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9052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上桥梁现浇箱梁的施工中,一般采用在水中打设钢管桩的方法作为箱梁支架施工的基础,采用该方法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并且拆除难度大。因此,需设计一种方法步骤简单、施工简便、沉降小、易拆除的支架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施工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施工简便、沉降小、易拆除,能较快速地完成支架基础的施工,能解决现有施工方法存在的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拆除难度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人员对砂袋围堰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定位;

步骤二、软体排铺设前,由GPS导航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定位,发现有尖状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排体不被损坏,定位后,由人工趁低潮位铺设至指定的位置,并及时用吹砂船上配备的泥浆泵组冲填砂肋,防止软体排被水流和波浪冲开,当吹满时将填充口扎紧;砂肋的填料充盈率宜为80%~90%;相邻两块软体排的搭接长度,水下施工不小于2000mm,水上施工不小于1000mm;

步骤三、软体排铺设完毕后,首先进行软体排清理扫平,再进行充填袋施工;充填袋施工分为充填堤心砂袋和充填土工管袋;运砂船定位后,安装好泥浆泵,利用水泵抽水冲砂,开启泥浆泵将砂水混合物通过布置在袋体表面的袖口抽至已安放好的砂袋中并封口,每只充砂袋的长度30~34m,宽度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设置,袖口数量按8~12m布置1个;充填工序按照充填、迸浆、二次充填、人工踩踏,袋内砂体厚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次序进行,袋体充填饱满度控制在80%,保证充砂平整、填实,逐层加高;填充砂袋时,砂浆在充填袋中滤水,边滤水边冲进砂浆,排水固结形成砂枕;鉴于砂袋长度难以一次形成砂枕,整条砂袋按三至四段逐段抽砂成枕,由于砂袋吹砂排水固结的不均匀性,需要对砂袋内凹部进行回冲砂,以确保整体的砂枕的均匀性;砂肋铺设完毕立即对第一层袋装砂棱体跟进施工;第一层砂袋进行铺设时严格按照测量放样线铺设,大型砂袋的堆筑呈阶梯型向前推进,上下两层间及相邻砂袋的搭接需1m以上,以防形成通缝;在完成一层后随即进行下一层的施工;为确保围堰堤身安全,排出袋装砂棱体中水分,分层进行施工,第一层和第二层袋装砂棱体冲填施工时间间隔以第一层袋装砂固结度达到70%为准,严禁上下层连续施工;围堰外坡度为1:1.5,内坡度为1:1;外坡土工管袋充填高度0.8~1.2m,宽度3m,堤心充填砂袋高度0.4~0.6m,宽度2~12m;土工管袋在围砌时外侧迎水面按照1:1.5的坡度进行收拢,如此循环直到设计标高,铺设好后,顶面外侧四周宽度要求为3m;

步骤四、充填砂袋筑堤施工一定工程量后即进行堤心散砂的冲填,两侧棱体以及堤心散砂要平行进行施工;

步骤五、排水压实:在围堰吹填的范围内,每隔100m挖一深坑,坑深1.8~2.2m,用水泵进行抽水,水排干后,用履带式压路机进行压实;

步骤六、铺山皮石:围堰内散砂排水固结完成并碾压密实后,在围堰内砂土层上铺筑30cm厚山皮石;

步骤七、待山皮石碾压密实平整并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后,在山皮石上浇筑10cm厚C20混凝土层,至此,吹砂围堰区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的基础形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二中所述软体排的排体材料采用TR600-120PP裂膜丝经纬同强机织土工布,砂肋采用150g/㎡丙纶编织布,加筋带用5cm宽、50g/m的丙纶加筋带,加筋带缝制在软体排上用于固定砂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三中填充的沙为海砂,其含泥量不超过10%,粒径大于0.075mm的含量大于80%。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三中所述充填堤心砂袋采用防老化的编织土工布。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三中所述土工管袋采用高强度、抗冻融、防老化的聚丙烯裂膜丝编织土工布。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土工管袋的缝制要求采用蝶型缝制方法,接缝要尽量放在袋体的底面,缝线要采用防老化裂膜丝线或防老化涤纶线,缝线强度要不低于25kg/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四中所述堤心散砂的吹填采用一条吹砂船232kw,两条运砂船,三台泥浆泵20kw、三条砂水混合物输送胶皮软管Φ200和六条高压水枪,每台泥浆泵需要两条高压水枪配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五所述的排水压实,压实率控制在95%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方法步骤简单、施工简便、沉降小、易拆除;

