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0525发布日期:2018-08-17 20:4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桥梁隧道口的提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汽车数量大大增加,车辆的增多带来了交通压力的增加,交通部门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修建了大量的立交桥、隧道、涵洞、铁路桥等交通设施。在夜间行车时,由于视觉的昏暗,以及夜间行车驾驶员容易疲劳,常规标志难以起到警示作用,容易发生走错路线或者碰撞,同时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性能较差。于是,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警示作用明显、安全性能高以及可有效节约能源的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的频闪警示灯、设置在隧道入口外部路面上的减速带以及均设置在隧道入口外部的太阳能发电组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减速带距隧道入口处的距离不低于200m;所述减速带内腔中设置有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太阳能发电组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频闪警示灯相连。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减速带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置有条孔以及缓冲弹簧;所述条孔与缓冲弹簧之间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压力传感器置于该密闭空腔中。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减速带的截面整体呈梯形;所述减速带的截面包括下底面、上底面以及设置在下底面和上底面之间的腰;所述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是非平行的;所述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所成的倾斜角的角度不大于15°。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的扩音器;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别与扩音器相连。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的防撞装置。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的防撞缓冲橡胶柱。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防撞装置还包括与防撞缓冲橡胶柱相连的气囊;所述防撞缓冲橡胶柱通过气囊设置在隧道入口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防撞缓冲橡胶柱的表面设置有反光条;所述防撞缓冲橡胶柱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反光条是一条或多条。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且与太阳能发电组相连的照明灯;所述照明灯是一组或多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频闪警示灯的结构呈弧形;所述频闪警示灯是一块或多块;所述频闪警示灯贴付在隧道入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的频闪警示灯、设置在隧道入口外部路面上的减速带以及均设置在隧道入口外部的太阳能发电组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减速带距隧道入口处的距离不低于200m;减速带内腔中设置有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的压力传感器;太阳能发电组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频闪警示灯相连。隧道的外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倾斜结构的太阳能发电组,且隧道的内部顶端依次有序连接有多组照明灯,且太阳能发电组内侧的支撑架上设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防撞缓冲橡胶柱通过气囊连接在隧道的隧道口两端,且防撞缓冲橡胶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移动轮,减速带的底部内侧镶嵌有缓冲弹簧,且减速带的内腔设有压力传感器,频闪警示灯与扩音器均镶嵌在隧道外侧隧道口的顶端。压力传感器的设置,检测到车辆的重量信号,开启频闪警示灯与扩音器,提醒司机即将进入隧道,通过气囊与防撞缓冲橡胶柱有效的缓冲撞击力度。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条孔的设置,通过倾斜结构的减速带提醒司机需要减速,同时利用减速带上的条孔降低车速(通过增加摩擦降低车速,类似于减速带的作用)。

2)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在车辆经过时,检测到车辆的重量信号,并将信号反馈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开启频闪警示灯与扩音器,通过弧形结构的频闪警示灯进行频闪警示,有效的提醒司机即将进入隧道,同时通过扩音器进一步提醒。

3)防撞缓冲橡胶柱的设置,在司机不小心撞到隧道外侧时,可通过气囊与防撞缓冲橡胶柱有效的缓冲撞击力度,增加安全性能。

4)太阳能发电组的设置,可对频闪警示灯、扩音器以及照明灯提供电能,有效的节约能源,缓解能源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减速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的控制流程框图;

图中:

1-隧道;11-照明灯;2-太阳能发电组;3-防撞缓冲橡胶柱;31-移动轮;32-反光条;4-气囊;5-减速带;51-缓冲弹簧;52-条孔;6-压力传感器;7-频闪警示灯;8-扩音器;9-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该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的频闪警示灯7、设置在隧道入口外部路面上的减速带5以及均设置在隧道入口外部的太阳能发电组2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减速带5距隧道入口处的距离不低于200m;减速带5内腔中设置有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相连的压力传感器6;太阳能发电组2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以及频闪警示灯7相连。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工作时,当车辆经过减速带5时,压力传感器6检测到车辆的重量信号,并将信号反馈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启动频闪警示灯7,通过弧形结构的频闪警示灯7进行频闪警示,有效的提醒司机即将进入隧道,频闪警示灯的不断工作,加强了夜间警示作用。

