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高速路的出口指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170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高速路的出口指示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指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高速路的出口指示牌。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有序的出行环境,随着以人为本、绿色出行等现代城市交通理念的提出,以自行车高速路为代表的城市慢行系统逐步受到重视。

自行车高速路是指专用于自行车骑行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具有三点特点:1)行驶速度快,通行效率高。目前城市中由于机非混行,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不足10km/h,而自行车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可达30km/h,能大幅提高自行车通行效率,间接缓解大型城市的拥堵效应。2)以人为本,体现公平。自行车高速公路实行机非分离,使得自行车享有独立路权,充分保护自行车骑行者免受机动车的伤害,并减少两种交通工具的相互影响。3)绿色环保,低碳健康。自行车高速路倡导绿色出行,对提高现代城市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有必要结合BRT对大型城市自行车高速路的规划及建造关键问题研究,通过合理的规划、完善的设计和全过程建设。

目前的交通指示牌大多是平面设计,不能多角度观察,并且功能单一,不便于安装及拆卸,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高速路的多功能的,便于安装及拆卸的出口指示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高速路的出口指示牌,包括横杆、竖向连接杆、出口标识模型、自行车骑行模型、用于计算从自行车高速路出口离开的车辆数量的流量监测系统以及无线发射器,所述横杆的一端具有箭头状的端部,其另一端与所述竖向连接杆的顶端连接,所述出口标识模型以及自行车骑行模型均安装在所述横杆的顶面上;所述竖向连接杆的底端夹置于自行车高速路的扶手上,所述无线发射器将所述流量监测系统检测到的人流量发送至自行车高速路的控制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连接杆包括两个分离的杆件,每一所述的杆件的底端具有一凹槽,所述的两个杆件对称设置,两个凹槽通过紧固件围设在自行车高速路的扶手周缘上。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监测系统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以及微处理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红外对管以及微处理器,所述红外对管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器相连,所述红外对管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其中,所述发射器是一个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接收器是一个高灵敏度的硅平面光电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为自行车高速路提供了专门向骑行人员预告出口的指示牌。出口指示牌为立体结构,便于骑行人员在不同位置或者不同角度观察,也便于行人快速地辨识交通指示标识,从而能及时地做出反应。其通过竖向连接杆的底端夹置于自行车高速路的扶手上,便于安装。而且,指示牌上设置有计算从自行车高速路出口离开的车辆数量的流量监测系统,其与入口流量监测装置相配合,能及时检测自行车高速路上自行车数量,达到自行车高速路运营维护的目的。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出口指示牌功能多样,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高速路的出口指示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流量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流量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流量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高速路的出口指示牌,包括横杆1、竖向连接杆2、出口标识模型3、自行车骑行模型4以及用于计算从自行车高速路出口离开的车辆数量的流量监测系统5以及无线发射器6。

为了便于指示出口的方向,所述横杆1的一端具有箭头状的端部11。横杆1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连接杆2的顶端连接,所述出口标识模型3以及自行车骑行模型4均安装在所述横杆1的顶面上。

为了方便出口指示牌的安装以及拆卸,所述竖向连接杆2的底端夹置于自行车高速路的扶手上。具体地,所述竖向连接杆2包括两个分离的杆件,每一所述的杆件的底端具有一凹槽21,所述的两个杆件对称设置,两个凹槽21通过紧固件(如螺钉等)围设在自行车高速路的扶手周缘上。

本实施例为自行车高速路提供了专门向骑行人员预告出口的指示牌。出口指示牌为立体结构,便于骑行人员在不同位置或者不同角度观察,也便于行人快速地辨识交通指示标识,从而能及时做出反应。

具体地,所述流量监测系统5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1以及微处理器52,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1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5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微处理器52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器6相连。在安装位置方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2位于自行车高速路的侧旁。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2包括红外传感探测元件和放大电路,所述红外传感探测元件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本实施例中,红外传感探测元件是型号为HC--SR501的人体红外感应模块,该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检测人体因发热而产生红外线,人体表面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红外线的能量就越强。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1对出口的骑行人员人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到的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52,微处理器52计算通过出口的人数后通过无线发射器发送至控制中心。由于自行车高速路上的自行车均不载人,即一车对应一人,所以,人流量即是车流量。

本实施例为自行车高速路提供了专门向骑行人员预告出口的指示牌。出口指示牌为立体结构,便于骑行人员在不同位置或者不同角度观察,也便于行人快速地辨识交通指示标识,从而能及时地做出反应。其通过竖向连接杆2的底端夹置于自行车高速路的扶手上,便于安装。而且,指示牌上设置有计算从自行车高速路出口离开的车辆数量的流量监测系统,其与入口流量监测装置相配合,能及时检测自行车高速路上自行车数量,达到自行车高速路运营维护的目的。可见,本实施例的出口指示牌功能多样,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除流量监测系统5与实施例一不同外,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流量监测系统5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红外对管51以及微处理器52,红外对管51与微处理器52的输入端相连,微处理器52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器相连,所述红外对管51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其中,所述发射器是一个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接收器是一个高灵敏度的硅平面光电三极管。

为了使检测准确,本实施例的红外对管51位于自行车高速路路面上方,当两个或以上的骑行人员并行离开出口时,间隔设置的红外对管51的发射器分别竖向发射的红外线在遇到人体时,分别反射回红外对管的接收器,微处理器52对红外对管51发送过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即可获得并行出去的骑行人员数量情况,无线发射器6将骑行人员数量发送至控制中心。由于自行车高速路上的自行车均不载人,即一车对应一人,所以,人流量即是车流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本实施例除流量监测系统与实施例一不同外,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4,所述流量监测系统5包括视频采集模块51、视频数据存储模块52、视频分析模块53、计数模块54以及输出模块55。所述视频采集模块51为摄像头,为了避免两台以上车辆并行,后面的车辆被前面的车辆挡住,影响视频质量,上述视频采集模块51的镜头与自行车高速路的路面垂直或者倾斜,在安装高度上,视频采集模块51高于自行车高速路的路面2米以上。

上述视频采集模块51连接有视频数据存储模块52,视频数据存储模块52储存视频采集模块51拍摄到的视频;视频数据存储模块52连接有视频分析模块53,视频分析模块53对视频进行等时段的分帧,并对各帧进行分析处理,由于背景与自行车呈视的灰度不同,将各帧的灰度情况与预存的仅有背景的灰度情况进行对比,可得到该帧内的车辆数量。视频分析模块53连接有计数模块54,计数模块54对帧内的车辆数时行累计,得到某一时间段的车辆总数,各计数模块54连接有所述输出模块55;所述输出模块55通过电缆或者无线发送模块6将信息输送给自行车高速路的控制中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