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浇筑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6768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混泥土浇筑螺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泥土浇筑设施。
【背景技术】
[0002]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0003]其中为防止因建筑面积过大,结构因温度变化,混泥土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伸缩后浇带,在一些高原地区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同时一些大梁浇筑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混泥土在浇筑时,可能因温差热胀冷缩而很容易导致梁底板、梁顶板等固定板发生形变,但是螺杆由于稳定性高,而不会发生形变,因而固定板会因螺杆挤压而发生变形,导致重复使用时,形状已经发生变化,因而需要重新制作,这样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成本,不利于长期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固定板的形变量,提高固定板的使用寿命的混泥土浇筑螺杆。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泥土浇筑螺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两端均设有内螺纹,在杆体两端均依次套设有挡片、弹性件、定位螺帽以及紧固螺帽,所述挡片朝向弹性件方向设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螺帽朝向弹性件方向包括有用于限定弹性件位置的定位块。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呈圆台状。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安装后的定位螺帽与紧固螺帽内的内螺纹方向相反。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先将梁底板、梁顶板等固定板搭建成所需的模型后,用螺杆将梁侧板贯穿后固定在一起,先通过挡片将与固定板想抵触,再安装一个弹性件,最后弹性件用定位螺帽和紧固螺帽固定,使得当混泥土膨胀时,固定板发生形变,与挡片接触的地方,弹性件自动变形,避免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受到固定件挤压而发生严重变形等问题。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设有弹性件使得在固定好各种固定板的同时,弹性件自动补偿固定板的形变量,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固定板的形变,确保其具有不会发生较大的形变,而后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2]图中:1、杆体;2、内螺纹;3、挡片;4、弹性件;5、定位螺帽;6、紧固螺帽;7、定位片;8、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4]一种混泥土浇筑螺杆,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I两端均设有内螺纹2,在杆体I两端均依次套设有挡片3,挡片3呈圆环状,套设在杆体I上,所述挡片3朝向弹性件4方向设置有定位片7,可以将弹性件4的一端给限定好位置,弹性件4优选为弹簧,以来可以套设在杆体I上,同时两端也可以与其它部件相抵触,所述定位螺帽5朝向弹性件4方向包括有用于限定弹性件4位置的定位块8,定位块8进入到弹性件4内部,使其不会在拧紧前随意晃动,进行更好的定位,使得更方便拧紧,紧固螺帽6 —方面是将螺杆固定,另一方面是将定位螺帽5给卡死,防止定位螺帽5松动。
[0015]定位件的形状优选为圆台状,圆台状与弹簧内部可以很好的相匹配,想进行卡接的同时不会发生卡死的问题。2方向相反,定位螺帽5与紧固螺帽6会越来越紧,可以进行很好的固定。
[0016]安装方式:先将杆体I插入固定板内,两端在依次套入挡片3、弹簧和定位螺帽5,最后通过紧固螺帽6拧紧。
[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混泥土浇筑螺杆,包括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两端均设有内螺纹,在杆体两端均依次套设有挡片、弹性件、定位螺帽以及紧固螺帽,所述挡片朝向弹性件方向设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螺帽朝向弹性件方向包括有用于限定弹性件位置的定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泥土浇筑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呈圆台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泥土浇筑螺杆,其特征在于:安装后的定位螺帽与紧固螺帽内的内螺纹方向相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泥土浇筑螺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两端均设有内螺纹,在杆体两端均依次套设有挡片、弹性件、定位螺帽以及紧固螺帽,所述挡片朝向弹性件方向设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螺帽朝向弹性件方向包括有用于限定弹性件位置的定位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设有弹性件使得在固定好各种固定板的同时,弹性件自动补偿固定板的形变量,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固定板的形变,确保其具有不会发生较大的形变,而后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E02D15/02, E04G21/04
【公开号】CN204825907
【申请号】CN201520522310
【发明人】俞利路, 俞福良
【申请人】浙江依家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