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963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适用于桥梁的顶推架设施工。
背景技术
顶推法在桥梁的架设施工中已得到了大量的应用[1_6],但大多应用于无应力梁底常曲率竖曲线(含无应力梁底直坡)梁的架设。近年来,为了精确满足桥梁的成桥设计线形 为常曲率竖曲线或者梁为变高梁等特殊要求,出现了梁体底面制造曲线(即无应力曲线) 为变曲率竖曲线的情况[7_1(1]。无应力梁底变曲率竖曲线梁的顶推,以往的方法是在与顶推滑道接触的部分梁底 增设楔形垫块[7 9],使这些垫块底面尽量处于同一曲率的竖曲线上。这种方法思路较为简 单,但存在诸多不足首先,须增加大量的临时构件抓多种类型的楔形垫块,不太经济;其 次,楔形垫块与顶推梁的连接构造增加了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很不方便;再次,楔形垫块的 增设与拆除会影响顶推梁的构造,施工不慎时可能导致顶推梁的损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风 险。[1]蔺锡九.逐段顶推架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J].公路交通科技,1991, 8(1) -.24-32 ;[2] Marco Rosignol i. Bridge Launching [Μ]. Parma, Italy, Thomas TelfordLimited, 2002 :1_18 ;[3]李传习,周桂生.法国米约高架桥_7塔斜拉桥的设计与施工[J].世界桥梁, 2005(4) 18-20 ;[4]李传习,刘杰,董创文等.平胜大桥斜交顶推中临时墩的受力分析[J].桥梁建 设,2006(1) 36-38 ;[5]袁平荣.大跨度跨线钢管混凝土拱桥整体顶推施工控制研究[J].国防交通工 程与技术,2008 (3) 49-52 ;[6]涂满明,姚发海.超大跨连续钢桁梁多点顶推架设施工技术[J].交通科技, 2009,232(1) -.19-21 ;[7]汤俊生.PC梁顶推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桥梁建设,1996(1) :11_14 ;[8]Marco Rosignoli. Thrust and Guide Devices for Launched Bridges[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ASCE,1999 (2) :75_83 ;[9]涂先行,李玉川,韩佐东.变高度曲线连续连续箱梁顶推施工研究[J].北京交 通大学学报,2006,30 (增刊)185-189。[10]李传习,王俊,董创文等.联合ANSYS与MATLAB进行钢箱梁顶推施工仿真优 化.交通与计算机[J],2008 (6) 136-142。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安全可靠地实现无应力梁底变曲率竖曲线梁顶推过程中的滑道标高调整的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包括下部支撑、千斤顶、滑道梁,所述下部支撑的中部设有凸起的第一平台,两侧设有第二平台,所述千斤顶的底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上,所 述千斤顶的顶推端与滑道梁接触,所述滑道梁上方安装有不锈钢板,滑道梁与所述第一平 台之间依次设有橡胶块和钢板垫块,所述不锈钢板上通过滑块与顶推梁接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橡胶块和钢板垫块沿顶推方向设置两组,置于第一平台两侧。 所述橡胶块的弹性模量为2(T80MPa。所述钢板垫块由多块薄钢板叠合组成。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千斤顶的顶推端通过千斤顶垫箱或垫箱垫块与所述滑道梁接 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道梁的两上侧设有弧形入口。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能满足无应力梁底变曲率竖曲线梁顶推过程中的滑道 标高调整的需要,进一步扩大顶推法的应用范围,本实用新型进行无应力梁底变曲率竖曲 线梁顶推,不再采用楔形垫块,因此在施工时,增设与拆除不会影响顶推梁的构造,安全性 提高,既能加快施工进度,又能节约施工成本,通常,可节约成本20%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起滑道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整垫块厚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下滑道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4中1一下部支承、2—橡胶块、3—钢板垫块、4一滑道梁、5—不锈钢板、 6-滑块、7—千斤顶、8—千斤顶垫箱、9一顶推梁、10-垫箱垫块、11-第一平台、12-第
