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41204发布日期:2018-11-14 03:10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停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纷纷给出了燃油车禁售的时间表,如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时间,法国,2040年,德国2030年,挪威2025年,荷兰2025年等。中国虽未给出燃油车禁售的时间表,但燃油车在国内禁售也只是个时间问题。随着燃油车禁售倒计时的开启,未来10至20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全面爆发的历史时机,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也将逐步超越燃油车。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并存的时期,燃油车占用新能源汽车停车位的事情已屡见不鲜,虽然有很多新能源停车位上写着禁止非新能源车辆停入,但这种告示无法阻止新能源停车位被占用的行为。因此,解决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进入停车区域的车辆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步骤s120;

步骤s120:根据车辆相关信息,判断车辆是否为新能源汽车,若是则进行步骤s130,若不是则进行步骤s210;

步骤s130:判断停车车辆为新能源汽车后,地锁保持关闭状态,便于停车车辆驶离;

步骤s210:判断停车车辆为非新能源汽车后,地锁打开,封锁出口,禁止车辆驶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1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0:根据车辆相关信息,判断非新能源车辆是否为授权通行车辆,若是则进行步骤s230,若不是则进行步骤s240;

步骤s230: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授权通行车辆时,地锁恢复至关闭状态;

步骤s240: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非授权通行车辆时,地锁打开,封锁出口。

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4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50:循环验证非新能源车辆是否为授权车辆,直至车辆离开停车区域或离开停车区域出口处;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授权通行车辆,地锁恢复至关闭状态,以便所述非新能源车辆离开停车区域;若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非授权通行车辆,地锁保持打开状态,不允许所述非新能源车辆离开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9:地锁在关闭状态时,图像识别系统的摄像头保持工作状态,并对车辆信息进行捕捉,当捕捉到车辆信息后,进入步骤s110,否则摄像头持续保持在工作状态,循环对车辆信息进行捕捉。

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的相关信息为车辆的车牌信息,具体识别方法为三种,第一种是识别车牌颜色,如果是绿色,则表明是新能源车牌,第二种是识别车牌上的字母与数字,通过对比已录入的新能源车牌号码的数据库,判断是否是新能源车牌,第三种是结合颜色和车牌号,判断是否为新能源车牌。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图像识别系统的摄像头工作前,通过计时器进行延时控制,防止摄像头持续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系统,包括待停车辆、停车位、充电桩、图像识别系统和智能地锁,所述待停车辆停放在停车位上,所述充电桩设置在停车位一端,智能地锁设置在停车位的另一端,所述图像识别系统设置在充电桩上,或设置在充电桩附近。

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包含有摄像头、硬件处理器和通讯模块,所述摄像头、硬件处理器和通讯模块依次相互电联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地锁上设置有地锁通讯模块和地锁控制器。

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与地锁通讯模块进行交互通讯。

占用新能源车位的非新能源汽车车主只有通过授权,才能将地锁关闭,才能开车离开该停车位。授权的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支付停车费或电话沟通充电桩供应商。如果授权通过,则地锁控制器将地锁关闭(降下),如果授权没通过,地锁一直处于升起状态,阻止车辆驶出。

本发明的具体优点为:

通过智能地锁,防止新能源停车位被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汽车在驶入停车位,通过图像识别系统对车辆信息进行判定,若是新能源汽车,则控制智能地锁下降,处于关闭状态,便于新能源汽车进出停车位,若是非新能源汽车,则控制智能地锁升起,对停车位进行封锁,不获得授权就无法离开。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的步骤s109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系统的停车区域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的智能地锁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的智能地锁的控制原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的智能地锁的另一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所示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进入停车区域的车辆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步骤s120;

步骤s120:根据车辆相关信息,判断车辆是否为新能源汽车,若是则进行步骤s130,若不是则进行步骤s210;

步骤s130:判断停车车辆为新能源汽车后,地锁保持关闭状态,便于停车车辆驶离;

