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集水箱的保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749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复用集水箱的保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用集水箱的保水箱结构,尤其能适应复用集水箱在保障存储日常生活用水,并祛除各种水质污染残毒中,消除输水环节再污染机会,提供家庭单元等的生活安全用水设施。属于生活水务家电技术范畴,是复用集水箱的安全保水结构箱型。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复用集水箱,有发明专利“复用集水箱”(ZL201210238593.6)和实用新型专利“复用集水箱的压力供水结构”(ZL201320573318.X),以上两项专利描述的功能结构比较原始、单一,特别是对复用集水箱的保水功能结构,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概念,不利于转化实施。本实用新型在复用集水箱保水箱型上形成完整的结构方案,具有空前的进步。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复用集水箱的结构箱体内,由水泵、水位探极、输控水阀、止回阀、储压罐、压力开关、洒水管、网板滤水器、臭氧发生器、管道滤水器、水流开关、灌水探极和控制电路进行功能组合及控制,构成复用集水箱保水箱型的完整技术结构,实现集水和动态储水、物理过滤、臭氧强氧化水处理、压力供水功能,获得双效祛毒安全用水的保水箱构成,填补已有复用集水箱的相关技术空缺与不足。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用集水箱中装置水泵,水泵的出水口管路在连接止回阀后,与储压罐、压力开关、出水管道进行四通汇接,通向箱壁供水管外接丝头,可与外部用水器管道连接供水。水泵的入水口连接一段软管,软管的外端口嵌有上浮板,保持入水口处在上部水层吸进入泵水。专为自来水入箱设置的输控水阀的进水口端,固定在箱壁上,输控水阀的出水端在箱内连接一只水流开关后,与复用集水箱集水灌入口内的洒水管进行管道密闭连接。或采用另一方案,将输控水阀的出水端连接一只管道滤水器,后接一只水流开关设置在水箱内。输控水阀是自来水入箱的控制阀门,采用浮球阀或电磁阀实施运行控制,其中浮球阀的出水口为管螺纹接头,浮球可以脱离阀杆,由软绳将浮球与阀杆外端牵拉关联工作。输控水阀后连接的管道滤水器,呈筒状壳体结构,两头为缩进的管螺纹丝接头,壳体内装置滤网片、磁环、矿砂石、精滤棉体。输控水阀选用电磁阀运行时,在复用集水箱内接近允高水位线以下区域安置探极,提供水位降低变动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的启闭。复用集水箱顶面的集水灌入口内,下伸出方盆口形托架,支托网板滤水器,网板滤水器由滤网、滤布、活性炭滤层、滤棉板层叠组成,方便取装清理。网板滤水器的上面嵌带灌水探极,洒水管安置在集水灌入口内,由此构成自来水和灌入水两个方向必经的入箱水过滤结构,保证入箱水为物理净水。置于电控箱内的臭氧发生器的启动控制,由水流开关、灌水探极及手动按钮通过电路结构实现电连接,控制臭氧发生运行和延长运行时间,臭氧气体由管路引向箱底向水中曝气,由此对箱中的物理净水再进行臭氧强氧化祛毒运行,有效祛除水中化学类残毒获得无毒安全净水。低限水位探极设于箱底部的低限水位线上,低限水位探极和压力开关,在水泵的控制电路中作相关控制结构连接,实现低限水位以下时,及达到预定水压时,水泵的启动电路被断开。供水管路由水泵运转增补压力,由储压罐保持水压,由箱外用水器控制水压的释放,由压力开关信号启闭水泵运转。由于实施上述技术结构方案,即可实现动态储水、物理过滤加臭氧强氧化双效水处理祛毒,提供安全净水的保水箱装备构成。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构成的复用集水箱的保水箱结构,可实现用户动态储水、物理过滤加臭氧强氧化双效水处理祛毒,获得真实安全净水供应效果,并兼防外部断水事故对用水的影响。复用集水箱的保水箱结构产品应用,将为家庭等生活用水单元创造出无中间污染环节的常态安全用水环境,并以本家电的应用方式,有效解除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活用水的安全担忧。它的适用面广泛,也适应偏远地区无自来水家庭保障生活用水安全使用,它将推动我国新兴的家庭水务产业立足成长,并向国外扩展传播应用。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用集水箱的保水箱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采用管道滤水器方案的保水箱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水泵2.低限水位探极3.输控水阀4.止回阀5.储压罐6.压力开关7.洒水管8.网板滤水器9.臭氧发生器10.管道滤水器11.水流开关12.灌水探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图1中,复用集水箱中装置水泵(I)的出水口管路连接止回阀(4)后,与储压罐
