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93771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盾构隧道建设迅速发展,在盾构隧道有限的空间内设计了多类型隧道,其中水下双层公路隧道和多层隧道建设是近年来的热点,如南京玮三路过江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等。随着发达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修建更多跨海过江地铁和公路盾构隧道,一般修建盾构隧道都是双管设计,保证来去的方向。然而不同类型隧道之间存在分离现象,由于地下资源有限,施工成本也较大,在短距离空间修建多座不同类型隧道会造成巨大浪费。如何建设一种可将多条公路和地铁线路连接起来的越江跨海盾构隧道,是近年来隧道工程技术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了隧道空间的利用率,降低了建设费用,节省了土地资源。同时也缓解现有桥隧和公路的通行压力,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单管隧道中实现地铁、汽车双向行驶的一种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
[0004]一种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包括盾构隧道1,盾构隧道1内由上至下通过三层车道板分成三层车道,其中上层为上层地铁车道3,下层为下层地铁车道7,中层为公路行车道;
所述上层地铁车道3为在第一层车道板上由上层左隔墙17、上层右隔墙2和盾构隧道1的顶壁构成的封闭车道;
所述下层地铁车道7为在第三层车道板上由下层左隔墙11、下层右隔墙6和盾构隧道1的底壁构成的封闭车道;
所述上层地铁车道3和下层地铁车道7实现地铁的双向行驶,
所述公路行车道为在第二层车道板和第三层车道板之间由中层左隔墙12和中层右隔墙5构成的封闭车道;所述中层左隔墙12和中层右隔墙5之间的中部设有中隔墙19将公路行车道分割成左公路行车道13和右公路行车道4 ;
所述左公路行车道13和右公路行车道4实现车辆的双向行驶。
[0005]2、所述上层地铁车道3、下层地铁车道7、左公路行车道13和右公路行车道4内分别均布设有射流风机18。
[0006]3、所述上层地铁车道3的上层左隔墙17或上层右隔墙2上均布设有三个以上的上层逃生门15 ;所述下层地铁车道7的下层左隔墙11或下层右隔墙6上均布设有三个以上的上层逃生门10 ;公路行车道的中隔墙19上均布设有三个以上的中层逃生门20。
[0007]4、每扇中层逃生门20上方的中隔墙19上设有风幕机16。
[0008]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与目前的常规双管盾构隧道相比,本发明不是要修建两个分离式的单洞隧道,而仅是修建一条由双层地铁线和单层双向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式交通隧道。将单管隧道设置成三层行车道,上层地铁车道和下层地铁车道实现地铁双向行驶,中层行车道空间由中隔墙分隔成左侧公路行车道和右侧公路行车道保证车辆双向行驶,有效减少施工成本和地下资源的使用,同时也降低运输费用。
[0009]2.在隧道中隔墙上纵向设置若干个中层逃生门,便于发生事故时,灾害行车道内人员可借助非灾害行车道逃生。如果左侧公路行车道发生火灾等应急事故时,可通过中层逃生门到达右侧公路行车道进行疏散,如果右侧公路行车道4发生火灾等应急事故时,可通过中层逃生门到达左侧公路行车道进行疏散。可直接在公路行车道层实现人员疏散,一定程度上不直接影响地铁层的运营。同时也便于该单层双向高速公路行车道的养护与维修。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中的隧道横断面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中的隧道中隔墙纵向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发明中的复合式交通隧道系统示意图。
[0013]上图中序号:盾构隧道1、上层右隔墙2、上层地铁车道3、右公路行车道4、中层右隔墙5、下层右隔墙6、下层地铁车道7、纵向疏散平台8、下层疏散通道9、下层逃生门10、下层左隔墙11、中层左隔墙12、左公路行车道13、上层疏散通道14、上层逃生门15、风幕机16、上层左隔墙17、射流风机18、中隔墙19、中层逃生门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0015]参见图1,一种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包括盾构隧道1,盾构隧道1内由上至下通过三层车道板分成三层车道,其中上层为上层地铁车道3,下层为下层地铁车道7,中层为公路行车道。
[0016]上层地铁车道3为在第一层车道板上由上层左隔墙17、上层右隔墙2和盾构隧道1的顶壁构成的封闭车道;
下层地铁车道7为在第三层车道板上由下层左隔墙11、下层右隔墙6和盾构隧道1的底壁构成的封闭车道;
上层地铁车道3和下层地铁车道7实现地铁的双向行驶。
[0017]公路行车道为在第二层车道板和第三层车道板之间由中层左隔墙12和中层右隔墙5构成的封闭车道;中层左隔墙12和中层右隔墙5之间的中部设有中隔墙19将公路行车道分割成左公路行车道13和右公路行车道4 ;
