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式码头钢引桥的自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4034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坡式码头钢引桥的自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钢引桥是斜坡码头中连接趸船和斜坡道的重要水工结构。码头水位变动时钢引桥会沿着斜坡道上下移动。传统工作方式中,趸船上的绞锚机通过绞锚将趸船往岸侧移动,由于钢引桥一侧搁置在趸船侧面的牛腿面上,趸船移动时会挤靠带动钢引桥往岸侧方向沿着斜坡道向上移动。然而,这种工作方式对趸船上的绞锚机的负荷很大,尤其是遇到大型钢引桥上移时,趸船绞锚机所需的富余动力特别大,钢引桥静止时也会对趸船产生很大的后推力。

此外,趸船推动钢引桥还要求趸船与钢引桥定位准确,当趸船与钢引桥不垂直时上移钢引桥,趸船会对钢引桥产生垂直于斜坡道的水平力,容易造成钢引桥滑轮的啃轨。此时钢引桥对趸船造成的载荷负担可能会使趸船卷扬机过载,过大载荷甚至会拉断锚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斜坡式码头钢引桥的自驱动装置,该装置可有效地减小钢引桥对趸船的载荷,并消除钢引桥移动带来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斜坡式码头钢引桥的自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钢引桥沿斜坡道上下移动,其特殊处在于:它包括设置在钢引桥上方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卷筒和用于驱动卷筒旋转工作的电机;所述钢引桥两侧的上主弦杆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一滑轮,所述钢引桥两侧的下主弦杆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轮,位于钢引桥同一侧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卷筒缠绕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斜坡道相对应一侧的固定拉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筒与电机之间还设置有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速器与卷筒之间还设置有制动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制动器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制动器的另一端与卷筒的旋转轴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引桥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滑轮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自驱动装置通过卷筒转动同时缠绕钢丝绳,利用钢丝绳的拉力牵引钢引桥沿斜坡道上下移动,有效地减小了钢引桥对趸船的载荷,并消除了钢引桥移动带来的安全隐患,解决了传统斜坡码头大型钢引桥上移方式中趸船卷扬机过载、锚链断裂等安全隐患,也有效的减小了趸船移位时钢引桥对其产生的巨大阻力和钢引桥静止时对趸船的后推力。此外,钢引桥两侧的钢丝绳是采用同步收缩的方式,有效防止钢引桥滚轮啃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斜坡式码头钢引桥的自驱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斜坡式码头钢引桥的自驱动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卷筒、3-电机、4.1-第一滑轮、4.2-第二滑轮、5-钢丝绳、6-减速器、7-联轴器、8-制动器、9-钢引桥、10-斜坡道、11-固定拉环、12-滑轮座、13-趸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案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斜坡式码头钢引桥的自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钢引桥9沿斜坡道10上下移动,它包括设置在钢引桥9上方的安装座1,安装座1上设置有卷筒2和用于驱动卷筒2旋转工作的电机3;钢引桥9两侧的上主弦杆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一滑轮4.1,钢引桥9两侧的下主弦杆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轮4.2,钢引桥9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滑轮4.1和第二滑轮4.2的滑轮座12。位于钢引桥9同一侧的第一滑轮4.1和第二滑轮4.2之间缠绕有钢丝绳5,钢丝绳5的一端与卷筒2缠绕固定连接,钢丝绳5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斜坡道10相对应一侧的固定拉环11连接。

卷筒2与电机3之间还设置有减速器6,电机3的输出轴与减速器6的输入轴传动连接,电机3的输出轴与减速器6的输入轴之间通过联轴器7传动连接。减速器6与卷筒2之间还设置有制动器8,减速器6的输出轴与制动器8的一端传动连接,制动器8的另一端与卷筒2的旋转轴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当水位变动时,本装置与趸船绞锚动作相互配合,以实现钢引桥与趸船位置的调整。根据趸船牛腿上的安全距离,钢引桥9先移动至安全距离的最远端,趸船13的卷扬机绞锚移动趸船13缩小牛腿上的安全距离至最小,随后电机3驱动卷筒2旋转,两根钢丝绳分别通过钢引桥两侧的第一滑轮4.1和第二滑轮、4.2斜坡道两侧的固定拉环11连接,电机3依次通过联轴器7、减速器7、制动器8与卷筒2连接,卷筒2转动同时缠绕钢丝绳5,通过钢丝绳5拉力牵引钢引桥9沿斜坡道移动至安全距离最远端,随后趸船13移动,如此反复完成钢引桥9和趸船13的位置调整。

本发明通过卷筒转动同时缠绕钢丝绳,利用钢丝绳的拉力牵引钢引桥沿斜坡道上下移动,有效地减小了钢引桥对趸船的载荷,并消除了钢引桥移动带来的安全隐患,解决了传统斜坡码头大型钢引桥上移方式中趸船卷扬机过载、锚链断裂等安全隐患,也有效的减小了趸船移位时钢引桥对其产生的巨大阻力和钢引桥静止时对趸船的后推力。此外,钢引桥两侧的钢丝绳是采用同步收缩的方式,有效防止钢引桥滚轮啃轨。

其它未详细说明的均属于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坡式码头钢引桥的自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钢引桥上方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卷筒和用于驱动卷筒旋转工作的电机;所述钢引桥两侧的上主弦杆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一滑轮,所述钢引桥两侧的下主弦杆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轮,位于钢引桥同一侧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卷筒缠绕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斜坡道相对应一侧的固定拉环连接。本发明通过卷筒转动同时缠绕钢丝绳,利用钢丝绳的拉力牵引钢引桥沿斜坡道上下移动,有效地减小了钢引桥对趸船的载荷,并消除了钢引桥移动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尹政兴;郭云山;王立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3
技术公布日:2018.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