二平台 O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一种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包括下部支撑1、千斤顶7、滑道梁 4,所述下部支撑1的中部设有凸起的第一平台11,两侧设有第二平台12,所述千斤顶7的 底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12上,所述千斤顶7的顶推端与滑道梁4接触,所述滑道梁4上 方安装有不锈钢板5,滑道梁4与所述第一平台11之间依次设有橡胶块2和钢板垫块3,所 述不锈钢板5上通过滑块6与顶推梁9接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橡胶块2和钢板垫块3沿顶推方向设置两组,置于第一平台11 两侧。所述橡胶块2的弹性模量为2(T80MPa。所述钢板垫块3由多块薄钢板叠合组成,总 厚度可以调节;薄钢板厚度宜为1 20mm,其平面尺寸与设置在其下的橡胶块2的平面尺 寸相等或稍大,数量根据滑道标高调整量确定。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千斤顶7的顶推端通过千斤顶垫箱8或垫箱垫块10与所述滑 道梁4接触;千斤顶垫箱8平面尺寸上面大下面小,以改善滑道梁的局部受力,也可根据实 际情况设置垫箱垫块10。[003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道梁4为局部加劲钢箱梁,其顶面为滑块布置区,滑块布置区的两端设置弧形出口和入口,以便滑块6顺利出入。本实用新型中,千斤顶7为常规的液压千斤顶,其吨位根据滑道竖向反力的最大 值确定;本实用新型中,不锈钢板5和滑块6为顶推常用设备,不锈钢板5焊接在滑道梁4 顶面,滑块6置于不锈钢板5顶面,顶推梁9由滑块6直接支承;本实用新型中,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在顶推梁9底面横向设置两组,一处滑道 需千斤顶7共四个。具体调整方法如下1、安装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构成钢板垫块3的薄钢板初始类型、数量和总厚 度以滑道标高调整次数最少为优化目标根据计算确定;2、当顶推梁9顶推到需要进行滑道标高调整时,暂停顶推;3、如图2,千斤顶7进油,缓慢顶起滑道梁4,起顶过程中须保持四个千斤顶7分级 同步,所有千斤顶7都完成一级起顶后方能进行下一级的起顶;4、如图3,调整钢板垫块3的薄钢板数量和总厚度;5、如图4,千斤顶7卸油,缓慢放下滑道梁4,下放过程中也须持四个千斤顶7分级 同步;6、重复3 5,直至该次滑道标高调整的所有分级步骤施工全部完成;7、继续进行顶推施工;8、重复2 7,直至顶推梁9所有梁段顶推到位。
权利要求一种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包括下部支撑(1)、千斤顶(7)、滑道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撑(1)的中部设有凸起的第一平台(11),两侧设有第二平台(12),所述千斤顶(7)的底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12)上,所述千斤顶(7)的顶推端与滑道梁(4)接触,所述滑道梁(4)上方安装有不锈钢板(5),滑道梁(4)与所述第一平台(11)之间依次设有橡胶块(2)和钢板垫块(3),所述不锈钢板(5)上通过滑块(6)与顶推梁(9)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块(2)和钢 板垫块(3)沿顶推方向设置两组,置于第一平台(11)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块(2)的 弹性模量为2(T8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垫块(3) 由多块薄钢板叠合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7)的顶 推端通过千斤顶垫箱(8)或垫箱垫块(10)与所述滑道梁(4)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梁(4)的两 上侧设有弧形入口。
专利摘要一种顶推滑道标高调整装置,包括下部支撑、千斤顶、滑道梁,所述下部支撑的中部设有凸起的第一平台,两侧设有第二平台,所述千斤顶的底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上,所述千斤顶的顶推端与滑道梁接触,所述滑道梁上方安装有不锈钢板,滑道梁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依次设有橡胶块和钢板垫块,所述不锈钢板上通过滑块与顶推梁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地实现无应力梁底变曲率竖曲线梁顶推过程中的滑道标高调整等优点,适用于桥梁的顶推架设施工。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1588175SQ20092031918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刘海波, 张玉平, 曾天宝, 李传习, 柯红军, 董创文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