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4438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学中,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生产水平的体现,它是由钢制受拉杆件、钢制承重拱与混凝土桥面三者连接起来的构筑物,用于满足建筑造型及使用功能的要求。

钢结构装饰悬索人行桥跨度有几十米长,也有几百米长的,现有钢结构装饰悬索人行桥的连接板焊接的做法是先由设计方案提供的点位进行焊接,待连接板定位后再将结构整体吊装,但大跨度拱结构的焊接,拱的吊装都会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导致连接板偏离预定点位,影响结构受力与整体美观。

因此,现有技术的问题为施工时连接板的位置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的施工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时连接板的位置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的施工方法,包括:

将悬臂横梁、悬杆、主拱依次安装,以形成桥梁的主体;

确定主拱以及悬杆上用于安装连接板的安装位置;

在主拱以及悬杆上的各连接板安装位置上安装连接板。

进一步的,悬臂横梁的安装步骤为:

将悬臂横梁铺设于桥面的两侧,每一侧的每一根悬臂横梁之间相互平行,每一侧的悬臂横梁之间构成的平面与桥面平行;

将悬臂横梁的一端焊接于桥面的两侧壁上。

进一步的,每一个悬杆的安装步骤为:

将悬杆的分体部分在地面先拼装成悬杆整体;

将拼装结束的悬杆吊装到悬臂横梁上,悬杆的两端分别预固定在桥面的两端,悬杆的主体与依次设置的悬臂横梁的远离桥面的一端预固定;

检测桥面两侧的悬杆所构成的平面与桥面是否平行;

当桥面两侧的悬杆所构成的平面与桥面平行时,将悬杆与桥面的两端、悬臂横梁的远离桥面的一端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主拱的安装步骤为:

将主拱在地面拼装完成;

将主拱吊起,调整确定主拱的安装位置;

将主拱的两端与桥面预固定;

检测主拱的垂直投影线与道路设计中线之间的夹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主拱的垂直投影线与道路设计中线之间的夹角符合设计要求,将主拱与桥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悬杆上设置有多个下连接板,主拱上设置有与下连接板一一对应的上连接板,每一对相互对应的连接板的安装步骤为:

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通过三维空间坐标系确定位于悬杆的一端上的第一下连接板的位置;

通过三维空间坐标系将第一下连接板的方向确定;

将第一下连接板预固定在悬杆上;

通过三维空间坐标系确定位于主拱上与悬杆上的第一下连接板对应的第一上连接板的位置;

将第一上连接板的方向调整为与第一连接板的方向相反;

将第一上连接板预固定于主拱上;

然后通过实物线连接第一下连接板和第一上连接板以模拟两个连接板通过拉索连接后的状态;

待第一对连接板安装符合要求后,按照上述的步骤依次确定第二对连接板…第N对连接板位置。

进一步的,待连接板的位置经实物线检测均符合要求后,将连接板焊接固定;

将实物线换成钢索。

进一步的,在悬杆上,每相邻的连接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的,在主拱上,每相邻的连接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的,位于主拱上的连接板的厚度大于位于悬杆上的连接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连接板和钢索插销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的施工方法,先将主拱、悬臂横梁、悬杆的安装,形成桥梁的主体,然后根据施工的设计方案再进行连接板的安装,由于主拱的吊装都会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导致连接板偏离预定点位,而本发明中是在主拱的吊装结束后进行的连接板的安装,避免了主拱的错位对于连接板安装的影响,缓解了施工时连接板的位置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上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上钢索的断面图。

附图标记:

100-悬臂横梁; 200-悬杆; 300-主拱;

400-连接板; 500-钢索; 600-道路中心线;

410-下连接板; 420-上连接板; 510-叉耳;

520-插销; 530-调节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中心思想是提供一种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通过桥梁的主体先进行安装后,在主拱和悬杆上再固定连接板,缓解现有技术中施工时连接板的位置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的施工方法,步骤包括:

S100,将悬臂横梁100、悬杆200、主拱300依次安装,以形成桥梁的主体;

S200,确定主拱300以及悬杆200上用于安装连接板400的安装位置;

S300,在主拱200以及悬杆200上的各连接板400安装位置上安装连接板4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结构悬索装饰人行桥的施工方法,先将主拱300、悬臂横梁100、悬杆200的安装,形成桥梁的主体,然后根据施工的设计方案再进行连接板400的安装,由于主拱300的吊装都会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导致连接板400偏离预定点位,而本发明中是在主拱300的吊装结束后进行的连接板400的安装,避免了主拱300的错位对于连接板400安装的影响,缓解了施工时连接板400的位置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在具体的实践中,悬臂横梁100的安装步骤S110为:

