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换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7821发布日期:2018-11-20 21:5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换枕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换枕车。

背景技术

目前,铁轨的枕木的更换作业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由于枕木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以重量很沉,人工换枕的作业就会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施工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以泉州市劲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车间作为具体技术方案的实施地点提供一种轨道换枕车,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便、枕木更换作业效率高、施工安全性高、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具体技术措施:一种轨道换枕车,它是由驾驶室、操纵臂机构、换枕夹具总成、底盘、前导轨机构、后导轨机构、轮式行走机构、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油泵、液压马达、液压油箱组成,其特征在于,

换枕夹具总成安装于操纵臂机构的前端,操纵臂机构的后臂端安装于驾驶室的前方,驾驶室安装于底盘上方的前侧,驾驶室能作360º旋转,操纵臂机构以及换枕夹具总成能与驾驶室同步旋转,驾驶室内安装有操纵机构和仪表,轮式行走机构安装于底盘的下方;

前导轨机构安装于底盘的前侧并且架设于前轮的前方,后导轨机构安装于底盘的后侧并且架设于后轮的后方,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安装于底盘的侧部,发动机总成的连接并驱动变速箱总成的运行,轮式行走机构以四轮驱动的方式实现行走目的;

前导轨机构作为前引导架,前引导架具有上下左右摆动调节功能,后导轨机构作为后引导架,后引导架具有左右窜动调节功能,整机通过前引导架、后引导架实现在铁轨轨道上运行的目的;

其中,操纵臂机构包括主臂、动臂、油缸,驾驶室基座的一侧通过焊接紧固有一对立式三角形座板,主臂的内臂端头通过销轴一与立式三角形座板的上端活动连接,主臂的中部作钝角折弯,第一油缸的缸座通过销轴二活动连接于驾驶室基座上,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头端与主臂的中部通过销杆一活动连接;

第一油缸用于控制主臂的倾斜角度;

主臂的外臂端呈u形分叉,动臂的内臂端能嵌入该u形分叉中;

呈u形分叉的主臂外臂端通过销轴三与动臂的内臂端底部活动连接,第二油缸的缸座通过销轴四活动连接于主臂的外臂端上侧,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头端与动臂的内臂端头通过销杆二活动连接;

第二油缸用于控制动臂的倾斜角度;

第三油缸的缸座通过销轴五活动连接于动臂的顶部,动臂的外臂端头用于安装换枕夹具总成;

其中,换枕夹具总成包括吊座、弧形转板、牵拉板、双级回转机构、挖料起料板、夹料机构,

动臂的外臂端头通过销轴六与吊座活动连接,前后两根弧形转板的内板端通过销轴七与动臂的外臂端活动连接,前后两根牵拉板的底板端通过销轴八活动连接于吊座的顶部,前后两根牵拉板的上板端通过销轴九与前后两根弧形转板的外板端实现活动连接,第三油缸的活塞杆头端则活动套接于销轴九的中部;

第三油缸用于控制吊座的倾斜角度;

双级回转机构的顶面通过螺丝紧固安装有一个立式电机,立式电机的轴端朝下连接并驱动双级回转机构的运行;

吊座的底部后段通过焊接与挖料起料板的后围板上端中部紧固连接;

其中,挖料起料板包括一根横向口字型主钢板、一根横向辅助钢管、后围板、前围板、十二个锥形钢爪,后围板、前围板的左侧四分之一处以及右侧四分之一处均向上切有一个长方形豁口,后围板的左右两个长方形豁口与前围板的左右两个长方形豁口对称,横向口字型主钢板、横向辅助钢管之间上下平行设置;

后围板的上端分别与横向口字型主钢板、横向辅助钢管通过焊接实现紧固连接,前围板的上端分别与横向口字型主钢板、横向辅助钢管通过焊接实现紧固连接,横向口字型主钢板、横向辅助钢管被对合在一起的前围板、后围板包裹从而形成m形架体结构,在该m形架体结构的底部通过焊接紧固有十二个锥形钢爪;

