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71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平面折返点道路单 元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道路拥堵困扰着所有的人,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段,相当多的 路口的通行能力极差,汽车排长队,不仅在消耗时间,而且频繁地起停操作, 尾气的过度排放,对汽车磨损和空气污染都是很厉害的。同.时这种出行不便, 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汽车到十字路口一般有四个行驶方向,这就是直行、右转、左转及掉头。 目前的平面路口通行,主要以控制直行和左转,增加这两个方向平行等候通道,来改善路口通行能力。但在大流量的情况下由于红绿灯变换次数多, 等灯时间长,车辆聚集快,极容易造成路口拥挤不畅。在这里汽车掉头不但难行也不安全,所以常被禁行。然而,有意规范汽 车掉头行驶,没被人们很好的重视。引出一个新的概念,这就是道路通行的 '折返功能,。现代道路通行折返是不可避免的,满足车辆安全快速掉头的 道路要求迫在眉睫。特别是要解决路口拥堵现象,必须分流一部分车辆去绕 行。当然,绕行越近越快、越安全顺畅越好,这就需要道路具备专用的、大 流量的、安全顺畅的折返通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 一种新型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设 计,不仅用于车辆安全快速掉头,主要作用是分流路口小型车,使路口常规 等候通行变成快速分流通行。在城市道^各上,合理布局折返点,形成一个道 路折返体系,以提高城市道路的整体通行能力,提供一种平面折返点道路单 元及应用。本发明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道路单元由2个或4个折返点基本结构组成,所述折返点基本结构由导向带、折 返车道和安全防护设施组成;导向带是以道路中心线为直边,向右偏移小于7°的角度为斜边,再以对边为直径的圓弧组成的几何图形而构成的路面导 向带,对边宽至少1车道;折返车道围绕所述导向带设置,为两车道;在 折返车道弧顶的正前方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范围在逆行道的部分 为2车道。本发明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在道路中间路段上的应用。 本发明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在十字路口道路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a. 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不仅为车辆通行增加了一项安全掉头的选择,而 它的主要作用是分流相邻路口车辆,使常规等候通行变成快速分流通行。 虽然平面折返点占用了一些道路面积,但它的安全快速分流作用可节省以 往路口停车聚集所需要的场地。换句话说,它的作用就是将路口压力分散 到整个道路行程中,是充分利用城市道路资源,挖掘道路内在承载潜力, 提高道路行驶速度一项非常好的技术保证。b. 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设计中的安全等候区,不仅起到护档车辆的作 用,而且给自行车和行人提供了聚集的场地,同时分割成的较窄车行道, 也非常便于非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多为非机动 车(自行车)和行人提供这种设施,不仅方便他们规范通行,还能避免乱 穿马路现象引发的交通事故。c. 两个平面折返点之间的距离可随机加长,就能形成一个大的'环岛', 但它的功能优势比环岛大得多。在城市道路上,合理布局折返点,形成一 个道路折返体系,必将会大大提高城市道路的整体通行能力。d. 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i殳计占地面积小,投资又4艮少,完成工期非常 短,但它对疏导交通、避免堵塞起的作用是非常之大。这项技术的出现, 必将在道路建设上得到广泛的应用。e. 积极推广上述技术,实现车辆顺畅通行,不仅会改善目前城市交通 状况,而且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可想而之的。由于机动车频繁起停, 排放尾气的有害成分浓度远远高于正常行驶。所以减少路口车辆等候数量 和时间,将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也起到重要作用。最大的效果是提高了 人们出行速度,节约了出行时间,使人们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努力工作, 毕竟对各方面经济效益有所提升。


图l是发明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十字路口中应用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改善路口通行方式应用示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道路单元由2个折返点基本结构组成,所述折返点基本 结构由导向带12、折返车道和安全防护设施11组成。导向带是以道路中心 线为直边,向右偏移小于7。的角度为斜边,再以对边为直径的圆弧组成的 几何图形而构成的路面导向带,对边宽至少1车道;折返车道围绕所述导 向带设置,为两车道;在折返车道弧顶的正前方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安全 防护范围在逆行道的部分为2车道。折返点基本结构的重要作用,就是保证车辆转弯不受影响,安全顺畅 掉头,并准许车辆常通放行成为可能。因为,城市道路上百分之九十以上 是小型车,所以,所述折返点基本结构比较适合小型车掉头行驶的主流设 计。若适合大型车、超长车掉头行驶应适当增加折返区域的宽度。若提高 直行能力,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边增加车道。图1为路中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设计,是由两个背向紧凑的折返点基本 结构组成。这种道路单元,在一个折返点占道的面积上就能实现两点折返, 同时中间还能形成具有安全防护的通道。它一方面给非机动车(自行车) 和行人横过马路提供了一个聚集的场地,另一方面把一个较宽车行道分割 成两个较窄车行道,非常便于各行驶体的安全礼让通行。 一般要求路中折 返点距离一个较近路口最好大于500米,以便车辆有足够的小角度顺行变 线距离,驶入折返点。在一个拥堵难行的平面路口两边干道上,大于500米的地方,设置路中 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在此基础上,就可改善路口通行方式,见图3,主要 技术方案是1. 限制四个方向的小型车左转和支道上的小型车直行,使他们按路标 指示一律去绕行折返点。干道上的小型车要左转,随绿灯放行时,可绕行正前方折返点。支道上的小型车左转和直行,均走右转常通放行的通道, 绕行右前方折返点。2. 路口红绿灯只需变换两次,设定干道当前绿灯放行40秒,变换红灯 等候20秒。此时左转的大型车,由于数量少,可随直行车辆一同放行。为 防止自行车和行人左转影响顺行车辆,用自行车和行人的专用红绿灯,以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其特征是,所述道路单元由2个或4个折返点基本结构组成,所述折返点基本结构由导向带、折返车道和安全防护设施组成;导向带是以道路中心线为直边,向右偏移小于7°的角度为斜边,再以对边为直径的圆弧组成的几何图形而构成的路面导向带,对边宽至少1车道;折返车道围绕所述导向带设置,为两车道;在折返车道弧顶的正前方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范围在逆行道的部分为2车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在道路中间路段上的应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在十字路口道路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及其应用。本发明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道路单元由2个或4个折返点基本结构组成,所述折返点基本结构由导向带、折返车道和安全防护设施组成;导向带是以道路中心线为直边,向右偏移小于7°的角度为斜边,再以对边为直径的圆弧组成的几何图形而构成的路面导向带,对边宽至少1车道;折返车道围绕所述导向带设置,为两车道;在折返车道弧顶的正前方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范围在逆行道的部分为2车道。平面折返点道路单元设计,不仅用于车辆安全快速掉头,主要作用是分流路口小型车,使路口常规等候通行变成快速分流通行。在城市道路上,合理布局折返点,形成一个道路折返体系,以提高城市道路的整体通行能力。
文档编号E01C1/02GK101117783SQ200710059340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9日
发明者张立胜 申请人:张立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