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清洁车及其吸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90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道路清洁车及其吸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清洁车及其吸嘴,所述吸嘴具有下部开放的吸嘴空腔(9),该吸嘴空腔(9)包括位于顶部的上封板(7)、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封板(7)左、右两侧的侧板(4)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封板(7)前侧和后侧的前挡板(3)和后挡板(5),所述前挡板(3)具有柔性,所述上封板(7)上形成有沿所述吸嘴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吸口(10),其中,所述前挡板(3)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包括相连接的三个呈V形的V形段(12),位于中间的所述V形段(12)对应于所述两个吸口(10)之间。本发明的吸嘴对垃圾的抽吸效率和抽吸效果均较好。
【专利说明】道路清洁车及其吸嘴【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环卫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道路清洁车及其吸嘴。
【背景技术】
[0002]道路清洁车(例如洗扫车)是常见的用于道路清洗的环卫机械,道路清洁车在工作过程中,利用扫刷将路面上的垃圾扫入底盘下部,然后垃圾进入吸嘴的吸嘴空腔9,垃圾在吸嘴空腔内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吸口 10并由气流带动最终进入垃圾箱。图1和图2显示了现有的吸嘴,该吸嘴具有下部开放的吸嘴空腔9,该吸嘴空腔9包括位于顶部的上封板7、分别连接于上封板7沿宽度方向两侧的侧板4以及分别连接于上封板7前侧和后侧的前挡板3和后挡板5,上封板7上形成有相间隔的两个导风筒13,每个导风筒13的中央形成有一个吸口 10,该两个吸口 10分别与抽吸装置连通以用于抽吸吸嘴空腔9中的垃圾,其中,前挡板3具有柔性并形成为直板型,这种结构吸嘴在两个吸口 10中间的区域存在垃圾泄漏现象,具体地,道路清洁车作业时,由于吸嘴结构的对称性,吸嘴空腔内的流场呈对称分布,造成运动至吸嘴中间部位的垃圾受到两边吸口的大小相同并且方向相反的吸力作用,合力趋于平衡或较小,无法被任意一个吸口吸收,最终造成泄漏。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垃圾的抽吸效率和抽吸效果均较好的吸嘴以及具有该吸嘴的道路清洁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嘴,该吸嘴具有下部开放的吸嘴空腔,该吸嘴空腔包括位于顶部的上封板、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封板左、右两侧的侧板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封板前侧和后侧的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具有柔性,所述上封板上形成有沿所述吸嘴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吸口,其中,所述前挡板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包括相连接的三个呈V形的V形段,位于中间的所述V形段对应于所述两个吸口之间。
[0005]优选地,所述上封板形成为平板状,并且该吸嘴包括从所述吸口向上延伸的用于与抽吸装置连接的吸筒。
[0006]优选地,所述后档板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包括位于中间的中间段和位于两端的弯折段,各个所述弯折段从所述中间段的对应一端向前弯折并延伸连接到对应的所述侧板上。
[0007]优选地,沿该吸嘴的宽度方向,所述弯折段位于所述吸口外侧。
[0008]优选地,所述前挡板的上端连接至所述上封板,下端朝后并且朝下延伸。
[0009]优选地,在所述吸嘴空腔沿所述吸嘴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还设置有与所述吸嘴空腔相连通的侧腔。
[0010]优选地,该吸嘴还包括能够在所述后挡板下方形成朝前并且朝下的水帘的喷射装置。[0011]优选地,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V形段的拐点分别与同侧的所述吸口的位置对应。
[0012]优选地,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位于中间的所述V形段的拐点与两个所述吸口的中央相对应。
[00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道路清洁车,该道路清洁车包括吸嘴和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吸嘴,所述吸口连接于所述抽吸装置。
[0014]本发明的吸嘴中,前挡板设置为具有弯折型并且多段式的结构,具体为前挡板沿吸嘴的宽度方向包括相连接的三个沿水平方向所截取的截面呈V形的V形段,并且位于中间的V形段对应于两个吸口之间,这样,在外界的气流和垃圾进入吸嘴空腔之前,在前挡板的作用下,垃圾可以沿各个V形段运动并逐渐向V形段的两个子板的连接处聚拢,相当于是对吸嘴进行了分区,从而使得进入吸嘴空腔内的垃圾大部分都位于吸口的正前方,以缩短吸口对吸嘴空腔内垃圾的抽吸距离,提高垃圾抽吸效率和抽吸效果。
[0015]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吸嘴的仰视立体图;
