示,
[0058]问题一:虹吸式排水系统设置间距的确定
[0059]虹吸式排水系统一是可以通过中分带集水井22排出超高高侧路面汇水,二是边沟井41可以帮助超高低侧的边沟排出挖方边坡汇水、超高低侧路面汇水及中分带集水井汇水。虹吸式排水系统中中分带集水井22的间距由超高高侧路面汇水决定,合理布置;边沟井41间距由超高低侧挖方边坡汇水量、超高低侧路面汇水及从集水井汇入的水量之和来决定。因此虹吸式排水系统设置的间距取中分带集水井22间距与边沟井41间距二者的较小值,保证排水通畅。
[0060]问题二:排水系统各设施的具体要求
[0061]1、集水井
[0062]集水井22位于中分带内,有C25混凝土浇筑而成。集水井22间距一般75至150m设置一处,集水井22的深度和宽度由路面结构层厚度及排水明沟宽度决定。集水井22的深度为路面结构层厚度与玻璃钢夹砂管及混凝土垫层厚度之和,集水井22的宽度为排水明沟的宽度。
[0063]2、镀锌铁丝网
[0064]镀锌铁丝网23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中分带集水井和边沟井的杂物进入横向排水管3,堵塞横向排水管,一般设置在横向排水管两端。同时,镀锌铁丝网可以拆卸,方便横向排水管的清游工作。
[0065]3、中分带路缘石
[0066]中分带路缘石采用底部带孔的凸缘石11与平缘石12间隔布置,缘石底部孔隙能够排出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凸缘石集中收集超高高侧路面汇水通过平缘石排至排水明沟中去。路缘石采用C25混凝土预制,缘石与缘石砌缝宽1cm,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并勾平缝,缘石与路面之间采用M7.5水泥砂浆填塞并勾平缝。
[0067]4、砂垫层
[0068]超高路段中分带一般硬化或是设置花池,砂垫层5起到调平作用。同时,砂垫层可以把超高高侧路面结构内部的水通过泄水管51排到中分带的排水明沟21内去。
[0069]5、Φ 5cm 的 PVC 泄水管
[0070]每隔10m设置一个泄水管51,泄水管外围包裹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能防治砂砾及杂质堵塞泄水管。超高高侧路面结构内部水就能通过泄水管顺利的排到排水明沟中去,从而防止了路面结构内部水长时间滞留,对路面结构造成损坏。
[0071]6、排水明沟
[0072]超高路段全路段都设置排水明沟21,排水明沟的作用就是收集超高高侧路段的路面水和路面结构内部水,排水明沟21是用C25混凝土浇筑而成,尺寸可以根据汇水量计算进行设计。
[0073]7、集水井井箅子
[0074]集水井井箅子24是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而成,井箅子的作用一是可以让排水明沟的水顺利流入集水井当中,二是可以阻止排水明沟的杂质落入到集水井中,堵塞集水井。
[0075]8、横向排水管
[0076]横向排水管3是连接集水井和边沟井的设施,采用玻璃钢夹砂管,壁厚不小于8mm,环刚度多10kPao
[0077]9、现浇混凝土基础
[0078]现浇混凝土混凝土基础31的作用一是保护玻璃钢夹砂管,二是将横向管与中分带集水井22和边沟井41的接头连接处给密封住,防止中分带集水井和边沟井与横向排水管的衔接部位渗水。
[0079]10、碎石渗沟
[0080]碎石渗沟6是收集超高低侧路面结构内部的汇水,通过边沟的碎石渗沟将低侧路面结构内部汇水排出路面结构。
[0081]11、盖板基座
[0082]盖板基座7是用C20现浇混凝土浇筑,用来安放边沟盖板71的设施。
[0083]12、边沟井
[0084]边沟井41的作用一是收集集水井汇水,排出超高高侧行车道表面及路面结构内部汇水;二是当挖方边坡汇水量较大时,边沟排水能力不足时,边沟井可以起到临时的储水功能,从而增大了挖方边坡边沟的排水能力。边沟井41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边沟井的尺寸由汇水量计算而定,边沟井41的井底必须低于集水井22的井底,这样能使集水井的水顺利排到边沟井内,并形成虹吸效果。
[0085]13、边沟盖板
[0086]边沟盖板71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边沟盖板和边沟井盖板用同一尺寸,可大批量预制构件,并在盖板上设置通孔或通槽。边沟盖板的作用是防止车辆行驶到边沟及边沟井内,保护行车安全。
[0087]14、边沟井纵向排水渗沟
[0088]纵向排水渗沟8主要是排出路面结构内部水及挖方段潮水段地下水的设施,潮湿路段挖方边沟需设置纵向排水渗沟,一般设置在边沟的下方或者侧下方,因此设置边沟井纵向排水渗沟主要是为了顺接边沟的纵向排水渗沟。一般采用渗水砂石和渗水软管组成。
[0089]15、通信管道
[0090]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中分带都要设通信管道,一般路段通信管道一般直接埋在中分带的种植土里,在超高路段设置集水井设施的中分带内,本发明中,通信管道9都从集水井井底穿过,这边要求集水井22井底要有一定厚度,集水井井底厚度为20cm便满足通信管道的设置要求。
[0091]问题三,排水系统的养护措施
[0092]超高路段虹吸式排水设施的主要养护工作便是清淤工作,各部位的清淤措施介绍如下:
[0093]中分带排水明沟21 —般尺寸都较小,一般为30CmX30Cm,因此清淤很方便,人工进入中分带用铁铲便可完成清淤工作。
[0094]中分带集水井的深度主要由路面结构层厚度决定,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层厚度基本都小于lm,因此,集水井的深度基本都小于1.5m,纵向长度为60cm,横向宽度一般为30cm,因此养护人员进入到中分带用铁铲便可以完成清淤工作。
