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94908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依次包括基层、保护层以及表层,基层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保护层上设有盲管,所述盲管一端嵌入保护层内,另一端置于凹槽内,且盲管与保护层之间设置有阻隔层,所述表层与保护层之间设有防潮层。盲管用于将地表渗漏的水进行导流,让地表变得比较干燥,另外,盲管的存在会让表层的防潮效果变差,因此,表层与保护层之间设置防潮层,使得表层不受受潮而显得更加干燥;凹槽的开设让盲管变得容易安装,同时设置阻隔层,可以防止固体等杂物掉入盲管内部。
【专利说明】
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渗漏治理过程中,通常会综合采用防,排,堵,截多种措施,现有技术中,渗漏防水的问题很多通过防水结构层的设置,或者排水管道的设置达到防止水渗漏的目的,但是在防水、防渗漏的过程中,其虽然解决了水的渗漏,但是,还是会存在让地面变的潮湿,因此,需要对防漏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其在于解决建筑防水、防潮以及渗漏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依次包括基层、保护层以及表层,基层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保护层上设有盲管,所述盲管一端嵌入保护层内,另一端置于凹槽内,且盲管与保护层之间设置有阻隔层,所述表层与保护层之间设有防潮层。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盲管用于将地表渗漏的水进行导流,让地表变得比较干燥,另外,盲管的存在会让表层的防潮效果变差,因此,表层与保护层之间设置防潮层,使得表层不受受潮而显得更加干燥;凹槽的开设让盲管变得容易安装,同时设置阻隔层,可以防止固体等杂物掉入盲管内部。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防潮层采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是由高分子片材、自粘橡胶沥青胶料、隔离膜组成,集高分子防水卷材和自粘卷材优点于一身,大大提高了抗穿刺、耐候、自愈、耐高低温等性能,物理性能更优异,化学性能更稳定。能够与混凝土结构层永久性粘结为一体,中间无窜水隐患,大大提高了防水层的可靠性。进而作为防潮层可以提高表层的干燥度。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表层采用混凝土构成。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保护层采用细石混凝土构成。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石混凝土能够有效的改善保护层的质量,不会出现表面气泡或蜂窝麻面,不需要进行表面修补。从而让其密封性能更强,进而其防潮性能得以提升。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保护层与防潮层设有素泥浆收光砼层。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素泥浆能够进行加固,同时,采用其进行收光作为一层,能够在让其结构强度加强的同时具有防水的效果。另外,防潮层为贴层,因此,需要使得保护层为光滑面,才能有效将防水卷材贴合,达到预定的粘合强度。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素泥浆收光砼层厚度为2-5_。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素泥浆收光砼层需要在2mm厚度才能够达到一定的强度要求,过薄则其强度低,容易破损,难以达到防水的效果。但是其作为防潮层与保护层之间的一层,其主要是作为光滑面使用,其厚度不需要过高,为了保证其基础强度,出于材料成本考虑,其厚度在2-5_之间。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盲管与保护层垂直设置。
[0016]盲管设置的另一方式:所述的盲管与保护层倾斜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垂直设置的盲管在排水时,效率比较高。同时,同样长度的盲管,垂直设置的盲管水位相对较低。倾斜设置的盲管同样能够迅速排水,同时其安装比较方便。
[00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阻隔层采用土工布构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离、过滤、排水等性能,防止防护层上的杂质进入盲管,提高盲管导水的可靠性。而且土工布具有加筋的效果,增强土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00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盲管与凹槽之间填有细石混凝土。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石混凝土能够将凹槽与盲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可以防止盲管晃动,进而增加了盲管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3]附图标记:1、基层;11、凹槽;2、保护层;3、表层;4、盲管;41、阻隔层;5、防潮层;6、
素泥浆收光砼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依次包括基层1、保护层2以及表层3,基层I上开设有凹槽11,保护层2上设有盲管4,盲管4一端嵌入保护层2内,另一端置于凹槽11内。同时,在盲管4与凹槽11之间填有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能够将凹槽11与盲管4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可以防止盲管4晃动,进而增加了盲管4的结构强度。在盲管4与保护层2之间设置有阻隔层41,表层3与保护层2之间设有防潮层5。盲管4用于将地表渗漏的水进行导流,让地表变得比较干燥,另外,盲管4的存在会让表层3的防潮效果变差,因此,表层3与保护层2之间设置防潮层5,使得表层3不受受潮而显得更加干燥;凹槽11的开设让盲管4变得容易安装,同时设置阻隔层41,可以防止固体等杂物掉入盲管4内部。
[0026]防潮层5采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是由高分子片材、自粘橡胶沥青胶料、隔离膜组成,集高分子防水卷材和自粘卷材优点于一身,大大提高了抗穿刺、耐候、自愈、耐高低温等性能,物理性能更优异,化学性能更稳定。能够与混凝土结构层永久性粘结为一体,中间无窜水隐患,大大提高了防水层的可靠性。进而作为防潮层5可以提高表层3的干燥度。
[0027]其中,表层3采用混凝土构成,保护层2采用细石混凝土构成。细石混凝土能够有效的改善保护层2的质量,不会出现表面气泡或蜂窝麻面,不需要进行表面修补。从而让其密封性能更强,进而其防潮性能得以提升。
[0028]保护层2与防潮层5设有素泥浆收光砼层6。素泥浆能够进行加固,同时,采用其进行收光作为一层,能够在让其结构强度加强的同时具有防水的效果。另外,防潮层5为贴层,因此,需要使得保护层2为光滑面,才能有效将防水卷材贴合,达到预定的粘合强度。
[0029]这种素泥浆收光砼层6需要在2mm厚度才能够达到一定的强度要求,过薄则其强度低,容易破损,难以达到防水的效果。但是其作为防潮层5与保护层2之间的一层,其主要是作为光滑面使用,其厚度不需要过高,为了保证其基础强度,出于材料成本考虑,其厚度在2_5mm之间。
[0030]盲管4与保护层2垂直或者倾斜设置。垂直设置的盲管4在排水时,效率比较高。同时,同样长度的盲管4,垂直设置的盲管4水位相对较低。倾斜设置的盲管4同样能够迅速排水,同时其安装比较方便。
[0031]阻隔层41采用土工布构成。土工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离、过滤、排水等性能,防止防护层上的杂质进入盲管4,提高盲管4导水的可靠性。而且土工布具有加筋的效果,增强土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其特征是:依次包括基层(1)、保护层(2)以及表层(3),基层(I)上开设有凹槽(11),所述保护层(2)上设有盲管(4),所述盲管(4) 一端嵌入保护层(2)内,另一端置于凹槽(11)内,且盲管(4)与保护层(2)之间设置有阻隔层(41),所述表层(3)与保护层(2)之间设有防潮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潮层(5)采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表层(3)采用混凝土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层(2)采用细石混凝土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层(2)与防潮层(5)设有素泥楽收光轮层(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素泥浆收光砼层(6)厚度为2-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盲管(4)与保护层(2)垂直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盲管(4)与保护层(2)倾斜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隔层(41)采用土工布构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疏水防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盲管(4)与凹槽(11)之间填有细石混凝土。
【文档编号】E04F15/18GK205688508SQ201620512829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1日 公开号201620512829.4, CN 201620512829, CN 205688508 U, CN 205688508U, CN-U-205688508, CN201620512829, CN201620512829.4, CN205688508 U, CN205688508U
【发明人】魏登利, 莫建兰, 李立超
【申请人】杭州盈润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