[0018]图2是图1中的吸嘴的俯视立体图;
[0019]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吸嘴的仰视立体图;
[0020]图4是图3中的吸嘴的俯视立体图;
[0021]图5是图3中的吸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沿图5中的线A-A所截取的吸嘴的剖视图;
[0023]图7是图3中的吸嘴的仰视图;
[0024]图8是图3中的吸嘴在对沙粒进行抽吸时沙粒的运动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I喷射装置罩 2侧腔
[0027]3前挡板4侧板
[0028]5后挡板6吸筒
[0029]7上封板8下底板
[0030]9吸嘴空腔10吸口
[0031]11弯折段12V形段
[0032]13导风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4]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垂直、水平”、“上、下”、“左、右”以及“前、后”通常是在本发明提供的吸嘴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并且也与参考附图所示方向一致;“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3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嘴,该吸嘴具有下部开放的吸嘴空腔9,该吸嘴空腔9包括位于顶部的上封板7、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分别连接于上封板7左、右两侧的侧板4以及分别连接于上封板7前侧和后侧的前挡板3和后挡板5,前挡板3具有柔性,上封板7上形成有沿所述吸嘴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吸口 10,其中,所述前挡板3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包括相连接的三个呈V形的V形段12,位于中间的所述V形段12对应于两个吸口 10之间。
[0036]本发明的吸嘴中,将前挡板3设置为弯折型并多段式的结构,具体为前挡板3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包括相连接的三个沿水平方向截取的截面呈V形的V形段12,位于中间的所述V形段12对应于两个吸口 10之间。即沿吸嘴的宽度方向位于两侧的两个V形段12分别位于两个吸口 10前方,对于这两个V形段12,分别包括两个子板,两个子板分别沿朝向吸口 10且朝后(即朝向吸嘴空腔9内)的方向延伸,在这两个V形段12,在V形段12的各个子板的作用下,垃圾可以沿各个子板运动并逐渐向两个子板的连接处汇聚,然后再并从该处进入吸嘴空腔9内,从而使得进入吸嘴空腔9内的垃圾大部分都位于吸口 10的前方,垃圾更靠近吸口 10,以缩短吸口 10对吸嘴空腔9内垃圾的抽吸距离,提高垃圾抽吸效率和抽吸效果。
[0037]另外,位于中间的所述V形段12对应于两个吸口 10之间,由于外界的气流通常是以垂直于前挡板3的方向进入吸嘴空腔9内的,因此中间的V形段12可以对气流两侧分流,而气流对垃圾的运动起到直接影响,因此,使得从该中间的V形段12处进入吸嘴空腔9内的垃圾均朝向两个相邻的吸口 10中任意一者,相当于是将吸嘴空腔9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子空腔,每个子空腔中设置有一个吸口 10,并且从位于每个子空腔前侧的前挡板3进入该子空腔中的垃圾尽量朝向该子空腔内的吸口 10运动,因此,提高了垃圾抽吸效率,并且有利于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从与相邻两个吸口 10中间对应的位置处进入吸嘴空腔9内的垃圾同时受到相邻两个吸口 10的彼此对称的抽吸力而无法很好被吸口 10抽吸走的缺陷。
[0038]优选情况下,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V形段12的拐点分别与同侧的所述吸口 10的位置对应,例如V形段12的拐点正对吸口 10,使得从两侧的V形段12进入吸嘴空腔9内的垃圾恰好位于对应侧吸口 10的正前方。进一步优选地,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位于中间的所述V形段12的拐点与两个所述吸口 10的中央相对应,即将吸嘴空腔9尽量等分,以尽量平衡各个吸口 10的抽吸作业量。并且,对于所述V形段,沿水平方向所截取的截面可以为对称或者不对称的V形。
[0039]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上封板7形成为平板状,并且吸嘴包括从吸口 10向上延伸的用于与抽吸装置连接的吸筒6,即用于与抽吸装置连接的吸筒6形成为直接与吸口 10连接,与现有的上封板7上形成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导风筒13、吸口 10形成与导风筒13上并吸筒6连接至导风筒13上的吸口 10的形式相比,这种上封板7形成为平板状,并且吸筒6直接与平板状的上封板7上的吸口 10连接的形式使得吸筒6与地面间的距离缩短(省去了导风筒13的高度),有利于提高吸嘴空腔9内的负压水平和对地面上垃圾的抽吸能力,并且上封板7结构更简单更便于加工制造。
[0040]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前挡板3的上端连接至上封板7,下端朝后并且朝下延伸,即前挡板3适于竖直方向呈夹角地朝向吸嘴空腔9内延伸的,这种倾斜设置的前挡板3有助于将外界的垃圾压送至吸嘴空腔9内。
[0041]优选地,在吸嘴空腔9沿所述吸嘴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还设置有与吸嘴空腔9相连通的侧腔2,以对位于吸嘴沿宽度方向两侧的垃圾进行有效收集。
