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63391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城市防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的保护和雨季城市因大雨的内涝已成为全社会的关注重点,对城市的雨季防涝,让城市在大雨中不再看海是每个建设者及管理者的心痛,并列入城市的基建规划之中。
[0003]对于雨水而言,常用的技术都是通过市政雨水排放管道直接排放出去,但是要是在雨季而又是大雨时,单一的市政雨水排放管道就无法做到将雨水及时排出,此时,城市的内涝就发生了。一但产生了雨水内涝,就会对城市造成诸多的不便和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包括电动信号阀、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分流管、提升栗和提升管路;
[0006]所述电动信号阀设置在所述分流管上,用于检测雨水管网流量情况;
[0007]所述第一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分流管上,用于防止所述分流管内的雨水返回雨水管网中;
[0008]所述分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提升栗的一端连通;
[0009]所述提升栗的另一端连接提升管路;
[0010]所述提升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用于防止污水管网内的水返回所述提升管路中。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栗设置在玻璃钢纤维筒内;
[0012]所述玻璃钢纤维筒与所述分流管连通;
[0013]所述提升管路穿过所述玻璃钢纤维筒,用于连接所述提升栗和污水管网。
[0014]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栗为多个;
[0015]所述提升栗均设置在所述玻璃钢纤维筒的底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玻璃钢纤维筒内设置有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所述玻璃钢纤维筒内的水位。
[0017]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系统为水位计。
[0018]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系统通过绳索悬挂设置在所述玻璃钢纤维筒内。
[0019]进一步的,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还包括中央数据处理器;
[0020]所述中央数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动信号阀、所述第一止回阀、所述提升栗和所述第二止回阀信号连接,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止回阀、所述提升栗和所述第二止回阀的工作状态。[0021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数据处理器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比较模块和执行模块;
[0022]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动信号阀、所述第一止回阀、所述提升栗和所述第二止回阀信号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动信号阀、所述第一止回阀、所述提升栗和所述第二止回阀的状态信号;
[0023]所述信号比较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和所述执行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数据后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再通过执行模块来表现比较值的结果;
[0024]所述执行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电动信号阀、所述第一止回阀、所述提升栗和所述第二止回阀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对所述电动信号阀、所述第一止回阀、所述提升栗和所述第二止回阀进行操作。
[0025]进一步的,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还包括反馈系统;
[0026]所述反馈系统分别与所述监测系统和所述中央数据处理器连接;
[0027]反馈系统为GPS数据信号。
[0028]进一步的,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还包括安装导轨;
[0029]所述安装导轨的一侧与所述提升栗滑动连接,用于将所述提升栗从地面安装后放置到地下工作。
[0030]本发明提供的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通过分流管连接市政的雨水管网,在雨水较大时,利用分流管、提升栗和提升管路将雨水管网内的雨水排泄到市政的污水管网中,使雨水的排放由一条管路变为两条管路,加快了排水的速度,减少了城市内涝,降低了因大雨给城市造成内涝而损失财产及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发明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1:雨水管网 2:分流管3:第一止回阀
[0035]4:路面5:玻璃钢纤维筒 6:绳索
[0036]7:监测系统 8:第二止回阀 9:污水管网
[0037]10:提升栗 11:提升管路 12:安装导轨
[0038]13:电动信号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2]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包括电动信号阀13、第一止回阀3、第二止回阀8、分流管2、提升栗10和提升管路11;
[0043]所述电动信号阀13设置在所述分流管2上,用于检测雨水管网I流量情况;
[0044]所述第一止回阀3设置在所述分流管2上,用于防止所述分流管2内的雨水返回雨水管网I中;
[0045]所述分流管2的一端与所述提升栗10的一端连通;
[0046]所述提升栗10的另一端连接提升管路11;
[0047]所述提升管路11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8,用于防止污水管网9内的水返回所述提升管路11中。
[0048]分流管2的两端分别与提升栗10和市政的雨水管网I连接,提升栗10的出水端与提升管路11连接,提升管路11的另一端连接市政的污水管网9,进而实现将市政的雨水管网I和污水管网9连接在一起,当雨水较大时,可以通过提升栗10的作用将雨水管网I中的部分雨水抽到污水管网9中进行排放,进而提高了城市内雨水的排放速度。
[0049]在分流管2上设置第一止回阀3,可以有效的防止提升栗10内的水回流,进而保证雨水能够通过污水管网9排出。
[0050]在提升管路11上设置第二止回阀8,其作用与第一止回阀3相同,均为单向阀,防止污水管网9内的污水从污水管网9中进而到雨水管网I中去。
[0051]为了保证提升的效率,分流管2可以是设置为多根,其与不同地方的雨水管网I连通,保证分流的效率。
[0052]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提升栗10设置在玻璃钢纤维筒5内;
[0053]所述玻璃钢纤维筒5与所述分流管2连通;
[0054]所述提升管路11穿过所述玻璃钢纤维筒5,用于连接所述提升栗10和污水管网9。
[0055]将提升栗10设置在玻璃钢纤维筒5内,且将玻璃钢纤维筒5设置在路面4下方,进而能够进一步的减少占地面积,合理的利用了土地,进而便于城市的整体规划。
[0056]提升栗10设置在玻璃钢纤维筒5内后,就不需要之间与分流管2连通,此时只需要将分流管2与玻璃管纤维筒的内部连通后,水流进入到玻璃钢纤维筒5内,进而提升栗10将玻璃钢纤维筒5底部的雨水抽走,通过提升管路11排泄到市政的污水管网9内。
[0057]并且,这样的设置,便于多根分流管2的连通,保证多根雨水管网I与玻璃钢纤维筒5的连通顺畅,不会由于一根分流管2的堵塞而造成整个分流工作的无法进行。
[0058]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提升栗10为多个;
[0059]所述提升栗10均设置在所述玻璃钢纤维筒5的底部。
[0060]为了提高雨水的分流效率,仅仅增加分流管2的数量是不够的,在本实施例中,再将提升栗10的数量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