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式快速修复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2602发布日期:2018-12-08 07:5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拉链式快速修复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路面的裂缝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修复存在施工麻烦、修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效果好的拉链式快速修复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拉链式快速修复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用记号笔以混凝土裂缝为中心线,画出宽20厘米平行线,以及在平行线上每隔50厘米画直径20厘米的圆形;

(2)用钻孔器在圆的位置进行钻孔;钻孔深度为穿透混凝土层;

(3)用混凝土切割机沿划的线进行切割混凝土,用风镐凿除该范围的混凝土,凿除深度为路面混凝土层的1/2~1/3,并尽量均匀,凿除时应避免出现啃边现象;

(4)清理:先把创凿除的碎石杂物清理干净,再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干净被凿除的混凝土表面,切缝用钢刷或铁抹清理干净,不得有浮灰;

(5)湿润:充分湿润切割好的修补表面;修补前不得有明水,若有明水,用海绵或抹布将水清理出来;

(6)搅拌:用搅拌机先干拌sc型修补料和相当于sc型修补料重量50%—100%的干净碎石,直至全部搅拌均匀,再加相当于sc型修补料重量14%~15%的水搅拌3-5分钟,直至搅拌均匀,得到修补材料;

(7)修补:将搅拌均匀的修补料倒入冲刷干净的修补槽和“8”字形槽里,立即用振动棒振捣密实,并用刮尺来回反复赶平再用抹子收光做到一次成形,操作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不得二次抹面压光;

(8)养护:材料终凝1小时后等到完全硬化后再洒水养护并用塑料薄膜覆盖。

步骤(6)中所述干净碎石的直径小于30㎜连续级配,且为用水洗过的碎石。

本发明修复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减少再次损坏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修复结构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拉链式快速修复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用记号笔以混凝土裂缝为中心线,画出宽20厘米平行线,以及在平行线上每隔50厘米画直径20厘米的圆形;

(2)用钻孔器在圆的位置进行钻孔;钻孔深度为穿透混凝土层;

(3)用混凝土切割机沿划的线进行切割混凝土,用风镐凿除该范围的混凝土,凿除深度为路面混凝土层的1/2~1/3,并尽量均匀,凿除时应避免出现啃边现象;

(4)清理:先把创凿除的碎石杂物清理干净,再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干净被凿除的混凝土表面,切缝用钢刷或铁抹清理干净,不得有浮灰;

(5)湿润:充分湿润切割好的修补表面;修补前不得有明水,若有明水,用海绵或抹布将水清理出来;

(6)搅拌:用搅拌机先干拌sc型修补料和相当于sc型修补料重量50%—100%的干净碎石,直至全部搅拌均匀,再加相当于sc型修补料重量14%~15%的水搅拌3-5分钟,直至搅拌均匀,得到修补材料;

(7)修补:将搅拌均匀的修补料倒入冲刷干净的修补槽和“8”字形槽里,立即用振动棒振捣密实,并用刮尺来回反复赶平再用抹子收光做到一次成形,操作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不得二次抹面压光;

(8)养护:材料终凝1小时后等到完全硬化后再洒水养护并用塑料薄膜覆盖。

步骤(6)中所述干净碎石的直径小于30㎜连续级配,且为用水洗过的碎石。

修复后的修复结构,包括沿裂缝长度方向的修补槽1,修补槽为凿除裂缝左右两侧混凝土后形成,修补槽的宽度为20cm,深度为路面混凝土层的1/2~1/3;修补槽长度方向每间隔50cm设置“8”字形槽2,“8”字形槽的深度为路面混凝土层的厚度,“8”字形槽的圆弧直径为20cm,可以进一步增加修补面积,减少损坏率;在所述修补槽及“8”字形槽中设置修补层3,且修补层的表面与混凝土路面平齐。修补槽的左右两侧边缘呈相互平行形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链式快速修复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用记号笔以混凝土裂缝为中心线,画出宽20厘米平行线,以及在平行线上每隔50厘米画直径20厘米的圆形;(2)用钻孔器在圆的位置进行钻孔;(3切割混凝土,用风镐凿除该范围的混凝土,凿除深度为路面混凝土层的1/2~1/3;再进行清理、湿润、搅拌、修补、养护。本发明修复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减少再次损坏率。

技术研发人员:冯新林;张欢欢;毛思光;刘海中;季传印;宋建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鑫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6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