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明洞涵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96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明洞涵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组合式明洞涵洞。
背景技术
山区公路和鉄路洞顶覆盖层较薄,难以用暗挖法建隧道时,隧道洞ロ或路堑地段受坍方、落石、泥石流、雪害等危害时,道路之间或道路与鉄路之间形成立体交叉,但又不宣做立交桥时,通常设置明洞。现在的明洞一般是在现场使用钢筋水泥浇筑成,该方法费エ费吋,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高,而且施工影响交通。公路鉄路跨越沟谷、溪沟、河流、人工渠道以及排除路基内侧边沟水流时,常常需要修建涵洞。涵洞是公路构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常见的涵洞都是现场使用钢筋水泥浇筑或者用石头砖头垒等方法,该方法费エ费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对工作人员的 技术水平要求高,施工受地质和气候影响大,エ期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的明洞和涵洞存在费エ费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施工受地质和气候影响大,エ期长等缺点,提供一种安装简单、エ期短、不受地质和气候影响的组合式明洞涵洞。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ー种组合式涵洞桥梁,由左边墙和右边墙组成,在左边墙的上部设有凸起,在右边墙的上部设有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通过凸起伸进凹槽相连接。进ー步的,根据路面或者隧道宽度不同等实际情况,还可以采用下述技术方案ー种组合式明洞涵洞,由左边墙、右边墙和顶部组成,在左边墙和右边墙的上端都设有凸起,在顶部的两端都设有凹槽,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的凸起分别与顶部的两个凹槽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使用其它的凸凹方法进行对接和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边墙、右边墙和顶部都是制备好的部件,需要组装明洞或者涵洞时只要将上述部件运到现场安装就可以,施工技术简单、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专用设备少、质量稳定、尺寸随意、现场装配施工简便迅速,エ期短,不受地质和气候的影响。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I如图I所示,ー种组合式明洞涵洞,由左边墙I和右边墙2组成,在左边墙I的上部设有凸起3,在右边墙2的上部设有与凸起3相匹配的凹槽4,所述左边墙I和右边墙2通过凸起3伸进凹槽4相连接。现场安装时只需要将左边墙和右边墙安装好,可用螺丝或者焊接方法将接ロ处固
定。 实施例2如图2所示,ー种组合式明洞涵洞,由左边墙I、右边墙2和顶部3组成,在左边墙I和右边墙2的上端都设有凸起4,在顶部3的两端都设有凹槽5,所述左边墙I和右边墙2的凸起4分别与顶部3的两个凹槽5相连接。现场安装时只需要将左边墙和右边墙安装好,可用焊接方法将接ロ处固定。实施例3如图3所示,ー种组合式明洞涵洞,由左边墙I、右边墙2和顶部3组成,在左边墙I和右边墙2的上端都设有凸起4,在顶部3的两端都设有凹槽5,所述左边墙I和右边墙2的凸起4分别与顶部3的两个凹槽5相连接。现场安装时只需要将左边墙和右边墙安装好,可用螺丝将接ロ处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明洞涵洞,其特征是由左边墙(I)和右边墙(2)组成,在左边墙(I)的上部设有凸起(3 ),在右边墙(2 )的上部设有与凸起(3 )相匹配的凹槽(4),所述左边墙(I)和右边墙(2)通过凸起(3)伸进凹槽(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明洞涵洞,其特征是由左边墙(I)、右边墙(2)和顶部(3)组成,在左边墙(1)和右边墙(2)的上端都设有凸起(4),在顶部(3)的两端都设有凹槽(5),所述左边墙(1)和右边墙(2)的凸起(4)分别与顶部(3)的两个凹槽(5)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明洞涵洞。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的明洞和涵洞存在费工费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施工受地质和气候影响大,工期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涵洞桥梁,由左边墙和右边墙组成,在左边墙的上部设有凸起,在右边墙的上部设有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通过凸起伸进凹槽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技术简单、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专用设备少、质量稳定、尺寸随意、现场装配施工简便迅速,工期短,不受地质和气候的影响。
文档编号E01F5/00GK202416197SQ20122003756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7日
发明者孔民 申请人:孔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