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076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滑雪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人工滑雪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好滑雪体验的滑雪垫。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冰雪运动逐渐兴起,天然滑雪场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出现在世界各地。但是天然滑雪场因为占地大、季节性和成本等因素,一般建在远郊区,而且只有在寒冷的冬季、气温零度以下、下雪且雪层落地累积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天然滑雪场才能供使用,这诸多条件限制了该项运动的普及和开展。现有滑雪场主要是以人工造雪机来造雪,且只能在零下3-4度造雪,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受季节性限制、经营时间短,每年场地闲置时间长达9-10个月,浪费大量土地资源。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 106215409 A中公开了一种豆芽式滑雪铺地板,该滑雪铺地板包括可根据凹凸不平地形伸缩变化的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用于与滑雪器械相接触的豆芽单元,豆芽单元包括有多组能承受多个方向滑雪产生压力的支撑体。

虽然上述豆芽式滑雪铺地板可通过不同方向的支撑弯曲来保持滑雪者的滑雪体验,但是滑雪者在滑雪时,因滑雪器械与豆芽单元的接触为滑动接触,摩擦阻力较大,不利于更好的滑雪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雪垫,该滑雪垫设置有可与滑雪器械产生滚动摩擦的环体,降低了滑雪器械与滑雪垫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滑雪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滑雪垫,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多个支撑体,支撑体的顶部安装有可与滑雪器械相接触的芽体,芽体包括有设置于支撑体顶部的安装头,安装头上套设有可在与滑雪器械接触时转动的环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安装头的两端端部突出于安装头外侧面设置有堵头,分别为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分设于环体的两侧,以防止环体在转动过程中脱离安装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的直径大于环体的内环直径,且小于环体的外环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环体为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环体为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环体为奇数个,中间环体的直径大于其他环体的直径,且环体以中间环体为中心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支撑体的侧边自上而下为直线形或曲线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支撑体与底座之间为一体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支撑体插设于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底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滑雪垫,滑雪垫的顶部设置有可转动的环体,滑雪者在滑雪时,滑雪器械与环体之间滚动接触,降低了滑雪器械与滑雪垫之间的摩擦力,使滑雪者在滑雪时增强了滑雪体验;

2、本发明的滑雪垫,其设置可转动的环体,因减小了滑雪垫与滑雪器械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对环体的磨损,有利于提高滑雪垫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的滑雪垫,其在环体磨损后,可单独对环体进行更换,降低了滑雪垫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滑雪垫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滑雪垫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不带环体的滑雪垫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底座;2、支撑体;3、芽体;31、安装头;32、第一堵头;33、第二堵头;34、第一环体;35、第二环体;4、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2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图6,本发明的滑雪垫,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于底座1上的支撑体2,支撑体2的顶部安装有可与滑雪器械相接触的芽体3,芽体3包括有设置于支撑体2顶部的安装头31,安装头31上套设有可在与滑雪器械接触时转动的环体。

进一步参见图4和图6,上述安装头31的两端端部突出于安装头31外侧面设置有堵头,分别为设置于安装头31下端端部的第一堵头32和设置于安装头31上端端部的第二堵头33,第一堵头32和第二堵头33分设于环体的两侧,通过设置第一堵头32和第二堵头33,防止在环体与滑雪器械接触过程中脱离安装头31。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上述第一堵头32和第二堵头33的直径大于环体的内环直径,且小于环体的外环直径。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既能保证在滑雪时滑雪器械与环体的接触,又能防止环体脱离安装头,使堵头起到阻碍环体运动的作用。

同时,上述环体可为一个或多个。当环体为多个时,该多个环体的直径可全部相同也可全部不同,或者该多个环体的直径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在此,对于其直径的具体限定不做要求。

但是,当环体为除一个以外的奇数个时,优选中间环体的直径大于其他环体的直径,且环体以中间环体为中心对称分布,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使环体在转动时更平稳。进一步结合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例,在图3和图4显示,该环体为三个,且以中间环体为中心对称分布,具体的,该三个环体分别为设置于中间的第一环体35,以及分设于第一环体两侧的第二环体34,第一环体34和第二环体35均设置于两堵头之间,滑雪者在滑雪时,运动器械与环体接触,且环体在运动器械的带动下绕安装头转动,因第一环体对称分布于第二环体的两侧,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另外,本发明的支撑体1的侧边自上而下可为直线形或曲线形。优选的,本发明的支撑体的侧边为曲线形,且可为两两前后对称或两两左右对称或上述两种的结合,具体的,即以四个支撑体为一组进行说明,该四个支撑体的弯曲方向完全一致;或该四个支撑体两两一组,每组支撑体中弯曲方向呈镜面对称;或该四个支撑体中,每个支撑体的弯曲方向均不同,即前后左右四个弯曲方向,这样,与滑雪器械接触时,可借助彼此的弹性力恢复原形。

本发明的支撑体与底座之间可为一体设置;支撑体2也可插设于底座1上。在此对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不限定,只要满足支撑体设置于底座上即可。

同时,底座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柱4,通过该支柱4可进一步安装于安装板上,以进一步拼接形成一个较大的滑雪地板,即如背景技术中所引用专利所示;当然该底座也可直接安装于滑雪地面上,在此对于其为拼接或单独设置的形式不具体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