步骤s210:判断停车车辆为非新能源汽车后,地锁打开,封锁出口,禁止车辆驶离。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1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0:根据车辆相关信息,判断非新能源车辆是否为授权通行车辆,若是则进行步骤s230,若不是则进行步骤s240;

步骤s230: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授权通行车辆时,地锁恢复至关闭状态;

步骤s240: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非授权通行车辆时,地锁打开,封锁出口。

如图3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4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50:循环验证非新能源车辆是否为授权车辆,直至车辆离开停车区域或离开停车区域出口处;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授权通行车辆,地锁恢复至关闭状态,以便所述非新能源车辆离开停车区域;若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非授权通行车辆,地锁保持打开状态,不允许所述非新能源车辆离开区域。

如图4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9:地锁在关闭状态时,图像识别系统的摄像头保持工作状态,并对车辆信息进行捕捉,当捕捉到车辆信息后,进入步骤s110,否则摄像头持续保持在工作状态,循环对车辆信息进行捕捉。

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的相关信息为车辆的车牌信息,具体识别方法为三种,第一种是识别车牌颜色,如果是绿色,则表明是新能源车牌,第二种是识别车牌上的字母与数字,通过对比已录入的新能源车牌号码的数据库,判断是否是新能源车牌,第三种是结合颜色和车牌号,判断是否为新能源车牌。

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图像识别系统的摄像头工作前,通过计时器进行延时控制,防止摄像头持续工作。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系统,包括待停车辆1、停车位2、充电桩3、图像识别系统4和智能地锁5,所述待停车辆停放在停车位2上,所述充电桩3设置在停车位2一端,智能地锁5设置在停车位2的另一端,所述图像识别系统4设置在充电桩3上,或设置在充电桩3附近。

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识别系统4包含有摄像头401、硬件处理器402和通讯模块403,所述摄像头401、硬件处理器402和通讯模块403依次相互电联接。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地锁5上设置有地锁通讯模块501和地锁控制器502。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403与地锁通讯模块501进行交互通讯。

占用新能源车位的非新能源汽车车主只有通过授权,才能将地锁关闭,才能开车离开该停车位。授权的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支付停车费或电话沟通充电桩供应商。如果授权通过,则地锁控制器502将地锁5关闭(降下),如果授权没通过,地锁5一直处于升起状态,阻止车辆驶出。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止非新能源车辆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9:地锁在关闭状态时,图像识别系统的摄像头保持工作状态,并对车辆信息进行捕捉,当捕捉到车辆信息后,进入步骤s110,否则摄像头持续保持在工作状态,循环对车辆信息进行捕捉。

步骤s110:获取进入停车区域的车辆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步骤s120;

步骤s120:根据车辆相关信息,判断车辆是否为新能源汽车,若是则进行步骤s130,若不是则进行步骤s210;

步骤s130:判断停车车辆为新能源汽车后,地锁保持关闭状态,便于停车车辆驶离;

步骤s210:判断停车车辆为非新能源汽车后,地锁打开,封锁出口,禁止车辆驶离。

步骤s220:根据车辆相关信息,判断非新能源车辆是否为授权通行车辆,若是则进行步骤s230,若不是则进行步骤s240;

步骤s230: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授权通行车辆时,地锁恢复至关闭状态;

步骤s240: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非授权通行车辆时,地锁打开,封锁出口。

步骤s250:循环验证非新能源车辆是否为授权车辆,直至车辆离开停车区域或离开停车区域出口处;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授权通行车辆,地锁恢复至关闭状态,以便所述非新能源车辆离开停车区域;若当所述非新能源车辆为非授权通行车辆,地锁保持打开状态,不允许所述非新能源车辆离开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占用新能源车位的非新能源汽车车主只有通过授权,才能将地锁关闭,才能开车离开该停车位。授权的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支付停车费或电话沟通充电桩供应商。如果授权通过,则地锁控制器将地锁关闭(降下),如果授权没通过,地锁一直处于升起状态,阻止车辆驶出。授权车辆数据库按时间段清零。

