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泄水涵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4266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进泄水涵洞,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调蓄工程中的进泄水涵洞。



背景技术:

安全性、可靠性是水利工程第一要素,在满足上述要素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目前,在调蓄工程设计中,一般在大堤上分别设置进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两个建筑物相互独立,分别穿越大堤。此种方式一是穿越大堤的次数多,每穿越一次便会增加安全隐患;二是工程投资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泄水涵洞,包括调压池、闸门,所述的调压池的两侧分别连通引水管道和穿堤涵洞,在所述的调压池连通引水管道的位置设闸门一,在所述的穿堤涵洞的末端出口处设闸门二,在所述的调压池的另一侧设闸门三。

优选的是,所述的引水管道和穿堤涵洞位于调压池的对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闸门一的尺寸小于闸门二和闸门三。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闸门二和闸门三的尺寸相同。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闸门一、闸门二和闸门三为铸铁闸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闸门一、闸门二和闸门三分别安装一启闭机。

所述的启闭机为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泄水涵洞,在大堤外侧设置调压池,并在调压池引水管道及调压池一侧设置闸门,与穿堤涵洞末端出口处设置的闸门组成闸门组,通过联合运用来达到调蓄工程的进水与泄水,实现通过一个建筑物同时满足引水、泄水功能要求,简化了工程设计,有效减少工程投资三分之一左右;由两次穿越大堤减为一次穿越大堤,提高了大堤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调压池;2:引水管道;3:穿堤涵洞;4:引水闸门;5:节制闸门;6:泄水闸门;7:启闭机一;8:启闭机二;9:启闭机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如图所示,一种进泄水涵洞,建在调蓄工程的大堤旁,包括调压池、闸门,所述的调压池1的两侧分别连通引水管道2和穿堤涵洞3,在所述的调压池1连通引水管道2的位置设闸门一4,在所述的穿堤涵洞3的末端出口处设闸门二5,在所述的调压池1的另一侧设闸门三6。所述的闸门三连通泄水渠道。所述的引水管道2和穿堤涵洞3位于调压池1的对侧。闸门一4的尺寸小于闸门二5和闸门三6。闸门二5和闸门三6的尺寸相同。闸门一4、闸门二5和闸门三6为铸铁闸门。闸门一4安装启闭机一7、闸门二5安装启闭机二8,闸门三6安装启闭机三9,所述的启闭机一、启闭机二和启闭机三均为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分别用于控制闸门一、闸门二和闸门三的闭合。闸门一、闸门二和闸门三组成闸门组,通过联合运用完成调蓄工程的进水与泄水。

闸门一、闸门二和闸门三的一种尺寸配比及运行关系如下:闸门一为引水闸门,采用PGZ2x2m-10铸铁闸门,启闭机采用LQ-120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穿堤涵洞末端出口处的闸门二为节制闸门,采用PGZ3x3m-10铸铁闸门,启闭机采用LQ-400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闸门三为为泄水闸门,采用PGZ3x3m-10铸铁闸门,启闭机采用LQ-400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三扇闸门共同组成闸门组。

在调蓄工程需要引水时,关闭闸门三,打开闸门一和闸门二;当调蓄工程大堤出现险情或水质不达标,需要泄水时,关闭闸门一,打开闸门二和闸门三,将库内水体排入泄水渠道。调压池是连接上游引水管道和下游穿提涵洞的建筑物,对调节水位、水量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调压池还具有减少弃水的功能,当来水量大于引水量时,多余水量可先在调压池内调蓄。

本工程通过优化设计将进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巧妙的结合起来,实现通过一个建筑物同时满足引水、泄水功能要求,简化了工程设计。通过优化设计将进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合并设计,有效减少工程投资三分之一左右;由两次穿越大堤减为一次穿越大堤,提高了大堤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