S111,将悬臂横梁100铺设于桥面的两侧,每一侧的每一根悬臂横梁100之间相互平行,每一侧的悬臂横梁100之间构成的平面与桥面平行;

S112,将悬臂横梁100的一端焊接于桥面的两侧壁上。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悬臂横梁100为T形,T形的T头与桥面连接,每一个T形的T尾之间彼此平行设置。

上述的悬臂横梁100安装时,由于每一侧的悬臂横梁100之间构成的平面与桥面平行,为后续的横杆200的安装提供了平面基础,增加了后续安装的精确性。

在具体的实践中,每一个悬杆200的安装步骤S120为:

S121,将悬杆200的分体部分在地面先拼装成悬杆整体;

S122,将拼装结束的悬杆200吊装到悬臂横梁100上,悬杆200的两端分别预固定在桥面的两端,悬杆200的主体与依次设置的悬臂横梁100的远离桥面的一端预固定;

S123,检测桥面两侧的悬杆200所构成的平面与桥面是否平行;

S124,当桥面两侧的悬杆所构成的平面与桥面平行时,将悬杆200与桥面的两端、悬臂横梁100的远离桥面的一端焊接固定。

当悬臂横梁100为T形时,悬杆200与T形的尾端连接。

上述的悬杆200安装时,当桥面两侧的悬杆所构成的平面与桥面平行,则在后续安装连接板时,三维定位更加准确,并且在主拱吊装后更加的平稳。

S125,在上述悬杆200吊装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三维定位,确保高度和位置与设计方案吻合。

吊装结束后,桥面两侧的悬杆200所构成的平面应与桥面平行。

在具体的实践中,主拱300的安装步骤S130为:

S131,将主拱300在地面拼装完成;

S132,将主拱300吊起,调整确定主拱300的安装位置;

S133,将主拱300的两端与桥面预固定;

S134,检测主拱300的垂直投影线与道路设计中线600之间的夹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S135,如果主拱300的垂直投影线与道路设计中线600之间的夹角符合设计要求,将主拱300与桥面焊接固定。

S136,在上述主拱300吊装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三维定位,确保高度和位置与设计方案吻合。

吊装结束后,主拱300的垂直投影线需要与道路中心线600成10度8分的夹角。

确定主拱300的垂直投影线与道路中心线600成10度8分的夹角的作用是保证主拱的重心位于道路中心线上,不发生两侧的偏移而造成主拱300的安装不稳。

在具体的实践中,如图2所示,悬杆200上设置有多个下连接板410,主拱300上设置有与下连接板410一一对应的上连接板420,每一对相互对应的连接板400的安装步骤S210为:

S211,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通过三维空间坐标系确定位于悬杆200的一端上的第一下连接板的位置;

S212,通过三维空间坐标系将第一下连接板的方向确定;

S213,将第一下连接板预固定在悬杆上;

S214,通过三维空间坐标系确定位于主拱300上与悬杆200上的第一下连接板对应的第一上连接板的位置;

S215,将第一上连接板的方向调整为与第一连接板的方向相反;

S216,将第一上连接板预固定于主拱上;

S217,然后通过实物线连接第一下连接板和第一上连接板以模拟两个连接板通过钢索连接后的状态;

S218,待第一对连接板安装符合要求后,按照上述的步骤依次确定第二对连接板…第N对连接板位置。

在悬杆200上,每相邻的连接板400之间的距离相同。

在主拱300上,每相邻的连接板400之间的距离相同。

上述确定连接板位置的方法,实现了先确定位置,再实物线检测连接板的位置确定是否准确,实现了连接板位置确定的更加准确。

在具体的实践中,待连接板400的位置经实物线检测均符合要求后,操作步骤S310为:

S311,将连接板400焊接固定;

S312,将实物线换成钢索500。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位于主拱300上的连接板400的厚度大于位于悬杆200上的连接板400的厚度。

如图3所示,钢索500的两端均设置叉耳510,连接板400插在叉耳510内,连接板400和钢索510通过插销520连接。

在钢索500上还设置调节套筒530,用于调整钢索的长度,防止主拱300倾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