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树枝加筋及粘土干硬原理的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974904阅读:来源:国知局
直至团里软化。砾石土或者粘土团粒,不具备粘性或者粘性较小,雨水冲刷时容易分离,失去抗冲刷作用)
[0071]步骤三,就近寻找稻秸杆,或者农民收割季节大量收集,并将稻秸杆加工裁剪成2 cm 长;
[0072]步骤四,往步骤二、三中最后获得的粘土和稻秸杆中加入水和边坡坡面绿化所需要的营养肥料,搅拌,直至粘土混合料呈流塑状;
[0073]步骤五,将步骤四中获得的流塑状粘土混合料通过泥浆泵均匀摊铺在平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摊铺流塑状粘土混合料的厚度为1cm ;
[0074]步骤六,在经步骤五摊铺好的流塑状粘土混合料的边坡坡面上压入细树枝,并且将细树枝全部压埋入流塑状粘土混合料中,然后抹平边坡坡面;
[0075]步骤七,在抹平的边坡坡面上均匀喷施草种;
[0076]步骤八,在边坡的坡脚处进行钻孔并安装泄水管;
[0077]步骤九,最后在喷施了草种的边坡坡面覆盖13g/m2的无纺土工布,进行日常养护管理。
[0078]在步骤六中,所述的细树枝的直径规格小于或等于在边坡坡面上摊铺的流塑状粘土混合料的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压入细树枝的压入方向为沿边坡坡面的横向压入且压入细树枝的间隔为20cm。
[0079]在步骤八中,所述的泄水管为Φ 100PVC管;在泄水管的上侧和左右两侧开孔,并且在开孔处用土工布包裹反滤,同时管内填充碎石;所述的泄水管深入边坡土体50cm以上。
[0080]实施例3
[0081]本实施例在边坡坡率为1:1.2的风化程度为强风化以上的岩质边坡应用的一种基于树枝加筋及粘土干硬原理的生态护坡结构:
[0082]该生态护坡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土工养护膜、植被草种层、粘土混合料层和原始边坡;在粘土混合料层内部压埋有细树枝;所述的原始边坡的坡脚处设有泄水管。所述的粘土混合料层的厚度为13cm。所述的细树枝的直径规格小于或等于粘土混合料层的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细树枝在粘土混合料层中的压入方向为沿原始边坡坡面的横向压入且压入细树枝的间隔为15cm。所述的泄水管为Φ 100PVC管;在泄水管的上侧和左右两侧开孔,并且在开孔处用土工布包裹反滤,同时管内填充碎石;所述的泄水管深入原始边坡土体50cm以上。所述的土工养护膜为15g/m2的无纺土工布。
[0083]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平整坡面;取粘土及筛分;取稻秸杆及加工;拌合粘土 ;坡面施工;压入树枝;喷播草种;施工泄水孔;覆盖土工养护膜。以下将对各个步骤做一详细介绍:
[0084]步骤一,确定边坡类型及边坡坡率:
[0085]对边坡坡率为1:1.2的风化程度为强风化以上的岩质边坡进行修整,使边坡的坡面平整;然后洒水湿润边坡表层;
[0086]步骤二,在施工现场附近寻找含砾量小、粘性大的粘土,并对粘土进行简单筛分,剔除粒径大于5mm粗颗粒;(若呈团粒状粘性土,需预先用水浸泡,直至团里软化。砾石土或者粘土团粒,不具备粘性或者粘性较小,雨水冲刷时容易分离,失去抗冲刷作用)
[0087]步骤三,就近寻找稻秸杆,或者农民收割季节大量收集,并将稻秸杆加工裁剪成5 cm 长;
[0088]步骤四,往步骤二、三中最后获得的粘土和稻秸杆中加入水和边坡坡面绿化所需要的营养肥料,搅拌,直至粘土混合料呈流塑状;
[0089]步骤五,将步骤四中获得的流塑状粘土混合料通过人工或泥浆泵均匀摊铺在平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摊铺流塑状粘土混合料的厚度为13cm ;
[0090]步骤六,在经步骤五摊铺好的流塑状粘土混合料的边坡坡面上压入细树枝,并且将细树枝全部压埋入流塑状粘土混合料中,然后抹平边坡坡面;
[0091]步骤七,在抹平的边坡坡面上均匀喷施草种;
[0092]步骤八,在边坡的坡脚处进行钻孔并安装泄水管;
[0093]步骤九,最后在喷施了草种的边坡坡面覆盖15g/m2的无纺土工布,进行日常养护管理。在步骤六中,所述的细树枝的直径规格小于或等于在边坡坡面上摊铺的流塑状粘土混合料的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压入细树枝的压入方向为沿边坡坡面的横向压入且压入细树枝的间隔为15cm。