吊座的底部前段通过焊接紧固安装有双级回转机构,双级回转机构连接并控制夹料机构的旋转;

其中,夹料机构包括竖向吊板、一对斜向口字型限位钢杆、左夹板、右夹板、夹紧油缸,两块前后平行的竖向吊板的顶部均通过焊接紧固于双级回转机构中主支撑轴承的底部,每块竖向吊板的外侧面均焊接有一根斜向口字型限位钢杆,左右两根斜向口字型限位钢杆之间呈八字形结构,平行的前后两块竖向吊板的底部之间串接有两根平行的轴杆;

左夹板的上端对应一根轴杆活动套接,右夹板的上端对应另一根轴杆活动套接,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能对向夹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夹持枕木的目的,斜向口字型限位钢杆能控制左夹板与右夹板在夹料时的吃料深度;

左夹板的上端中部焊接有一对平行的竖向弧形牵引板一,两块竖向弧形牵引板一之间串接有一根连杆一;

右夹板的上端中部焊接有一对平行的竖向弧形牵引板二,两块竖向弧形牵引板二之间串接有一根连杆二;

夹紧油缸的缸座底部与连杆一中部活动套接,夹紧油缸的活塞杆头端与连杆二中部活动套接,当夹紧油缸的活塞杆未伸出时,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处于打开状态,当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时,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处于对向夹合状态;

其中,前导轨机构包括竖向前架板、前伸板、倾斜调节油缸一、托板一、摆动板、缓冲弹簧、定向杆、轮轴一、前轨道轮,竖向前架板通过焊接紧固于底盘的前侧中部,竖向前架板的前侧面通过焊接紧固有左右两组串轴板一,每组串轴板一均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肩板一组成,每块竖向肩板一的中部均钻有一个轴孔一,每组串轴板一通过串销杆一均对应串接有一块前伸板,左右两块前伸板相互平行;

竖向前架板的前侧面中部通过焊接紧固有一对串轴板二,该串轴板二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肩板二组成,每块竖向肩板二的中部均钻有一个轴孔二,串轴板二通过串销杆二与倾斜调节油缸一的缸座实现活动连接;

托板一的后侧面上端通过焊接紧固有左右两组串轴板三,每组串轴板三均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肩板三组成,每块竖向肩板三的中部均钻有一个轴孔三,每块前伸板的前板端通过串销杆三与对应的串轴板三实现活动连接,左右两块前伸板的顶面之间焊接有一块牵连钢板一;

托板一的顶面中部焊接有一块座板一,该座板一的顶面通过焊接紧固有一对串轴板四,该串轴板四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肩板四组成,每块竖向肩板四的中部均钻有一个轴孔四,串轴板四通过串销杆四与倾斜调节油缸一的活塞杆头端实现活动连接;

座板一的底面前侧焊接有一块竖向挡板一,该竖向挡板一的中部钻有一个圆形串轴孔一,座板一的顶面前侧、竖向挡板一的前侧面上端均焊接有一块横向肩板一,每块横向肩板一均钻有一个轴孔五,上下两块横向肩板一之间串接有一根串销杆五;

竖向前架板与托板一之间通过左右两块前伸板实现连接,倾斜调节油缸一能控制托板一的倾斜角度;

托板一的顶面还焊接有两块缓冲钢板,两块缓冲钢板对称分布于座板的左右两侧,每块缓冲钢板的前板端均钻有一个竖向圆形通孔;

托板一的前侧面上端通过焊接紧固有左右两个竖向方形钢套,每个竖向方形钢套的方形套孔呈竖向;

托板一的前侧面中部钻有一个圆形轴孔,摆动板的中部钻有一个圆形串轴孔二,竖向挡板挡置于摆动板的前方,圆形串轴孔一与圆形串轴孔二之间前后对应,定位芯轴的一轴端从圆形串轴孔一插入并向后贯穿圆形串轴孔二后置入圆形轴孔中;

摆动板顶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一块方形竖向限位块,左右两块方形竖向限位块均能向上插入对应的竖向方形钢套中;