(2)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采用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利用效率高,经实测,2年累积沉降在1cm以内,且在施工上部箱梁结构时,沉降趋于稳定,为上部箱梁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传统的水中少支点支架相比,采用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的基础,经济性好,并且利用价值高,桥梁从下部结构到上部结构施工全过程均可利用,下部结构施工时吹砂围堰可作为桩基施工平台,上部结构施工时吹砂围堰可作为现浇箱梁支架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施工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施工方法中浇箱梁支架基础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中:1-软体排,2-砂肋,3-土工管袋,4-堤心填充砂袋,5-堤心散砂,6-山皮石,7-C20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人员对砂袋围堰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定位;

步骤二、软体排1铺设前,由GPS导航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定位,发现有尖状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排体不被损坏,定位后,由人工趁低潮位铺设至指定的位置,并及时用吹砂船上配备的泥浆泵组冲填砂肋2,防止软体排1被水流和波浪冲开,当吹满时将填充口扎紧;砂肋2的填料充盈率为80%;相邻两块软体排1的搭接长度,水下施工不小于2000mm,水上施工不小于1000mm;

步骤三、软体排1铺设完毕后,首先进行软体排1清理扫平,再进行充填袋施工;充填袋施工分为充填堤心砂袋4和充填土工管袋3;运砂船定位后,安装好泥浆泵,利用水泵抽水冲砂,开启泥浆泵将砂水混合物通过布置在袋体表面的袖口抽至已安放好的砂袋中并封口,每只充砂袋的长度30m,宽度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设置,袖口数量按8m布置1个;充填工序按照充填、迸浆、二次充填、人工踩踏,袋内砂体厚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次序进行,袋体充填饱满度控制在80%,保证充砂平整、填实,逐层加高;填充砂袋时,砂浆在充填袋中滤水,边滤水边冲进砂浆,排水固结形成砂枕;鉴于砂袋较长(30m),难以一次形成砂枕,整条砂袋按三至四段逐段抽砂成枕,由于砂袋吹砂排水固结的不均匀性,需要对砂袋内凹部进行回冲砂,以确保整体的砂枕的均匀性;砂肋铺设完毕立即对第一层袋装砂棱体跟进施工;第一层砂袋进行铺设时严格按照测量放样线铺设,大型砂袋的堆筑呈阶梯型向前推进,上下两层间及相邻砂袋的搭接需1m以上,以防形成通缝;在完成一层后随即进行下一层的施工;为确保围堰堤身安全,排出袋装砂棱体中水分,必须分层进行施工,第一层和第二层袋装砂棱体冲填施工时间间隔以第一层袋装砂固结度达到70%为准,严禁上下层连续施工;围堰外坡度为1:1.5,内坡度为1:1;外坡土工管袋3充填高度0.8m,宽度3m,堤心充填砂袋4高度0.4m,宽度2m;土工管袋3在围砌时外侧(迎水面)按照1:1.5的坡度进行收拢,如此循环直到设计标高,铺设好后,顶面外侧四周宽度要求为3m;

步骤四、充填砂袋筑堤施工一定工程量后即进行堤心散砂5的冲填,两侧棱体以及堤心散砂5要平行进行施工;

步骤五、排水压实:在围堰吹填的范围内,每隔100m挖一深坑(坑深1.8m)用水泵进行抽水,水排干后,用履带式压路机进行压实;

步骤六、铺山皮石6:围堰内散砂排水固结完成并碾压密实后,在围堰内砂土层上铺筑30cm厚山皮石6;

步骤七、待山皮石碾压密实平整并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后,在山皮石上浇筑10cm厚C20混凝土层7,至此,吹砂围堰区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的基础形成。