[0094]在步骤八中,所述的泄水管为Φ 100PVC管;在泄水管的上侧和左右两侧开孔,并且在开孔处用土工布包裹反滤,同时管内填充碎石;所述的泄水管深入边坡土体50cm以上。
[0095]上述实施例1-3施工完毕后,遇到超过一周连续长时间暴晒天气,需对坡面进行适当的补水,补水呈喷雾状,避免粘土水分过度流失而影响植被的生根发芽。一周后,由于土体干结强度大,抗冲刷能力强,遇雨水天气,小型塌方减少95%以上,水土流失减少90%以上,草种保存在原位置在85%以上。I个月后,植被基本生根发芽,遇雨水天气,水土基本不流失。3个月后坡面植被发展呈一定规模,水土不在流失,坡面冲刷流水清澈度高。6个月后植被茂盛,坡面防护完全形成,植被覆盖率95%以上,效果非常显著。
[0096]通过实施例的实践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树枝加筋及粘土干硬原理的新型生态护坡结构,通过上述步骤有效发挥了粘土混合料流塑干结强度大及树枝加筋骨架作用,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避免了粘性土发生干结龟裂,提高土体抗拉、抗剪、抗旱能力,最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抗雨水冲刷能力强、有效隔阻大气降雨等对坡体影响、加固坡面、加速植被生长、施工简单、造价低廉边坡坡面防护新方法。
[009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树枝加筋及粘土干硬原理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生态护坡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土工养护膜、植被草种层、粘土混合料层和原始边坡;在粘土混合料层内部压埋有细树枝;所述的原始边坡的坡脚处设有泄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树枝加筋及粘土干硬原理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土混合料层的厚度为10?15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树枝加筋及粘土干硬原理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树枝的直径规格小于或等于粘土混合料层的厚度的三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树枝加筋及粘土干硬原理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树枝在粘土混合料层中的压入方向为沿原始边坡坡面的横向压入且压入细树枝的间隔为10?2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树枝加筋及粘土干硬原理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水管为Φ 100PVC管;在泄水管的上侧和左右两侧开孔,并且在开孔处用土工布包裹反滤,同时管内填充碎石;所述的泄水管深入原始边坡土体50cm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树枝加筋及粘土干硬原理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工养护膜为10?15g/m2的无纺土工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树枝加筋及粘土干硬原理的生态护坡结构,其中,该生态护坡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土工养护膜、植被草种层、粘土混合料层和原始边坡;在粘土混合料层内部压埋有细树枝;所述的原始边坡的坡脚处设有泄水管。该生态护坡结构施工要求低、简单易行,用于处治浅层边坡病害,既能有效减少边坡坡面降雨冲刷的破坏、保护坡面促进植被绿化,其施工材料稻秸秆与细树枝分解供植物吸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又不污染环境,对边坡防护施工、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IPC分类】E02D17/20
【公开号】CN204626425
【申请号】CN201520315277
【发明人】张红日, 何子仁, 施智, 王淑英, 谭毅, 兰素恋
【申请人】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