摆动板顶面的左右两侧还焊接有一根竖向栓杆,左右两根竖向栓杆与上方的缓冲钢板相互对应,每块缓冲钢板前板端的竖向圆形通孔均能与对应的竖向栓杆的上杆端实现活动套接,每根竖向栓杆的顶杆端均能旋入螺母,每根竖向栓杆的外围均活动套接有一个缓冲弹簧,每个缓冲弹簧的底部均向下顶压于摆动板的顶面,每个缓冲弹簧的顶部均向上顶压于缓冲钢板前板端的底部,

摆动板与托板一之间通过定位芯轴实现连接,摆动板以定位芯轴作为摆动轴心;

摆动板的底部通过焊接紧固有一根轮轴一,摆动板的前侧面下端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一根定向杆,该定向杆呈前后纵深走向;

轮轴一的左右两轴端通过轴承均套接有一个前轨道轮;

其中,后导轨机构包括竖向后架板、后伸板、倾斜调节油缸二、托板二、窜动板、轮轴二、后轨道轮,竖向后架板通过焊接紧固于底盘的后侧中部,竖向后架板的后侧面通过焊接紧固有左右两组串销板一,每组串销板一均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翼板一组成,每块竖向翼板一的中部均钻有一个销孔一,每组串销板一通过销辊一均对应串接有一块后伸板,左右两块后伸板相互平行;

竖向后架板的后侧面中部通过焊接紧固有一对串销板二,该串销板二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翼板二组成,每块竖向翼板二的中部均钻有一个销孔二,串销板二通过销辊二与倾斜调节油缸二的缸座实现活动连接;

托板二的前侧面上端通过焊接紧固有左右两组串销板三,每组串销板三均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翼板三组成,每块竖向翼板三的中部均钻有一个销孔三,每块后伸板的后板端通过销辊三与对应的串销板三实现活动连接,左右两块后伸板的顶面之间焊接有一块牵连钢板二;

托板二的顶面中部焊接有一块座板二,该座板二的顶面通过焊接紧固有一对串销板四,该串销板四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翼板四组成,每块竖向翼板四的中部均钻有一个销孔四,串销板四通过销辊四与倾斜调节油缸二的活塞杆头端实现活动连接;

座板二的底面后侧焊接有一块竖向挡板二,该竖向挡板二钻有三个圆形杆孔,座板二的顶面后侧、竖向挡板二的后侧面上端均焊接有一块横向肩板二,每块横向肩板二均钻有一个销孔五,上下两块横向肩板二之间串接有一根销辊五;

竖向后架板与托板二之间通过左右两块后伸板实现连接,倾斜调节油缸二能控制托板二的倾斜角度;

托板二的后侧面通过螺丝紧固有左右两个横向方形钢套,每个横向方形钢套的方形套孔呈横向;

托板二的后侧面中部焊接有三根限位杆,三根限位杆之间横向并排,窜动板的中部钻有一个长方形限位孔,窜动板贴置于托板二的后侧面,竖向挡板二挡置于窜动板的后方,托板二上的三根限位杆能向后贯穿窜动板上的长方形限位孔并且能继续向后与竖向挡板二上的三个圆形杆孔实现对应串接并通过旋紧螺母实现紧固;

窜动板的底部通过焊接紧固有一根轮轴二从而形成左右窜动机构,左右窜动机构的左端头能从位于左侧的横向方形钢套向左贯穿而出,左右窜动机构的右端头能从位于右侧的横向方形钢套向右贯穿而出,轮轴二的左右两轴端通过轴承均套接有一个后轨道轮;

窜动板与托板二之间通过三根限位杆实现连接,窜动板以长方形限位孔与限位杆之间的间隙作为左右窜动时的空间;

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夹紧油缸、倾斜调节油缸一、倾斜调节油缸二通过管路连接至油泵,液压马达连接并控制油泵的运行,油泵与液压油箱相连通,液压油箱安装于底盘的侧部。