如图8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地锁包括底壳、内置于底壳内的上盖板、圆弧板、限位板和蓄电池,底壳内还设置有控制器、与控制器无线通讯的通讯模块,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驱动机构;蓄电池用于给电机和通讯模块以及控制器供电;通讯模块与汽车共享停车系统的大数据平台无线连接,用于将地锁开启、关闭时间信息,地锁状态信息,以及车牌数据信息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的服务器用于储存所有地锁的数据信息,便于地锁管理及车位预约服务的实施;驱动机构用于执行地锁开启或关闭;其中限位板为“t”形板或弧形板;该限位板升起的高度高于新能源汽车底盘、乘用车底盘等车辆的高度;限位板的高度设定范围为120mm-400mm;具体车辆类型包括轿车、货车、越野车、客车、新能源物流车、老年人代步车等;当驶入车辆是轿车驱时,限位板的高度为大于200mm;当驶入车辆是轿车驱时限位板的高度为大于370mm;当驶入车辆是货车驱时限位板的高度为大于300mm;当驶入车辆是货车驱时限位板的高度为大于370mm;当驶入车辆是越野车和客车时限位板的高度为大于370mm。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丝母、连杆、旋转座、铰接轴和拨转轴;底壳固定于停车位的地面上,具体安装于车位的偏中间位置,结合限位板升起的高度高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的高度,安装位置和高度的设计使非运营商或非车主的各种类型车辆无法停入。底壳后端内壁上设有左臂板和右臂板,左臂板和右臂板上都设有弧形槽,底壳上设有轴承座,底壳前端设有前腔,上盖板与底壳上端连接,圆弧板与上盖板前端连接,所述旋转座下端设有铰接孔一,中部边缘设有铰接孔二,电机与底壳连接,丝杆一端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另外一端与轴承座通过滚动轴承连接,丝母与丝杆通过螺旋副连接,旋转座下端通过铰接轴穿过铰接孔一与左臂板和右臂板铰接,左臂板和右臂板对称设置。拨转轴穿过铰接孔二,且嵌于弧形槽中,连杆一端与丝母侧面铰接,另外一端与拨转轴端部铰接,限位板与旋转座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右臂板上弧形槽的一端设有限位块一,另外一端设有限位块二,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上设有按压球。为了实现手机app控制车位锁的开启,在上盖板上设有二维码;弧形槽对应的圆心角为90°。铰接轴与弧形槽对应的圆心位置铰接;实现了限位板旋转90°的展开和折叠操作。

该汽车共享停车位智能车位锁,当私人车开离私人停车位后,为了避免他人车辆随意占用该停车位,由遥控器或手机app二维码通过扫码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丝杆正转,通过丝母与丝杆通过螺旋副连接,连杆一端与丝母侧面铰接,另外一端与拨转轴端部铰接,因丝母沿着丝杆往前运动,再通过连杆驱动拨转轴在弧形槽中运动,由于旋转座下端通过铰接轴穿过铰接孔一与左臂板和右臂板铰接,拨转轴穿过铰接孔二,且嵌于弧形槽中,弧形槽对应的圆心角为90°,所以在拨转轴的驱动下,旋转座绕着铰接轴顺时针旋转90°,限位板随着旋转座旋转90°展开,当拨转轴与限位块二上的按压球接触并挤压按压球时,此时电机断电停止转动,将停车位锁住,避免他人车辆停放,解决了随意占用私人车位的问题。

相反,当遥控或手机app二维码扫码控制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丝杆反转时,丝母往后运动通过连杆驱动拨转轴在弧形槽中往回运动,在拨转轴的驱动下,旋转座绕着铰接轴逆时针旋转90°,限位板随着旋转座逆时针旋转90°折叠起来,当拨转轴与限位块一上的按压球接触并挤压按压球时,此时电机断电停止转动,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上设有按压球相当于电机的常闭断电开关。