参见图2以及图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减速带5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置有条孔52以及缓冲弹簧51;条孔52与缓冲弹簧51之间形成密闭空腔;压力传感器6置于该密闭空腔中。减速带5的截面整体呈梯形;减速带5的截面包括下底面、上底面以及设置在下底面和上底面之间的腰;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是非平行的;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所成的倾斜角的角度不大于15°。减速带5为梯形结构,且减速带5的顶部为倾斜状结构,通过减速带5提醒司机减速,通过倾斜结构稍稍增加车辆落地时的高度,进一步降低车辆的速度。其中,减速带5与隧道1之间的距离为200m,可使司机避让以及安全操作时有一定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的扩音器8;太阳能发电组2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分别与扩音器8相连。当车辆经过减速带5时,压力传感器6检测到车辆的重量信号,并将信号反馈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启动频闪警示灯7与扩音器8,通过弧形结构的频闪警示灯7进行频闪警示,有效的提醒司机即将进入隧道,同时扩音器8播放“前方200米即将进入到XXX隧道,隧道长度XXX,请司机开启照明设备,注意避让,注意安全”的提示。

压力传感器6的设置,在车辆经过时,检测到车辆的重量信号,并将信号反馈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开启频闪警示灯与扩音器,通过弧形结构的频闪警示灯进行频闪警示,有效的提醒司机即将进入隧道,同时通过扩音器进一步提醒。

当扩音器8以及频闪警示灯7已不能完全起到其警示作用时,也就是当过往车辆没有其他办法,可能撞击隧道1入口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的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的防撞缓冲橡胶柱3。优选的,还可以在防撞缓冲橡胶柱3上设置与防撞缓冲橡胶柱3相连的气囊4,防撞缓冲橡胶柱3通过气囊4设置在隧道入口处。防撞缓冲橡胶柱的设置,在司机不小心撞到隧道外侧时,可通过气囊与防撞缓冲橡胶柱有效的缓冲撞击力度,增加安全性能。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警示作用,本实用新型在防撞缓冲橡胶柱3的表面设置有反光条32;防撞缓冲橡胶柱3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31;反光条32是一条或多条。例如,参见图3,防撞缓冲橡胶柱3的前侧从上到下依次有序粘贴有三组反光条32,行车时,反光条32有效的提醒司机避让,避免行车时碰撞到隧道1的两侧。

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且与太阳能发电组2相连的照明灯11;照明灯11是一组或多组。

频闪警示灯7的结构呈弧形;频闪警示灯7是一块或多块;频闪警示灯7贴付在隧道入口处。频闪警示灯7设有两组,且频闪警示灯7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符合隧道1的结构,提醒司机即将进入到隧道1,使司机及时的进行避让以及安全操作。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隧道1的外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倾斜结构的太阳能发电组2,且隧道1的内部顶端依次有序连接有多组照明灯11,且太阳能发电组2内侧的支撑架上设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防撞缓冲橡胶柱3通过气囊4连接在隧道1的隧道口两端,且防撞缓冲橡胶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移动轮31,减速带5的底部内侧镶嵌有缓冲弹簧51,且减速带5的内腔设有压力传感器6,且压力传感器6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之间为普通的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6选用CPS181,频闪警示灯7与扩音器8均镶嵌在隧道1外侧隧道口的顶端,且频闪警示灯7、扩音器8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之间为普通的电性连接。

太阳能光伏发电组2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组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与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进行吸收后转换为电能存储到蓄电池内,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逆变器作用将该电能进行输出辅助供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太阳能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逆变器为DCAC逆变器,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但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太阳能光伏发电组2在白天时,将太阳光进行吸收进而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存储到蓄电池内,进行备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