步骤二中所述软体排的排体材料采用TR600-120PP裂膜丝经纬同强机织土工布,砂肋采用150g/㎡丙纶编织布,加筋带用5cm宽、50g/m的丙纶加筋带,加筋带缝制在软体排上用于固定砂肋。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填充的沙为海砂,其含泥量不超过10%,粒径大于0.075mm的含量大于80%;步骤三中所述充填堤心砂袋采用防老化的编织土工布;步骤三中所述土工管袋采用高强度、抗冻融、防老化的聚丙烯裂膜丝编织土工布,所述土工管袋的缝制要求采用蝶型缝制方法,接缝要尽量放在袋体的底面,缝线要采用防老化裂膜丝线或防老化涤纶线,缝线强度要不低于25kg/m。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所述堤心散砂的吹填采用一条吹砂船232kw,两条运砂船,三台泥浆泵20kw、三条砂水混合物输送胶皮软管Φ200和六条高压水枪,每台泥浆泵需要两条高压水枪配合。

本实施例中,步骤五所述的排水压实,压实率控制在95%以上。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人员对砂袋围堰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定位;

步骤二、软体排1铺设前,由GPS导航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定位,发现有尖状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排体不被损坏,定位后,由人工趁低潮位铺设至指定的位置,并及时用吹砂船上配备的泥浆泵组冲填砂肋2,防止软体排1被水流和波浪冲开,当吹满时将填充口扎紧;砂肋2的填料充盈率宜为85%;相邻两块软体排1的搭接长度,水下施工不小于2000mm,水上施工不小于1000mm;

步骤三、软体排1铺设完毕后,首先进行软体排1清理扫平,再进行充填袋施工;充填袋施工分为充填堤心砂袋4和充填土工管袋3;运砂船定位后,安装好泥浆泵,利用水泵抽水冲砂,开启泥浆泵将砂水混合物通过布置在袋体表面的袖口抽至已安放好的砂袋中并封口,每只充砂袋的长度32m,宽度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设置,袖口数量按10m布置1个;充填工序按照充填、迸浆、二次充填、人工踩踏,袋内砂体厚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次序进行,袋体充填饱满度控制在80%,保证充砂平整、填实,逐层加高;填充砂袋时,砂浆在充填袋中滤水,边滤水边冲进砂浆,排水固结形成砂枕;鉴于砂袋较长(32m),难以一次形成砂枕,整条砂袋按三至四段逐段抽砂成枕,由于砂袋吹砂排水固结的不均匀性,需要对砂袋内凹部进行回冲砂,以确保整体的砂枕的均匀性;砂肋铺设完毕立即对第一层袋装砂棱体跟进施工;第一层砂袋进行铺设时严格按照测量放样线铺设,大型砂袋的堆筑呈阶梯型向前推进,上下两层间及相邻砂袋的搭接需1m以上,以防形成通缝;在完成一层后随即进行下一层的施工;为确保围堰堤身安全,排出袋装砂棱体中水分,必须分层进行施工,第一层和第二层袋装砂棱体冲填施工时间间隔以第一层袋装砂固结度达到70%为准,严禁上下层连续施工;围堰外坡度为1:1.5,内坡度为1:1;外坡土工管袋3充填高度1.0m,宽度3m,堤心充填砂袋4高度0.5m,宽度7m;土工管袋3在围砌时外侧(迎水面)按照1:1.5的坡度进行收拢,如此循环直到设计标高,铺设好后,顶面外侧四周宽度要求为3m;

步骤四、充填砂袋筑堤施工一定工程量后即进行堤心散砂5的冲填,两侧棱体以及堤心散砂5要平行进行施工;

步骤五、排水压实:在围堰吹填的范围内,每隔100m挖一深坑(坑深2m)用水泵进行抽水,水排干后,用履带式压路机进行压实;

步骤六、铺山皮石6:围堰内散砂排水固结完成并碾压密实后,在围堰内砂土层上铺筑30cm厚山皮石6;

步骤七、待山皮石碾压密实平整并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后,在山皮石上浇筑10cm厚C20混凝土层7,至此,吹砂围堰区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的基础形成。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填充的沙为海砂,其含泥量不超过10%,粒径大于0.075mm的含量大于80%;步骤三中所述充填堤心砂袋采用防老化的编织土工布;步骤三中所述土工管袋采用高强度、抗冻融、防老化的聚丙烯裂膜丝编织土工布,所述土工管袋的缝制要求采用蝶型缝制方法,接缝要尽量放在袋体的底面,缝线要采用防老化裂膜丝线或防老化涤纶线,缝线强度要不低于25kg/m。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所述堤心散砂的吹填采用一条吹砂船232kw,两条运砂船,三台泥浆泵20kw、三条砂水混合物输送胶皮软管Φ200和六条高压水枪,每台泥浆泵需要两条高压水枪配合。

