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用便捷性路面积雪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731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用便捷性路面积雪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积雪清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道路用便捷性路面积雪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是现代术语,是可以行驶汽车的公用之路、公众的交通工具行驶之路,汽车、单车、人力车、马等众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当然不同公路限制不同,而民间也称作马路,如“马路天使”里的用法,不限于马匹专用。公路作为现代语词有两个基本因素:可以行驶汽车,公用之路。那么,就排除了其它的车道,例如古代的车路不是公路。有一般公路与汽车专用公路之别,后者越来越多,二级公路因此就有两种规格。因为汽车和修路技术的发展,公路发展出不同级别。台湾早有《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管理规则》,分为高速、快速、普速三个等级,中国近年又有高等级公路等名称,是新的分级法。

目前,北方冬天道路清雪是一件关系交通安全与环境卫生的大事,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先撒上融雪剂或沙子,以先确保交通安全,然后再用一些大型机械将雪推到路边,最后运走,这种方法不仅繁琐,而且效率低,如果清理不及时,道路上的积雪融化后路况很差,并且这种方式只适合大型机械运送,不适合人工运送。

现有路面积雪清除装置中采用大型机械清除装置清除存在工序繁琐、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工序简便、效率高的道路用便捷性路面积雪清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路面积雪清除装置中采用大型机械清除装置清除存在工序繁琐、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简便、效率高的道路用便捷性路面积雪清除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道路用便捷性路面积雪清除装置,包括有底板、万向轮、推杆、收集箱、左右移动机构、联动机构、铲雪机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万向轮安装于底板底部,推杆固接于底板一侧,另一侧与用于铲雪的铲雪机构固接;收集箱固接于底板顶部,左右移动机构固接于收集箱内顶部;联动机构一端与左右移动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铲雪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一端固接于铲雪机构侧部,另一端与收集箱侧部固接;第二连接板一端固接于铲雪机构侧部,另一端与收集箱侧部固接;收集箱靠近铲雪机构的侧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且依次位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方。

优选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有推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弹性件、齿条、电机、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扇形齿轮和支撑板;推板底部与收集箱滑动连接,且顶部与齿条底端部固接;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从下至上依次固接于推板侧部;收集箱后侧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支撑板固接于收集箱后侧壁,且位于第三通孔内底部;电机固接于收集箱内部,第一转轴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且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座与收集箱枢接;扇形齿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上,且与齿条啮合;齿条一侧部与弹性件固接,另一侧贯穿于收集箱设有的第四通孔。

优选地,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第一皮带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侧部远离电机的端部;第二轴承座固接于铲雪机构顶部,且第二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第二转轴一侧部与第二皮带轮固接,另一端与第一锥形齿轮固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平皮带传动式连接。

优选地,铲雪机构包括有L型铲雪板、第三轴承座、铲雪箱、第四轴承座和转杆;第三轴承座固接于铲雪箱底部的中部,第四轴承座固接于铲雪箱顶部的中部,且转杆均与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枢接;转杆顶部贯穿第四轴承座与第二锥形齿轮固接,L型铲雪板固接于铲雪箱侧部下端,铲雪箱设有第五通孔且位于L型铲雪板上;铲雪箱设有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并依次相对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上方。

工作原理:当清洁工开始铲雪时,首先清洁工推动该装置至相应位置,接着清洁工启动左右移动机构,再接着左右移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驱动铲雪机构对相应位置的雪铲起来,即雪就进入铲雪机构中,然后铲雪机构把雪运输到收集箱中,收集箱中的雪通过左右移动机构的作用下排出,以此达到了工序简便、效率高的效果。

因为左右移动机构包括有推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弹性件、齿条、电机、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扇形齿轮和支撑板;推板底部与收集箱滑动连接,且顶部与齿条底端部固接;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从下至上依次固接于推板侧部;收集箱后侧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支撑板固接于收集箱后侧壁,且位于第三通孔内底部;电机固接于收集箱内部,第一转轴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且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座与收集箱枢接;扇形齿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上,且与齿条啮合;齿条一侧部与弹性件固接,另一侧贯穿于收集箱设有的第四通孔;当雪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进入到收集箱中,清洁工启动电机,驱动扇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转动,再从而带动推板向第四通孔的方向移动,直至把收集箱中的雪通过支撑板排出,然后齿条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步任务,便于下次工作的开始。