[0042]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吸嘴还包括能够在后挡板5下方形成朝前并且朝下的水帘的喷射装置,即喷射装置朝前并且朝向地面的喷射高速水流,形成阻隔后挡板5与地面之间的水帘,有效防止吸嘴空腔9的垃圾从后挡板5与地面之间的缝隙泄漏出,进一步地,在吸嘴后部设置有喷射装置罩I,所述喷射装置安装在该喷射装置罩I内,并且在后挡板5的底部连接有下底板8,由喷射装置喷射的水帘可以是与下底板8相切地朝向前下方的,例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喷射装置可以为固定在喷射装置罩I内的喷射杆,并且在沿该喷水杆的延长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闻压喷嘴。
[0043]并且,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后档板5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包括位于中间的中间段和位于两端的弯折段11,各个弯折段11从所述中间段的对应一端向前(即朝向吸嘴空腔9内)弯折并延伸连接到对应的侧板4上。参见附图,在这种情况下,从弯折段11进入吸嘴空腔9内的气流和水流(例如由上述喷射装置喷射)会朝向吸口 10侧运动,从而将吸嘴空腔9内没有及时被吸口 10抽吸掉的垃圾朝向吸口 10推动以利于再次被吸口 10抽吸。
[0044]进一步优选地,沿吸嘴的宽度方向,所述弯折段11位于吸口 10外侧,即吸口 10与处于与后挡板5的中间段对应的位置处,这样,更有利于保证从后挡板5进入吸嘴空腔9内的气流和水流将吸嘴空腔9内的垃圾仅朝向吸口 10侧推动。
[0045]参见图8,对图3中所示的吸嘴进行了模拟试验,从图中沙粒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该实施方式的吸嘴能够有效地促进沙粒向吸口 10处汇聚,对沙粒的抽吸效果和抽吸效率均较好。
[0046]可以理解的是,在需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吸嘴沿其宽度方向可以包括更多个间隔设置的吸口 10,对应于每个吸口 10,前挡板3都具有上述V形段12并且相邻的两个吸口10之间也均具有一个V形段12,外界的垃圾在与各个吸口 10分别对应的各个V形段12的拐点处汇聚并进入吸嘴空腔9内再由各个吸口 10分别收集。
[0047]本实施方式还要求保护一种道路清洁车,该道路清洁车包括吸嘴和抽吸装置,其中,所述吸嘴为根据本发明的吸嘴,该吸嘴的吸口 10连接于所述抽吸装置。
[004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50]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嘴,该吸嘴具有下部开放的吸嘴空腔(9),该吸嘴空腔(9)包括位于顶部的上封板(7)、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封板(7)左、右两侧的侧板(4)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封板(7)前侧和后侧的前挡板(3)和后挡板(5),所述前挡板(3)具有柔性,所述上封板(7)上形成有沿所述吸嘴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吸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3)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包括相连接的三个呈V形的V形段(12),位于中间的所述V形段(12)对应于所述两个吸口( 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板(7)形成为平板状,并且该吸嘴包括从所述吸口(10)向上延伸的用于与抽吸装置连接的吸筒(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档板(5)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包括位于中间的中间段和位于两端的弯折段(11),各个所述弯折段(11)从所述中间段的对应一端向前弯折并延伸连接到对应的所述侧板(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沿该吸嘴的宽度方向,所述弯折段(11)位于所述吸口(10)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3)的上端连接至所述上封板(7),下端朝后并且朝下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嘴空腔(9)沿所述吸嘴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还设置有与所述吸嘴空腔(9)相连通的侧腔(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该吸嘴还包括能够在所述后挡板(5)下方形成朝前并且朝下的水帘的喷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V形段(12)的拐点分别与同侧的所述吸口(10)的位置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喷嘴的宽度方向,位于中间的所述V形段(12)的拐点与两个所述吸口(10)的中央相对应。
10.一种道路清洁车,该道路清洁车包括吸嘴和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嘴,所述吸口(10)连接于所述抽吸装置。
【文档编号】E01H1/08GK103669269SQ20131068392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徐浩, 覃先云, 伍乾坤 申请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