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梁悬吊作业平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2608发布日期:2018-08-31 20:32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T梁悬吊作业平台结构。



背景技术:

在预制T梁架设完成后,需要进行T梁中隔墙现浇施工及T梁负弯矩张拉压浆,由于T梁梁间缝隙宽度只有70cm左右、梁间空间呈倒喇叭口形式,施工空间较小,不易操作。目前绝大多数工程采用钢筋或型钢焊接吊笼方式,但其存在以下不便:1、作业过程中,柔性吊笼存在较大晃动;2、施工空间仅为T梁湿接缝间隙宽度,空间狭小,施工不便;3、作业时仅两侧存在防护,中隔墙面无护栏,施工安全风险高;4、吊笼包括爬梯、步板、防护等,小构件较多,施工周转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T梁悬吊作业平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T梁悬吊作业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平台和固定在施工平台上的多根竖杆;所述的施工平台为宽度小于相邻T梁间隙的平台结构,施工平台横向两侧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的竖杆下端固定在施工平台上,其上端设置有与T梁翼板边缘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的旋转平台一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施工平台侧部,另一端在向上翻转到竖直状态时可与竖杆固定连接,旋转平台在翻转到水平状态时与施工平台持平。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平台侧部设置有护栏;所述的护栏包括多根立杆和横杆;所述的立杆下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旋转平台远离其铰支点的一端;所述的横杆两端分别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竖杆和立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平台上远离其铰支点的一端设置有两根立杆,两根立杆之间安装有多根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横撑,横撑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结构为固定在竖杆上端的挂钩;所述的挂钩为固定在竖杆上端沿水平横向延伸的杆状结构。

进一步的位于施工平台横向两侧的两根竖杆之间设置有爬梯;所述的爬梯沿竖向布置,上端延伸至竖杆上端,下端延伸至施工平台上。

爬梯设置有两个,能够一上一下,方便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施工平台的纵向两侧设置有踢脚板;所述的踢脚板下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施工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施工平台横向两端分别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两根竖杆上;位于施工平台中纵向两侧的两根竖杆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的横梁沿水平横向布置,其两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两根竖杆上。

施工平台两端铰接连接于竖杆上,可以旋转施工平台使两侧的竖杆叠加在一起,减小装置的占用体积,便于快速搬运和组装。横梁作为施工平台的护栏结构,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横梁两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竖杆上,能够便于两侧竖杆收拢在一起。

一种T梁中隔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竖向方向将作业平台吊运至相邻T梁间隙内,将作业平台上的挂钩钩挂在T梁翼板边缘,使下方的施工平台悬挂于相邻T梁之间,施工人员沿竖杆上的爬梯下至施工平台上,沿施工平台横向方向拓展施工平台,依托拓展后的施工平台施工中隔墙,完成施工作业后,吊运作业平台至下一施工点。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1)、吊运作业平台并将其缓慢下放至相邻T梁间隙之间,直至作业平台的挂钩钩挂在T梁翼板边缘;

2)、施工人员沿竖杆上的爬梯下放至施工平台上,将固定在竖杆上的旋转平台展开使其与施工平台持平;

3)、翻转施工平台和旋转平台上的踢脚板至竖直状态;

4)、施工人员依托施工平台和旋转平台进行中隔墙的施工作业;

5)、施工作业完成后,将踢脚板翻转至水平状态,旋转旋转平台将其固定在竖杆上,施工人员撤离施工平台,再将整个作业平台吊运至下一施工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5中,旋转旋转平台将其固定在竖杆上的方法为:使用铁丝将旋转平台上的护栏固定在竖杆爬梯上,从而将旋转平台固定在竖杆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业平台充分利用了T梁腹板之间的间隙,施工空间充裕,施工平台、护栏、踢脚板均为铰接,一次安装到位,通过旋转实现安装拆除循环作业,并且铰接方式使悬吊作业平台整体性较好、结构牢固、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平台与爬梯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施工平台;2—竖杆;3—挂钩;4—旋转平台;5—立杆;6—横杆;7—横撑;8—爬梯;9—踢脚板;1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一种T梁悬吊作业平台结构,包括施工平台1和设置于施工平台1上的多根竖杆2,竖杆2上布置有挂钩3,挂钩3为固定在竖杆2上端沿水平横向延伸的杆状结构。本实施例的竖杆2有四根,分置于施工平台1的四角,挂钩3钩挂在T梁翼缘边缘部位。其中,施工平台1的横向两侧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两侧的竖杆2上,便于在搬运时将两侧的竖杆收拢至一起,减小占用体积。

施工平台1为宽度小于相邻T梁间隙的平台结构,便于吊运作业平台能够从上至下将施工平台1吊放至间隙内。施工平台1横向两侧设置有旋转平台4,用于拓展施工平台1的横向宽度,便于施工人员的施工。

如图1所示,旋转平台4一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施工平台1侧部,另一端在向上翻转到竖直状态时可与竖杆2固定连接,旋转平台4在翻转到水平状态时与施工平台1持平。翻转至竖直状态时,不影响作业平台的吊运,翻转至水平状态时能够拓展施工平台1的宽度。

旋转平台4侧部设置有护栏,护栏包括多根立杆5和横杆6,立杆5下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旋转平台4远离其铰支点的一端,横杆6两端分别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竖杆2和立杆5上。旋转平台4上远离其铰支点的一端设置有两根立杆5,两根立杆5之间安装有多根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横撑7(如图2所示),横撑7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杆5上。

为了便于施工人员的行进,位于施工平台1的横向两侧的两根竖杆2之间设置有爬梯8,爬梯8沿竖向布置,上端延伸至竖杆2上端,下端延伸至施工平台1上。施工平台1的横向两侧设置两组爬梯8,可以一上一下,便于施工人员的行动。其中,为了增强整个平台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施工平台1纵向两侧的两根竖杆2之间设置有横梁10,横梁10沿水平横向布置,其两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两侧的竖杆2上,横梁10作为施工平台1的护栏结构。整个平台结构需要收拢时,旋转横梁10可以将两侧的竖杆收拢至叠合在一起。

另外,施工平台1的纵向两侧设置有踢脚板9,踢脚板9下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施工平台1上。实际上,旋转平台4上也安装有踢脚板9,使用时翻转至竖直状态,不使用时翻转至水平。

本实施例的中隔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吊运作业平台并将其缓慢下放至相邻T梁间隙之间,直至作业平台的挂钩3钩挂在T梁翼板边缘,

2、施工人员沿竖杆2上的爬梯8下放至施工平台1上,将固定在竖杆2上的旋转平台4展开使其与施工平台1持平,

3、翻转施工平台1和旋转平台4上的踢脚板9至竖直状态,

4、施工人员依托施工平台1和旋转平台4进行中隔墙的施工作业,

5、施工作业完成后,将踢脚板9翻转至水平状态,翻转旋转平台4,使用铁丝将旋转平台4上的护栏固定在竖杆2上,施工人员撤离施工平台1,再将整个作业平台吊运至下一施工点。

当整个施工完成后,可以在收拢旋转平台4后转动施工平台1将两侧的爬梯8收拢至叠合在一起,减小整个装置的体积,便于快速吊运和安装。

本实施例的横向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纵向指图1中垂直纸面的前后方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