因为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第一皮带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侧部远离电机的端部;第二轴承座固接于铲雪机构顶部,且第二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第二转轴一侧部与第二皮带轮固接,另一端与第一锥形齿轮固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平皮带传动式连接;当电机转动时,驱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转动,再从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然后驱动铲雪机构铲雪,如此达到联动各机构协调工作的效果。

因为铲雪机构包括有L型铲雪板、第三轴承座、铲雪箱、第四轴承座和转杆;第三轴承座固接于铲雪箱底部的中部,第四轴承座固接于铲雪箱顶部的中部,且转杆均与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枢接;转杆顶部贯穿第四轴承座与第二锥形齿轮固接,L型铲雪板固接于铲雪箱侧部下端,铲雪箱设有第五通孔且位于L型铲雪板上;铲雪箱设有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并依次相对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上方;当清洁工铲雪时雪从第五通孔进入,启动电机,驱动转杆转动,转杆不断把雪往上输送,接着雪通过第六通孔、第七通孔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输送,从而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进入到收集箱中,便于下一次铲雪的开始。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铲雪机构的铲雪,通过左右移动机构的推送雪排出,通过联动机构对铲雪机构与左右移动机构的工作联动,解决现有现有路面积雪清除装置中采用大型机械清除装置清除存在工序繁琐、效率低的缺点,达到了工序简便、效率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右移动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联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铲雪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万向轮,3-推杆,4-收集箱,5-左右移动机构,51-推板,52-第一挡板,53-第二挡板,54-弹性件,55-齿条,56-电机,57-第一轴承座,58-第一转轴,59-扇形齿轮,510-第三通孔,511-支撑板,512-第四通孔,6-联动机构,61-第一皮带轮,62-平皮带,63-第二皮带轮,64-第二转轴,65-第二轴承座,66-第一锥形齿轮,67-第二锥形齿轮,7-铲雪机构,71-L型铲雪板,72-第三轴承座,73-第五通孔,74-第六通孔,75-第七通孔,76-铲雪箱,77-第四轴承座,78-转杆,8-第一通孔,9-第一连接板,10-第二通孔,11-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道路用便捷性路面积雪清除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万向轮2、推杆3、收集箱4、左右移动机构5、联动机构6、铲雪机构7、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1;万向轮2安装于底板1底部,推杆3固接于底板1一侧,另一侧与用于铲雪的铲雪机构7固接;收集箱4固接于底板1顶部,左右移动机构5固接于收集箱4内顶部;联动机构6一端与左右移动机构5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铲雪机构7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连接板9一端固接于铲雪机构7侧部,另一端与收集箱4侧部固接;第二连接板11一端固接于铲雪机构7侧部,另一端与收集箱4侧部固接;收集箱4靠近铲雪机构7的侧部设有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0,且依次位于第一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1上方。

左右移动机构5包括有推板51、第一挡板52、第二挡板53、弹性件54、齿条55、电机56、第一轴承座57、第一转轴58、扇形齿轮59和支撑板511;推板51底部与收集箱4滑动连接,且顶部与齿条55底端部固接;第一挡板52、第二挡板53从下至上依次固接于推板51侧部;收集箱4后侧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孔510,支撑板511固接于收集箱4后侧壁,且位于第三通孔510内底部;电机56固接于收集箱4内部,第一转轴58与电机56输出端传动连接,且第一转轴58通过第一轴承座57与收集箱4枢接;扇形齿轮59固接于第一转轴58上,且与齿条55啮合;齿条55一侧部与弹性件54固接,另一侧贯穿于收集箱4设有的第四通孔512。

