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厚覆盖层防渗灌浆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880096阅读:来源:国知局
浆过程中孔故率的发生。
[0058]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套壳浆料选用具有特定性能的水泥黏土浆液或水泥膨润土浆液,一般以黏土或膨润土为主,水泥为辅,灌注3天后强度< 0.30Mpa,后期最大强度(0.6Mpa,待套壳浆料凝结,可进行横向灌浆,即可起到防止灌浆浆液沿孔壁在垂直方向上流动的作用,迫使浆液注入地层。本实用新型套壳浆料的实际灌注量为理论灌注量的I?3倍,能迅速溢出孔口,提高套壳浆料灌注质量。
[0059]具体的,灌料双塞包括:两个膨胀塞;位于两个膨胀塞之间的注料口,注料口与注料管连接。灌浆时,将两个膨胀塞卡塞至套阀管组件的一个出浆环两侧,使注料口中在高压灌浆压力下挤出的套壳浆料挤开弹性箍圈从出浆孔射出,从而使出浆环开环,向套阀管组件与跟管之间的环状间隙灌注套壳浆料,其步骤包括:
[0060]在跟管钻进和下设套阀管组件完成以后,将灌料双塞卡至套阀管组件底部,使套阀管组件底部的一个出浆环位于灌料双塞的两个膨胀塞之间,从位于两个膨胀塞之间的注料口注入套壳浆料,套壳浆料在高压作用下迫使所述套阀管组件底部的一个出浆环开环,并从所述出浆环的出浆孔射入到跟管和套阀管组件之间的环状间隙内;
[0061]当套壳浆料从所述套阀管组件底部的一个出浆环射出并在跟管和套阀管组件之间的环状间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将灌料双塞卡至套阀管组件中部,使套阀管组件中部的一个出浆环位于灌料双塞的两个膨胀塞之间,从位于两个膨胀塞之间的注料口注入套壳浆料,套壳浆料在高压作用下迫使所述套阀管组件中部的一个出浆环开环,并从所述出浆环的出浆孔射入到跟管和套阀管组件之间的环状间隙内;
[0062]当套壳浆料从所述套阀管组件中部的一个出浆环射出并在跟管和套阀管组件之间的环状间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将灌料双塞卡至套阀管组件上部,使套阀管组件上部的一个出浆环位于灌料双塞的两个膨胀塞之间,从位于两个膨胀塞之间的注料口注入套壳浆料,套壳浆料在高压作用下迫使所述套阀管组件上部的一个出浆环开环,并从所述出浆环的出浆孔射入到跟管和套阀管组件之间的环状间隙内,直到钻孔孔口溢出符合浓度要求的套壳浆料原浆液为止。
[0063]此外,在灌注套壳浆料之后,从钻孔中取出跟管,使套壳浆料与地层接触的步骤包括:从钻孔中取出跟管期间,不断向钻孔内注入套壳浆料,即补料,使套壳浆料填充到取出跟管后形成的孔隙中。
[0064]具体的,补料作为注入套壳浆料辅助工序之一,与起拔跟管相结合,边拔边补。通常跟管起拔时,跟管与套阀管组件之间的套壳浆料会立即发生扩散、坍塌,若补料不及时,则容易造成漏段,致使套阀管组件与地层直接接触,未被套壳浆料固结为密实体,灌浆时在高压力作用下,浆液沿松散薄弱部位流串,包裹弹性箍圈,形成结石体。若频繁补料,影响跟管起拔时间,浆体随时间推移稠度增加,起拔难度增大,时间过长极有可能发生铸管、抱管现象。因此,合理确定跟管起拔与补料时间,既能保证补料质量,又能保证跟管顺利起拔。
[0065]因此,如果深厚覆盖层为渗透性好、漏失量较大的地层,起拔跟管时,每拔I?2根及时填补套壳浆料I次,填补的套壳浆料的浓度要与灌注的套壳浆料的浓度一致。
[0066]如果深厚覆盖层为渗透性差、紧实地层,起拔跟管时,每拔3?4根及时填补套壳浆料I次,填补的套壳浆料的浓度要与灌注的套壳浆料的浓度一致。
[0067]如图7和8所示,本实用新型起拔跟管使用一种跟管起吊提引装置,包括:与跟管91丝扣连接的提引套管92;固定在提引套管92上的提手93,用于向上提引与提引套管连接的跟管。
[0068]具体的,提引套管92的内壁下端设置用于连接所述跟管91的内螺纹921 ;所述所述跟管91的外壁上端具有用于与所述内螺纹921匹配连接的外螺纹911。
[0069]本实用新型将提手93选为直径6mm的钢筋,且将提手93全断面焊接在提引套管92上,起吊安全,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钢筋的直径以及钢筋与提引套管的连接方式。