左公路行车道13和右公路行车道4实现车辆的双向行驶。
[0018]上层地铁车道3、下层地铁车道7、左公路行车道13和右公路行车道4内分别均布安装有射流风机18。
[0019]上层地铁车道3的上层左隔墙17或上层右隔墙2上均布设有三个以上的上层逃生门15 ;下层地铁车道7的下层左隔墙11或下层右隔墙6上均布设有三个以上的上层逃生门10 ;若上层地铁车道3发生火灾、煤气泄漏、爆炸等意外事故时,乘客可通过纵向疏散平台8经由上层逃生门15到达上层疏散通道14 ;下层地铁车道7发生火灾、煤气泄漏、爆炸等意外事故时,乘客通过纵向疏散平台8经由下层逃生门10进入下层疏散通道9疏散。
[0020]公路行车道的中隔墙19上均布设有三个以上的中层逃生门20。左公路行车道13发生火灾等事故时,可通过中层逃生门20到达右公路行车道4进行疏散,右公路行车道4发生火灾时,可通过中层逃生门20到达左公路行车道13进行疏散。
[0021 ] 参见图2,每扇中层逃生门20上方的中隔墙19上安装有风幕机16,发生火灾事故时启动,阻隔烟气进入疏散通道,为乘客逃生赢得宝贵时间。设置中层逃生门20同时也便于该单层双向高速公路行车道的养护与维修。
[0022]参见图3,为复合式交通隧道系统示意图,左侧的上行汽车和地铁分别通过上行公路线路和上行地铁线路进入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的中层右公路行车道13和上层地铁车道3,出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后通过右侧的上行公路线路和上行地铁线路驶离;右侧的下行汽车和地铁分别通过下行公路线路和下行地铁线路进入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的中层左公路行车道4和下层地铁车道7,出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后通过左侧的下行公路线路和下行地铁线路驶离。
[002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供地铁双向快速行驶,并修建仅供小型汽车通行的单层双向高速公路行车道。交通通行能力显著提高,中层公路行车道内由于没有大型车的通行,减少了对小型车的车速及驾驶员视线的干扰,可以加快小型车的行驶速度,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修建的公路行车道层可同时跑大车和小型汽车,可进一步提高隧道运输能力。
[00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则,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包括盾构隧道(1),其特征在于:盾构隧道(1)内由上至下通过三层车道板分成三层车道,其中上层为上层地铁车道(3),下层为下层地铁车道(7),中层为公路行车道; 所述上层地铁车道(3)为在第一层车道板上由上层左隔墙(17)、上层右隔墙(2)和盾构隧道(1)的顶壁构成的封闭车道; 所述下层地铁车道(7)为在第三层车道板上由下层左隔墙(11)、下层右隔墙(6)和盾构隧道(1)的底壁构成的封闭车道; 所述上层地铁车道(3)和下层地铁车道(7)实现地铁的双向行驶; 所述公路行车道为在第二层车道板和第三层车道板之间由中层左隔墙(12)和中层右隔墙(5)构成的封闭车道;所述中层左隔墙(12)和中层右隔墙(5)之间的中部设有中隔墙(19)将公路行车道分割成左公路行车道(13)和右公路行车道(4); 所述左公路行车道(13)和右公路行车道(4)实现车辆的双向行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地铁车道(3)、下层地铁车道(7)、左公路行车道(13)和右公路行车道(4)内分别均布设有射流风机(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地铁车道(3)的上层左隔墙(17)或上层右隔墙(2)上均布设有三个以上的上层逃生门(15);所述下层地铁车道(7)的下层左隔墙(11)或下层右隔墙(6)上均布设有三个以上的上层逃生门(10);公路行车道的中隔墙(19)上均布设有三个以上的中层逃生门(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其特征在于:每扇中层逃生门(20 )上方的中隔墙(19 )上设有风幕机(16 )。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由双层地铁线和单层双向高速公路组成。包括上层地铁车道,下层地铁车道,中间层由两层车道板之间的中层左隔墙和中层右隔墙围成左侧公路行车道和右侧公路行车道。上层左隔墙和下层左隔墙与盾构隧道围成的空间用于布置上层疏散通道和下层疏散通道,上层右隔墙和下层右隔墙与盾构隧道围成的空间用于布置隧道附属设施。在隧道中隔墙上纵向设置若干个中层逃生门,便于发生事故时,灾害行车道内人员可借助非灾害行车道逃生。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单管隧道中实现地铁、汽车双向行驶的水下复合式交通隧道,提高了隧道空间的利用率,降低了建设费用,节省了土地资源。同时也缓解现有桥隧和公路的通行压力。
【IPC分类】E01C1/04, E02D29/063
【公开号】CN105350577
【申请号】CN201510764738
【发明人】唐飞, 梅凤珠, 李连健, 范传刚, 董满生, 石琴, 侯超群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