联动机构6包括有第一皮带轮61、平皮带62、第二皮带轮63、第二转轴64、第二轴承座65、第一锥形齿轮66和第二锥形齿轮67;第一皮带轮61固接于第一转轴58侧部远离电机56的端部;第二轴承座65固接于铲雪机构7顶部,且第二转轴64与第二轴承座65枢接;第二转轴64一侧部与第二皮带轮63固接,另一端与第一锥形齿轮66固接;第一皮带轮61与第二皮带轮63通平皮带62传动式连接。

铲雪机构7包括有L型铲雪板71、第三轴承座72、铲雪箱76、第四轴承座77和转杆78;第三轴承座72固接于铲雪箱76底部的中部,第四轴承座77固接于铲雪箱76顶部的中部,且转杆78均与第三轴承座72、第四轴承座77枢接;转杆78顶部贯穿第四轴承座77与第二锥形齿轮67固接,L型铲雪板71固接于铲雪箱76侧部下端,铲雪箱76设有第五通孔73且位于L型铲雪板71上;铲雪箱76设有第六通孔74、第七通孔75并依次相对于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0第一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1的上方。

工作原理:当清洁工开始铲雪时,首先清洁工推动该装置至相应位置,接着清洁工启动左右移动机构5,再接着左右移动机构5通过联动机构6驱动铲雪机构7对相应位置的雪铲起来,即雪就进入铲雪机构7中,然后铲雪机构7把雪运输到收集箱4中,收集箱4中的雪通过左右移动机构5的作用下排出,以此达到了工序简便、效率高的效果。

因为左右移动机构5包括有推板51、第一挡板52、第二挡板53、弹性件54、齿条55、电机56、第一轴承座57、第一转轴58、扇形齿轮59和支撑板511;推板51底部与收集箱4滑动连接,且顶部与齿条55底端部固接;第一挡板52、第二挡板53从下至上依次固接于推板51侧部;收集箱4后侧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孔510,支撑板511固接于收集箱4后侧壁,且位于第三通孔510内底部;电机56固接于收集箱4内部,第一转轴58与电机56输出端传动连接,且第一转轴58通过第一轴承座57与收集箱4枢接;扇形齿轮59固接于第一转轴58上,且与齿条55啮合;齿条55一侧部与弹性件54固接,另一侧贯穿于收集箱4设有的第四通孔512;当雪从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0进入到收集箱4中,清洁工启动电机56,驱动扇形齿轮59转动,从而带动齿条55转动,再从而带动推板51向第四通孔512的方向移动,直至把收集箱4中的雪通过支撑板511排出,然后齿条55在弹性件54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步任务,便于下次工作的开始。

因为联动机构6包括有第一皮带轮61、平皮带62、第二皮带轮63、第二转轴64、第二轴承座65、第一锥形齿轮66和第二锥形齿轮67;第一皮带轮61固接于第一转轴58侧部远离电机56的端部;第二轴承座65固接于铲雪机构7顶部,且第二转轴64与第二轴承座65枢接;第二转轴64一侧部与第二皮带轮63固接,另一端与第一锥形齿轮66固接;第一皮带轮61与第二皮带轮63通平皮带62传动式连接;当电机56转动时,驱动第二转轴6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61、第二皮带轮63转动,再从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66、第二锥形齿轮67转动,然后驱动铲雪机构7铲雪,如此达到联动各机构协调工作的效果。

因为铲雪机构7包括有L型铲雪板71、第三轴承座72、铲雪箱76、第四轴承座77和转杆78;第三轴承座72固接于铲雪箱76底部的中部,第四轴承座77固接于铲雪箱76顶部的中部,且转杆78均与第三轴承座72、第四轴承座77枢接;转杆78顶部贯穿第四轴承座77与第二锥形齿轮67固接,L型铲雪板71固接于铲雪箱76侧部下端,铲雪箱76设有第五通孔73且位于L型铲雪板71上;铲雪箱76设有第六通孔74、第七通孔75并依次相对于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0第一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1的上方;当清洁工铲雪时雪从第五通孔73进入,启动电机56,驱动转杆78转动,转杆78不断把雪往上输送,接着雪通过第六通孔74、第七通孔75从第一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1输送,从而从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0进入到收集箱4中,便于下一次铲雪的开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