(5)、压力开关(6)、出水管道进行四通汇接,通向箱壁供水管外接丝头。水泵(I)的入水口,与外端口嵌有上浮板的进水软管连接,构成入水口保持在上部水层吸进入泵水。本实施案采用离心式水泵(I),装置于水箱底脚的泵箱内减噪减震固定。压力开关(6)从四通管接口接管引出到水箱顶部的电控箱内安装,压力开关(6)采用适应低水压环境工作性能的接点式开关,由控制电路联控水泵(I)的运行。四通汇接的储压罐(5)及管路处于箱内的储水空间中。输控水阀(3)本案采用浮球阀,浮球阀的进水端固定在水箱侧壁上,可与箱外的自来水管道连通。浮球阀的出水端为管螺纹接头,浮球阀的出水端在箱内连接一只水流开关
[11]后,与复用集水箱集水灌入口内的洒水管(7)进行管道密闭连接。浮球与阀杆端由软绳相牵,可相互脱离牵拉。
[0011]复用集水箱顶面的集水灌入口内,沿箱壁下伸并缩口,形成方盆口形托架,支托网板滤水器(8),网板滤水器(8)上面嵌带灌水探极(12),在方盆口内的上方两侧安置呈平卧U形的洒水管(7),在一端汇合向下引出管路与水流开关(11)出水端连接。网板滤水器(8)由滤网、滤布、活性炭滤层、滤棉板层叠组成,嵌置于方盆口形托架上,方便从上口取装清理维护。由此构成自来水入箱和灌入水入箱两个方向必经的入箱水过滤环节。置于电控箱内的臭氧发生器(9),通过电路结构由水流开关(11)、灌水探极(12)及手动按钮关联控制其延时运行,臭氧气体由乳胶管引向箱底,连接4个曝气石的不锈钢定位管路,向水中均匀曝气。低限水位探极(2)设于箱底部的低限水位线上,低限水位线高出水泵进水口的管口上沿。低限水位探极⑵和压力开关(6),在水泵⑴的控制电路中相关连接,实现低限水位以下时,以及达到预定水压时,水泵(I)的启动电源电路被断开。
[0012]图2中自来水入箱采用另一方案。输控水阀(3)采用电磁阀,后接管道滤水器(10)和水流开关(11),其出水端设置在水箱内,并在箱内允高水位线以下区域安置水位探极,提供水位变动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的启闭。管道滤水器(10)呈筒状壳体结构,内装滤网片、磁环、矿砂石、精滤棉体,进行层装构成,可以拆卸清洗维护,两头为缩进的管螺纹丝接头。箱体外表面设置电子水位显示器。
【主权项】
1.复用集水箱的保水箱结构,由水泵、水位探极、输控水阀、止回阀、储压罐、压力开关、洒水管、网板滤水器、臭氧发生器、管道滤水器、水流开关、灌水探极和控制电路构成,其特征是:复用集水箱中装置水泵(1),水泵(I)的出水口管路连接止回阀(4)后,与储压罐(5)、压力开关¢)、出水管道四通汇接通向箱壁供水管外接丝头,水泵(I)的入水口连接一段软管,软管的外端口嵌有上浮板;专为自来水入箱设置的输控水阀(3)的进水口端固定在箱壁上,输控水阀(3)的出水端在箱内连接一只水流开关(11)后,与复用集水箱集水灌入口内的洒水管(7)进行管道密闭连接,或输控水阀(3)的出水端连接一只管道滤水器(10),后接一只水流开关(11),水流开关(11)的出水端设置在水箱内;复用集水箱顶面的集水灌入口内,向下延伸出方盆口形托架,并支托网板滤水器(8),网板滤水器(8)的上面嵌带灌水探极(12),集水灌入口内安置洒水管(7);置于电控箱内的臭氧发生器(9)产生的臭氧气体,由管路引向箱底向水中曝气,臭氧发生器(9)的启动控制,由水流开关(11)、灌水探极(12)及手动按钮通过电路结构实现电连接,控制臭氧发生器(9)运行和延长运行时间;低限水位探极(2)设于箱底部的低限水位线上,低限水位探极(2)和压力开关(6)通过电路结构相关连接,实现低限水位以下及达到预定水压时,水泵(I)的启动电路被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集水箱的保水箱结构,其特征是:网板滤水器(8),由滤网、滤布、活性炭滤层、滤棉板层叠组成,方便取装清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集水箱的保水箱结构,其特征是:输控水阀(3)是自来水入箱的控制阀门,采用浮球阀或电磁阀实施运行控制,其中浮球阀的出水口为管螺纹接头,浮球可以脱离阀杆,由软绳将浮球与阀杆外端牵拉关联工作;输控水阀(3)后连接的管道滤水器(10),呈筒状壳体结构,两头为缩进的管螺纹丝接头,壳体内装置滤网片、磁环、矿砂石、精滤棉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集水箱的保水箱结构,其特征是:输控水阀(3)选用电磁阀运行时,在复用集水箱内接近允高水位线部位安置探极,提供水位降低变动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的启闭。
【专利摘要】复用集水箱的保水箱结构,由水泵、水位探极、输控水阀、止回阀、储压罐、压力开关、洒水管、网板滤水器、臭氧发生器、管道滤水器、水流开关、灌水探极和控制电路构成,复用集水箱中装置水泵(1),水泵(1)的出水口管路连接止回阀(4)后,与储压罐(5)、压力开关(6)、出水管道四通汇接通向箱壁供水管外接丝头,水泵(1)的入水口连接一段软管,软管的外端口嵌有上浮板。安置在家庭厨房等生活用水末端使用,有效消除水的输送环节污染,并防止突发供水事故影响三餐用水,可为家庭创建常态放心的生活用水环境,提供安全用水保障。结构简约成本较低,应用市场广大。
【IPC分类】E03B7-07
【公开号】CN204456280
【申请号】CN201420743324
【发明人】王介孚, 王海宁, 王海岩
【申请人】王介孚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