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90806阅读:来源:国知局
出水口的运动过程中,沉降并滞留在汇水井3的底部形成沉淀,再通过汇水井3中的排污栗9排出,可以轻松除掉这些粘性杂质,不但可以防止这些粘性杂质直接进入并沉淀在蓄水池的拼装式雨水储存模块23中,造成堵塞拼装式雨水储存模块23的空隙,清理非常麻烦,影响拼装式雨水储存模块23的储水效果,而且也可以防止这些粘性杂质堵塞下游工序的过滤器11,有利于雨水的净化效率);出水井3、过滤器11、清水池17这三者依次连通,净水药剂加入装置12通过管道混合器25将净水药剂加入过滤器11,净水药剂可以采用絮凝剂,比如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清水池17中设置有清水供水栗16,清水供水栗26的出口连接有紫外线消毒装置13,清水供水栗16与紫外线消毒装置13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表14和稳压罐15 ;蓄水池4的壁由外层的混凝土台24和内层的土工布22组成,蓄水池4的上方地表有绿化用的植被19 ;过滤器11、净水药剂加入装置12、紫外线消毒装置13、压力表14和稳压罐15这五部分都设置在净化间26 ;清水池17的上部设置溢流口 18,防止清水池过满;其中采用的截污过滤装置是本实用新型人独创的双筒式(如图8-9所示),弃流过滤装置是本实用新型人独创的分流式(如图10-11所示)。
[0030]本实施例不仅通过蓄水池实现了雨水的蓄存,而且通过独创的截污过滤、弃流过滤、汇水井汇水沉淀、絮凝过滤等步骤实现了雨水的净化处理,将处理后的清洁水储存于清水池中方便后期清洁利用,实现了雨水的蓄、净、用等方面的综合效果,有利于雨水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0031]实施例2
[00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智慧型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如图4所示,还包括入口传感器27、出口传感器28,控制器32、云服务器33、控制终端装置34和信息接收终端装置,入口传感器27设置在截污过滤装置1的入口处,出口传感器28设置在清水供水栗16的出口,控制器32与蓄水池4连接,云服务器33与每个单元的控制器连接(比如第一单元29、第二单元30、第三单元31、第η单元等重复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的单元),控制器32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入口传感器27、出口传感器28反馈的流量数据对排污栗9和雨水提升栗8进行开关控制,保证蓄水池4和清水池17的适当储水量,控制终端装置34和信息接收终端装置均与云服务器33连接,控制终端装置34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云服务器33和控制器32对相关硬件进行控制,信息接收终端装置包括手机移动的信息接收终端装置35和政府部门的信息接收终端装置36,比如政府规划部门、物业公司、工矿企业、公园管理部门、公众个人等等,主要作用是接收和掌握信息,以便决策。
[0033]本实施例由于结合了传感器、控制器、云服务器、信息接收终端装置,形成了一种智慧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不仅方便管理方及时掌握系统的运行信息,有利于对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进行控制,而且也有利于政府和公众及时获得有关雨水的信息,方便决策。
[0034]实施例3
[00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5-7所示,还包括渗透井38和渗透模块45,渗透井38之间通过渗透管40连接,渗透井38的末端通过渗透管40与出水井5的上部连通,渗透模块也通过渗透管与出水井5的上部连通,渗透井38和渗透管40均设置有下渗孔39,渗透井38之间的渗透管40从入水口端到出水口端,逐渐升高呈现倾斜姿势(渗透井38的进水口的高度高于渗透井38的出水口的高度,即渗透井38的进水口位于渗透井38的出水口的上方);渗透井38、渗透管40、渗透模块45的四周从内向外依次由碎石层41 (碎石可以采用铺柏油公路用的石子,也可以采用鹅卵石)、土工布渗透层42、50mm厚的粗砂垫层43组成,粗砂垫层43的外侧上方还可以设置回填土层37,回填土层37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植被以做绿化,也可以设置有一些收集雨水的雨水池44,雨水池44中的雨水通过下渗进入渗透模块45,渗透模块45可以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多孔的方块状模块,方便运输和安装。
[0036]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不仅通过蓄水池实现了雨水的蓄存,通过独创的截污过滤、弃流过滤、汇水井汇水沉淀、絮凝过滤等步骤实现了雨水的净化处理,将处理后的清洁水储存于清水池中方便后期清洁利用,实现了雨水的蓄、净、用等方面的效果,而且通过设置渗透管、渗透井和渗透模块起到下透雨水的渗透作用,而且渗透井和渗透管的外围包着碎石、土工布和粗砂,通过碎石、土工布和粗砂过滤雨水,起到雨水过滤和雨水滞留的功能,下渗和滞留后多余的雨水再导流到蓄水池进行储存,这样通过渗透井、渗透管、蓄水池、渗透模块等的综合作用,不仅实现了地下水的下渗回补,而且实现了地表雨水的滞留,让雨水流速减缓,有利于雨水进行下渗,更减少了雨水地表流量和市政雨水管网的压力,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完整实现了雨水的渗、滞、蓄、净、用等方面的效果,有利于雨水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003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主权项】
1.一种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污过滤装置、弃流过滤装置、蓄水池、过滤器、清水池;所述蓄水池由拼装式雨水储存模块组成,所述蓄水池中设置有汇水井和出水井;所述汇水井的底部和所述出水井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污栗和雨水提升栗,所述汇水井的上部设置有汇水井出水口,所述出水井设置有出水井进水口 ;所述截污过滤装置与所述弃流过滤装置连接;所述弃流过滤装置与所述汇水井连接,且二者的连接入口处位于所述汇水井的上部;所述出水井、所述过滤器、所述清水池这三者依次连通,所述清水池中设置有清水供水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还包括净水药剂加入装置,所述净水药剂加入装置与所述过滤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药剂加入装置通过管道混合器与所述过滤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供水栗的出口连接有紫外线消毒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供水栗与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之间设置有压力表和稳压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渗透井和渗透模块,所述渗透井之间通过渗透管连接,所述渗透井的末端通过渗透管与所述出水井连通,所述渗透模块也通过渗透管与所述出水井连通,所述渗透井和所述渗透管均设置有下渗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井之间的渗透管从入水口端到出水口端,逐渐升高呈现倾斜姿势。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井、渗透管、渗透模块的四周从内向外依次由碎石层、土工布渗透层、粗砂垫层组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垫层的外侧上方还设置有回填土层。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还包括入口传感器、出口传感器,控制器、云服务器、控制终端装置、信息接收终端装置,所述入口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截污过滤装置的入口处,所述出口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清水供水栗的出口,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终端装置和所述信息接收终端装置均与所述云服务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包括:截污过滤装置、弃流过滤装置、蓄水池、过滤器、清水池和清水供水泵;所述蓄水池中设置有汇水井和出水井;所述汇水井和所述出水井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污泵和雨水提升泵;所述截污过滤装置与所述弃流过滤装置连接;所述汇水井的入口和出口均位于所述汇水井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不仅通过蓄水池实现了雨水的蓄存,而且通过独创的截污过滤、弃流过滤、汇水井汇水沉淀、过滤等多个步骤实现了雨水的净化处理,将处理后的清洁水储存于清水池中方便后期清洁利用,实现了雨水的渗、滞、蓄、净、用等方面的综合效果,有利于雨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雨水资源化利用领域。
【IPC分类】C02F9/08, E03F5/10
【公开号】CN205000453
【申请号】CN201520743365
【发明人】于孝坤, 王金泉, 徐高峰, 程鹏
【申请人】上海彪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