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墩座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2434发布日期:2018-08-31 20:31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墩座构造。



背景技术:

工程中许多钢结构、梁、桥墩等在移动或安装过程中,需要支撑成一定的高度,以便放下后位于永久固定支撑上面,目前,刚结构墩座在支撑外接的重物时,往往是刚性有余,韧性不足,且钢结构墩座构造复杂,应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钢结构墩座构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墩座构造,其包括:

墩座;其为四方体,墩座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纵向设有高台,所述高台上表面设有多个圆槽;所述墩座左右、前后对称;

支座梁底垫片;其包括箸板和固箸筋;所述固箸筋呈U形,固箸筋开口朝上,固箸筋的下端与箸板焊接,所述支座梁底垫片设置于地下并与墩座的下端连接;

边墩支座构造;所述边墩支座构造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一个墩座;

中墩支座构造;所述中墩支座构造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横向排列的墩座;

所述中墩支座构造的左方以及右方设有边墩支座构造;边墩支座构造中的前后两端的墩座之间的距离与中墩支座构造中的前后两端的墩座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在同一墩座中,两个高台之间的距离在280毫米到300毫米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高台的圆槽数量为三个,所述圆槽纵向排成一排;同一高台中,圆槽与圆槽的相邻距离相等,所述相邻距离在95毫米到100毫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墩座结构较为简单,墩座的下端连接支座梁底垫片,墩座的下端与所述支座梁底垫片连接,使得墩座具有很高的韧性;边墩支座构造和中墩支座构造设计合理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墩构造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边墩构造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座梁底垫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墩座构造,其包括墩座100、支座梁底垫片200、边墩支座构造300和中墩支座构造400;所述支座梁底垫片200设置于地下并与墩座100的下端连接;所述中墩支座构造400的左方以及右方均设有边墩支座构造300;边墩支座构造300中的前后两端的墩座100之间的距离与中墩支座构造400中的前后两端的墩座100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墩座100为四方体,其用于支撑未接的重物,为所述的重物提供支撑力,墩座100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纵向设有高台110,所述高台110上表面设有多个圆槽;所述墩座100左右、前后对称;所述高台110用于与外接的重物连接,外接的重物的作用力主要作用在高台110上。

在同一墩座100中,两个高台110之间的距离在280毫米到300毫米之间;在本次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个高台110之间的距离为290毫米。

所述每个高台110的圆槽数量为三个,所述圆槽纵向排成一排;同一高台110中,圆槽与圆槽的相邻距离相等,所述相邻距离在95毫米到100毫米之间在本次实施例中,相邻圆槽之间的距离为97.5毫米。

所述支座梁底垫片200包括箸板210和固箸筋220;所述固箸筋220呈U形,固箸筋220开口朝上,固箸筋220的下端与箸板210焊接,所述支座梁底垫片200设置于地下并与墩座100的下端连接;所述支座梁底垫片200埋于地底下,其中固箸筋220不仅可以加强支座梁底垫片200的强度,同时,固箸筋220也提高了支座梁底垫片200的韧性,固箸筋220可缓冲外接的重物的压力,每个支座梁底垫片200中的固箸筋220的数量为4个。

所述边墩支座构造300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一个墩座100;边墩支座构造300前后对称,边墩支座构造300在受外接重物的压力时,边墩支座构造300前端的墩座100的受力和边墩支座构造300后端的墩座100的受力几乎相同,可使得边墩支座构造300具有更长的寿命。

所述中墩支座构造400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横向排列的墩座100;中墩支座构造400前后左右对称,中墩支座构往往与外接重物的结构位置靠近外接重物的重心点,中墩支座构造400相比于边墩支座构造300受力更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