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95623阅读:1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包括模板对拉钢管,脚手架扣件连接件,横向模板固定钢管,组合钢模板,竖向模板固定钢管,滚轮,工字钢滑道,预埋钢筋托架;组合钢模板形成的框架结构,通过横向模板固定钢管和竖向模板固定钢管连接;工字钢滑道布置于涵洞墙身两侧,滚轮设置于模板底部;在浇筑完成的模板墙身上安装预埋托架钢筋,工字钢滑道放于埋托架钢筋之上;钢管及脚手架扣件连接件共同连成整体,其底部焊接好滚轮落于工字钢滑道上,两侧外模板在顶板上部用相应长度的模板对拉钢管对拉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设计简单,易于选材,操作方便、快捷,解决了重复拆模、拼模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工时。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构造物工程类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 装直。 一种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涵洞是路基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个涵洞结构尺寸不尽相同,且一般 多分段分节施工,这就导致了重复拆模和拼模的麻烦,因此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工时,增 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涵洞施工过程中重复拆模和拼模技术难题,特提供 了一种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涵 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包括模板对拉钢管,脚手架扣件连接件,横向模板固定钢 管,组合钢模板,坚向模板固定钢管,滚轮,工字钢滑道,预埋钢筋托架;
[0005] 其中:组合钢模板形成的框架结构,通过横向模板固定钢管和坚向模板固定钢管 连接;工字钢滑道布置于涵洞墙身两侧,滚轮设置于模板底部,能保证移动模板时在工字钢 滑道上随意滚动;在浇筑完成的模板墙身上安装预埋托架钢筋,工字钢滑道放于埋托架钢 筋之上;钢管及脚手架扣件连接件共同连成整体,其底部焊接好滚轮落于工字钢滑道上,两 侧外模板在顶板上部每隔2米用一根相应长度的模板对拉钢管对拉连接。
[0006] 所述的工字钢滑道为120工字钢滑道。
[0007] 详细施工实施方案如下:
[0008] 施工第一节墙身时,先在浇筑完成的底板墙身上安装预留好的托架钢筋,将120 工字钢滑道放于托架钢筋之上,再将外模刷完脱模剂后拼装完成后用钢管及扣件连成整体 底部焊接好滚轮落于120工字钢滑道上,两侧外模在顶板上部每隔2米用一根相应长度钢 管对拉。
[0009] 施工第二节墙身时,先将第一节模板上的固定拉杆拆除,再将两侧外模顶板上部 的钢管拉杆连接扣件各外移6cm左右后重新连接。
[0010] 利用钢管或钢筋撬动使墙身模板与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分离,此时,120工字钢滑 道、滚轮、整体模板及上部钢管拉杆形成一个可移动整体滑模装置。
[0011] 在第二节底板墙身上安装好托架钢筋及120工字钢滑道,利用杠杆原理,两侧各 有一人在已施工完第一节墙身模板底后部撬动使模板整体前移至第二节墙身处。
[0012] 将两侧外模顶板上部的钢管拉杆连接扣件各往涵洞中心移至满足钢筋保护层位 置后重新连接,利用钢管或钢筋撬动使底部模板位置也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后安装模板固 定拉杆,即可烧筑墙身混凝土。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1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易于选材,操 作方便、快捷,解决了重复拆模、拼模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工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 图1为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剖面图;
[0017] 图2为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立面图;
[0018] 图中,1为模板对拉钢管,2为脚手架扣件连接件,3为横向模板固定钢管,4为组合 钢模板,5为坚向模板固定钢管,6为滚轮,7为工字钢滑道,8为预埋钢筋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
[002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涵洞 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包括模板对拉钢管,脚手架扣件连接件,横向模板固定钢管, 组合钢模板,坚向模板固定钢管,滚轮,工字钢滑道,预埋钢筋托架;
[0021] 其中:组合钢模板形成的框架结构,通过横向模板固定钢管和坚向模板固定钢管 连接;工字钢滑道布置于涵洞墙身两侧,滚轮设置于模板底部,能保证移动模板时在工字钢 滑道上随意滚动;在浇筑完成的模板墙身上安装预埋托架钢筋,工字钢滑道放于埋托架钢 筋之上;钢管及脚手架扣件连接件共同连成整体,其底部焊接好滚轮落于工字钢滑道上,两 侧外模板在顶板上部每隔2米用一根相应长度的模板对拉钢管对拉连接。
[0022] 所述的工字钢滑道为120工字钢滑道。
[0023] 详细施工实施方案如下:
[0024] 施工第一节墙身时,先在浇筑完成的底板墙身上安装预留好的托架钢筋,将120 工字钢滑道放于托架钢筋之上,再将外模刷完脱模剂后拼装完成后用钢管及扣件连成整体 底部焊接好滚轮落于120工字钢滑道上,两侧外模在顶板上部每隔2米用一根相应长度钢 管对拉。
[0025] 施工第二节墙身时,先将第一节模板上的固定拉杆拆除,再将两侧外模顶板上部 的钢管拉杆连接扣件各外移6cm左右后重新连接。
[0026] 利用钢管或钢筋撬动使墙身模板与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分离,此时,120工字钢滑 道、滚轮、整体模板及上部钢管拉杆形成一个可移动整体滑模装置。
[0027] 在第二节底板墙身上安装好托架钢筋及120工字钢滑道,利用杠杆原理,两侧各 有一人在已施工完第一节墙身模板底后部撬动使模板整体前移至第二节墙身处。
[0028] 将两侧外模顶板上部的钢管拉杆连接扣件各往涵洞中心移至满足钢筋保护层位 置后重新连接,利用钢管或钢筋撬动使底部模板位置也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后安装模板固 定拉杆,即可烧筑墙身混凝土。
【权利要求】
1. 一种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 移动装置,包括模板对拉钢管,脚手架扣件连接件,横向模板固定钢管,组合钢模板,坚向模 板固定钢管,滚轮,工字钢滑道,预埋钢筋托架; 其中:组合钢模板形成的框架结构,通过横向模板固定钢管和坚向模板固定钢管连接; 工字钢滑道布置于涵洞墙身两侧,滚轮设置于模板底部,能保证移动模板时在工字钢滑道 上随意滚动;在浇筑完成的模板墙身上安装预埋托架钢筋,工字钢滑道放于埋托架钢筋之 上;钢管及脚手架扣件连接件共同连成整体,其底部焊接好滚轮落于工字钢滑道上,两侧外 模板在顶板上部每隔2米用一根相应长度的模板对拉钢管对拉连接。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墙体施工模板整体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字 钢滑道为120工字钢滑道。
【文档编号】E01F5/00GK203889454SQ20142020962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张 荣, 田树坤, 裴玉良, 魏勇刚 申请人: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