[0070]操作时,将跟管91的外螺纹911旋入提引套管2的内螺纹921拧紧,吊车勾住提手93,即可将跟管91吊起。通过跟管与提引套管的丝扣连接,不仅保证连接紧密,且由于丝扣连接,使得跟管与提引套管的轴向一致,从而可以保证跟管起拔中的垂直度,提高起拔速度且可以防止损坏套阀管上的止浆环。
[0071]其中,在套壳浆料未完全凝结之前,开始灌浆,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灌注不同浓度灌浆浆料,对深厚覆盖层实施可控复合灌浆,其步骤包括:按照水泥浆液、混合稳定浆液以及膏状浆液的顺序逐次变浆灌注。
[0072]具体的,按照水泥浆液、混合稳定浆液以及膏状浆液的顺序逐次变浆灌注的步骤为:按照正常比级由稀到浓逐级变浆灌注水泥浆液;当灌注水泥浆液存在强渗漏时,则改用混合稳定浆液按照正常比级由稀到浓逐级变浆进行灌注;当灌注混合稳定浆液存在强渗漏时,则改用膏状浆液按照正常比级由稀到浓逐级变浆进行灌注。
[0073]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稳定浆液由水泥、膨润土(或粘土)、粉煤灰组成;膏状浆液由水泥、膨润土(或粘土)、粉煤灰、一定的外加剂组成。
[0074]按照正常比级由稀到浓逐级变浆灌注水泥浆液的原则为:水泥浆液采用水灰比3:1的浆液开灌,浆液变换按照由稀到浓分为3:1、2:1、1: 1、0.8:1、0.5:1五个级别;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改变浆液水灰比后,如灌浆压力突增或吸浆量突然减小,应立即回稀到原水灰比进行灌注;当采用最浓级浆液灌浆而注入率大于30L/min,或者单位注入量累计达到2t而注入率和压力变化不明显时,可改用膏状浆液或混合稳定浆液灌注;变换至稳定浆液或膏状浆液灌注时,按照混合稳定浆液或膏状浆液灌注原贝IJ,进行浆液变级。
[0075]混合稳定浆液或膏状浆液灌注原则为:选择混合稳定浆液起灌时,浆液应为一级混合稳定浆液的稀释浆液,按照以稀释后水固比1:1浆液、混合稳定浆液、膏状浆液的顺序逐次变浆灌注;各级灌浆浆液灌入量达到300?400L/m,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改变不显著可理解为某一级浓度的浆液在灌注一定数量之后,注入率仍大于初始注入率的70% ),应改浓一级;灌浆过程中无压力、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考虑越级变浆;膏状浆液灌浆时不得越级变浆;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或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应以在灌比级浆液继续灌注,而不应改变浆液比级;改变浆液比级后,如灌浆压力突增或吸浆量突然减小(注入率减小超过50% ),应立即回稀到原浆液比级进行灌注。
[0076]本实用新型的灌浆结束标准为:对于膏状浆液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单位吸浆量小于2L/min时,继续灌注5min,可结束灌楽;对于混合稳定楽液灌楽,在规定的压力下,单位吸浆量小于lL/min时,继续灌注lOmin,可结束灌浆;对于水泥浆液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单位吸浆量小于lL/min时,继续灌注30min,可结束灌浆。
[0077]本实用新型在灌注水泥浆液、混合稳定浆液以及膏状浆液时,采用双层胶囊式灌浆塞,如图5所示,包括:进浆管4,其两端分别连接进浆口 41和出浆口 42 ;包覆在所述进浆管4外围的膨胀胶囊51 ;包覆在所述膨胀胶囊51外围的保护胶囊52,用于隔离所述膨胀胶囊与外界接触以避免划伤,提高耐用性,提高施工进度及质量。其中,所述保护胶囊52的外围还紧固有用于将所述保护胶囊52和膨胀胶囊51压实以形成整体的紧固圈53,防止保护胶囊脱落,可较好的保护膨胀胶囊。其中,所述保护胶囊52厚度为6mm。
[0078]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紧固圈53为两个且沿保护胶囊52的轴向分别布置在其两端。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圈也可以为多个沿保护胶囊的轴向布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