本实施例中,步骤五所述的排水压实,压实率控制在95%以上。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吹砂围堰作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人员对砂袋围堰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定位;

步骤二、软体排1铺设前,由GPS导航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定位,发现有尖状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排体不被损坏,定位后,由人工趁低潮位铺设至指定的位置,并及时用吹砂船上配备的泥浆泵组冲填砂肋2,防止软体排1被水流和波浪冲开,当吹满时将填充口扎紧;砂肋2的填料充盈率宜为90%;相邻两块软体排1的搭接长度,水下施工不小于2000mm,水上施工不小于1000mm;

步骤三、软体排1铺设完毕后,首先进行软体排1清理扫平,再进行充填袋施工;充填袋施工分为充填堤心砂袋4和充填土工管袋3;运砂船定位后,安装好泥浆泵,利用水泵抽水冲砂,开启泥浆泵将砂水混合物通过布置在袋体表面的袖口抽至已安放好的砂袋中并封口,每只充砂袋的长度34m,宽度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设置,袖口数量按12m布置1个;充填工序按照充填、迸浆、二次充填、人工踩踏,袋内砂体厚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次序进行,袋体充填饱满度控制在80%,保证充砂平整、填实,逐层加高;填充砂袋时,砂浆在充填袋中滤水,边滤水边冲进砂浆,排水固结形成砂枕;鉴于砂袋较长(34m),难以一次形成砂枕,整条砂袋按三至四段逐段抽砂成枕,由于砂袋吹砂排水固结的不均匀性,需要对砂袋内凹部进行回冲砂,以确保整体的砂枕的均匀性;砂肋铺设完毕立即对第一层袋装砂棱体跟进施工;第一层砂袋进行铺设时严格按照测量放样线铺设,大型砂袋的堆筑呈阶梯型向前推进,上下两层间及相邻砂袋的搭接需1m以上,以防形成通缝;在完成一层后随即进行下一层的施工;为确保围堰堤身安全,排出袋装砂棱体中水分,必须分层进行施工,第一层和第二层袋装砂棱体冲填施工时间间隔以第一层袋装砂固结度达到70%为准,严禁上下层连续施工;围堰外坡度为1:1.5,内坡度为1:1;外坡土工管袋3充填高度1.2m,宽度3m,堤心充填砂袋4高度0.6m,宽度12m;土工管袋3在围砌时外侧(迎水面)按照1:1.5的坡度进行收拢,如此循环直到设计标高,铺设好后,顶面外侧四周宽度要求为3m;

步骤四、充填砂袋筑堤施工一定工程量后即进行堤心散砂5的冲填,两侧棱体以及堤心散砂5要平行进行施工;

步骤五、排水压实:在围堰吹填的范围内,每隔100m挖一深坑(坑深2.2m)用水泵进行抽水,水排干后,用履带式压路机进行压实;

步骤六、铺山皮石6:围堰内散砂排水固结完成并碾压密实后,在围堰内砂土层上铺筑30cm厚山皮石6;

步骤七、待山皮石碾压密实平整并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后,在山皮石上浇筑10cm厚C20混凝土层7,至此,吹砂围堰区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的基础形成。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填充的沙为海砂,其含泥量不超过10%,粒径大于0.075mm的含量大于80%;步骤三中所述充填堤心砂袋采用防老化的编织土工布;步骤三中所述土工管袋采用高强度、抗冻融、防老化的聚丙烯裂膜丝编织土工布,所述土工管袋的缝制要求采用蝶型缝制方法,接缝要尽量放在袋体的底面,缝线要采用防老化裂膜丝线或防老化涤纶线,缝线强度要不低于25kg/m。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所述堤心散砂的吹填采用一条吹砂船232kw,两条运砂船,三台泥浆泵20kw、三条砂水混合物输送胶皮软管Φ200和六条高压水枪,每台泥浆泵需要两条高压水枪配合。

本实施例中,步骤五所述的排水压实,压实率控制在95%以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