[0095]边沟井的尺寸同集水井差不多,因此清淤原理同集水井类似,都可以通过人工完成清淤工作。
[0096]连接边沟井和集水井的横向排水管如果淤堵,高速养护部门都有高压水车,可以利用高压水来疏通横向排水管内的淤堵物,将淤堵物冲到边沟井内,然后再从边沟井内进行清淤。
[0097]问题四,排水系统的安全有效性
[0098]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设施的边沟井井底标高要低于中分带集水井井底标高并留有一定的深度,这样可以保证集水井的水能够快速排至边沟井。边沟井内水位一旦超过边沟底部,便通过边沟排出,从而保证了水流不会倒灌至中分带集水井内,如果有特大暴雨的情况,集水井和边沟井都可以起到临时储水的作用,这也保证了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的有效性。
[0099]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如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包括超高挖方路段本体,超高挖方路段本体由两侧的行车道和中间的中分带组成,其特征在于, 路缘石采用底部带孔的凸缘石(11)及平缘石(12)交替布置,且在中分带两侧设置砂垫层(5),在所述砂垫层中埋设有将超高高侧路面结构内部的水排到中分带的排水明沟(21)内去的泄水管(51); 在所述排水明沟(21)下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中分带集水井(22),所述集水井盖有集水井井箅子;且在集水井井底设置通信管道(9); 所述集水井(22)通过横向排水管(3)连接至对应于集水井位置的路侧边沟井(41);且在所述横向排水管外包覆有现浇混凝土基础;在横向排水管两端分别设置镀锌铁丝网(23); 若干边沟井通过边沟(42)纵向连通并设有溢出口 ;且在边沟的一侧设置将低侧路面结构内部汇水排出路面结构的碎石渗沟; 所述边沟(42)沟底的标高低于所述排水明沟(21)沟底的标高;且所述边沟井(41)的井底低于集水井(22)的井底,所述横向排水管(3)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2)的间距由超高高侧路面汇水决定;所述边沟井(41)间距由超高低侧挖方边坡汇水量、超高低侧路面汇水及从集水井汇入的水量之和来决定,且横向排水管的间距取中分带集水井(22)间距与边沟井(41)间距二者的较小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2)由C25混凝土浇筑而成,且集水井(22)间距间隔75m至150m设置一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井(22)的深度为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横向排水管及混凝土垫层厚度之和,集水井(22)的宽度为排水明沟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采用C25混凝土预制,缘石与缘石砌缝宽1cm,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并勾平缝,缘石与路面之间采用M7.5水泥砂浆填塞并勾平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管间隔10m设置,所述泄水管外围包裹透水土工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排水管⑶为玻璃钢夹砂管,壁厚不小于8mm,环刚度彡lOKPa。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沟盖板(71)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并在边沟盖板上设置通孔或通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潮湿路段挖方边沟处设置纵向排水渗沟,纵向排水渗沟(8)设置在边沟的下方或者侧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的深度小于1.5m,纵向长度为60cm,横向宽度为30c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用于解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超高挖方路段排水不畅的问题,在排水明沟下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中分带集水井,所述集水井通过横向排水管连接至对应于集水井位置的路侧边沟井;且在所述横向排水管外包覆有现浇混凝土基础;在横向排水管两端分别设置镀锌铁丝网;所述边沟沟底的标高低于所述排水明沟沟底的标高;且所述边沟井的井底低于集水井的井底,所述横向排水管倾斜设置。通过结构设计,达到虹吸目的,可以快速的将集水井中的雨水进行外排,保证不大量存水,保证行车安全。
【IPC分类】E03F5/04, E03F1/00, E03F5/20
【公开号】CN105256876
【申请号】CN201510662532
【发明人】宋晓莉, 孙玉海, 苏聚卿, 姬冬, 刘超, 李帅, 宫浩, 李琳, 张冉, 李本鹏
【申请人】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