如图9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地锁上盖板上设有二维码,通过手机app实现扫码付款,解除车位锁,实现临时占用他人停车位;其中手机app付款方式可以连接微信、支付宝、以及区块链技术下的以太币等方式。底壳内部设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与大数据平台连接,通讯模块将地锁开启、关闭时间信息,地锁状态信息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的服务器用于储存所有地锁的数据信息,便于地锁管理及车位预约服务的实施;实现了城市内部停车位数据的实时共享,有效解决停车困难的问题。该锁可实现遥控器短距离通信开启,或手机app扫码开启,或通过内置或外置在锁内的摄像头识别为车主或汽车运营商投放的汽车车牌相匹配时,则开启车锁;不仅维护了共享汽车运营商的利益,同时为车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中识别的车牌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车牌。二维码用于与手机或车载终端上的app通过扫描二维码,识别二维码中的车主身份信息;所述二维码识别车主身份信息是由大数据平台基于二维码生成请求,根据所述车主身份信息生成;当需要打开地锁时,可通过手机终端或车载终端上的app中的二维码来扫描用于开锁的二维码;再由大数据平台通过与地锁通讯模块相互通讯与判断请求开锁的信息是否与系统录入的信息相匹配,若信息匹配,则通过地锁内的控制器控制地锁下降。手机终端或车载终端上的app可向后台中心服务器发送二维码生成请求。后台中心服务器可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请求生成二维码,并将该二维码发送到终端。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等智能终端。终端可安装一应用程序。用户可登陆该应用程序接收二维码。后台中心服务器在生成二维码之后,可采用特定的动态加密方式对二维码的内容进行加密。例如,二维码信息的数据帧的头部中可包含密钥和指定加密算法索引信息,该索引信息指定的密钥以及使用的加密算法可以是动态变动的。也可以设置成静态的密钥和算法,不同时间使用不同的密钥和加密算法。手机或车载终端在接收到二维码之后,可将二维码置于二维码地锁上进行扫描。车主或运营商投放车辆的租车主可直接将携带有该二维码的终端放置在二维码地锁上进行扫描,也可以将二维码喷涂、打印在纸片,塑料其中,在判断扫描二维码开启地锁时需要校验车主信息是否与系统录入得信息相匹配,具体方法是通过用户身份信息列表中的用户身份信息查询对比,若查询到用户身份信息列表中包含有车主身份或新能源汽车车牌录入数据信息时,判定为校验结果正确;若查询到用户身份信息列表中不包含与车主身份或新能源汽车车牌录入数据时,判定为校验结果错误。若校验结果正确,通过地锁控制器打开地锁,车辆进入,并向大数据平台发送本次开锁的相关信息;若校验信息错误,且错误次数超过预设的阈值,地锁控制器可向块,金属块等各种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扫描开启或关闭地锁。大数据平台发送报警信息。若生成二维码时采用了加密算法,地锁控制器可在扫描时通过相应的解密算法对二维码进行解密。其中大数据平台即为后台中心服务器。

如图10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防范非新能源车辆的新能源停车区域门禁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地锁在限位板上设置的摄像头21,也可以设置在地锁外的充电桩上,该摄像头用于识别汽车运营商或私家车车主汽车车牌是否与系统录入的车牌一致。摄像头21内置有镜头211、处理器212、以及数据发送模块213;处理器212用于处理镜头采集到的新能源车牌的图像数据;所述数据发送模块213用于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地锁通讯模块,再由地锁通讯模块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大数据平台,与大数据平台录入的车辆信息进行校验。

新能源车牌识别分为三个场景,强光环境、普通光源环境、暗光环境(夜间、地下车库等光线较暗的环境)。在强光环境下,摄像头镜头捕捉到车辆后,处理器会自动调节图像参数(饱和度、亮度等),以满足处理器中图像识别算法的需求。普通光源环境,摄像头镜头捕捉到车辆后,处理器会微调图像参数,进行图像识别算法处理了。暗光环境下,当摄像头镜头捕捉到动态图像后,因光线原因处理器无法识别车牌,感光器会开启工作,进行外部补光,以使处理器可正常进行图像识别。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进或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