本发明中所述的双级回转机构的结构特征与本专利申请人之前申请过的“一种应用于挖掘机夹具中的双边传动双级回转机构”发明专利的技术措施相同,该发明专利的专利号为:201720411065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便、枕木更换作业效率高、施工安全性高、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换枕夹具总成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换枕夹具总成后视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换枕夹具总成侧视角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前导轨机构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后导轨机构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a1-底盘、a2-驾驶室、a3-轮式行走机构、a31-前轮、b1-主臂、b11-第一油缸、b12-第二油缸、b2-动臂、b21-第三油缸、b22-弧形转板、b23-牵拉板、c1-吊座、c2-双级回转机构、c21-立式电机、c3-竖向吊板、c31-轴杆、c4-斜向口字型限位钢杆、c5-左夹板、c6-右夹板、d-挖料起料板、d1-横向口字型主钢板、d11-锥形钢爪、d2-横向辅助钢管、d31-前围板、e-前导轨机构、e1-竖向前架板、e11-前伸板、e12-牵连钢板一、e2-倾斜调节油缸一、e3-托板一、e31-竖向挡板一、e32-竖向方形钢套、e33-缓冲钢板、e4-摆动板、e41-方形竖向限位块、e42-定向杆、e43-缓冲弹簧、e5-轮轴一、e6-前轨道轮、f-后导轨机构、f1-竖向后架板、f11-后伸板、f12-牵连钢板二、f2-倾斜调节油缸二、f3-托板二、f31-竖向挡板二、f32-横向方形钢套、f4-窜动板、f41-长方形限位孔、f5-轮轴二、f6-后轨道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泉州市劲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车间作为实施地点并提供如下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换枕车,它是由驾驶室a2、操纵臂机构、换枕夹具总成、底盘a1、前导轨机构e、后导轨机构f、轮式行走机构a3、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油泵、液压马达、液压油箱组成,其特征在于,

换枕夹具总成安装于操纵臂机构的前端,操纵臂机构的后臂端安装于驾驶室a2的前方,驾驶室a2安装于底盘a1上方的前侧,驾驶室a2能作360º旋转,操纵臂机构以及换枕夹具总成能与驾驶室a2同步旋转,驾驶室a2内安装有操纵机构和仪表,轮式行走机构a3安装于底盘a1的下方;

前导轨机构e安装于底盘a1的前侧并且架设于前轮a31的前方,后导轨机构f安装于底盘a1的后侧并且架设于后轮的后方,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安装于底盘a1的侧部,发动机总成的连接并驱动变速箱总成的运行,轮式行走机构a3以四轮驱动的方式实现行走目的;

前导轨机构e作为前引导架,前引导架具有上下左右摆调节功能,后导轨机构f作为后引导架,后引导架具有左右窜动调节功能,整机通过前引导架、后引导架实现在铁轨轨道上运行的目的;

如图1所示,其中,操纵臂机构包括主臂b1、动臂b2、油缸,驾驶室a2基座的一侧通过焊接紧固有一对立式三角形座板,主臂b1的内臂端头通过销轴一与立式三角形座板的上端活动连接,主臂b1的中部作钝角折弯,第一油缸b11的缸座通过销轴二活动连接于驾驶室a2基座上,第一油缸b11的活塞杆头端与主臂b1的中部通过销杆一活动连接;

第一油缸b11用于控制主臂b1的倾斜角度;

主臂b1的外臂端呈u形分叉,动臂b2的内臂端能嵌入该u形分叉中;

呈u形分叉的主臂b1外臂端通过销轴三与动臂b2的内臂端底部活动连接,第二油缸b12的缸座通过销轴四活动连接于主臂b1的外臂端上侧,第二油缸b12的活塞杆头端与动臂b2的内臂端头通过销杆二活动连接;

第二油缸b12用于控制动臂b2的倾斜角度;

第三油缸b21的缸座通过销轴五活动连接于动臂b2的顶部,动臂b2的外臂端头用于安装换枕夹具总成;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其中,换枕夹具总成包括吊座c1、弧形转板b22、牵拉板b23、双级回转机构c2、挖料起料板d、夹料机构,

动臂b2的外臂端头通过销轴六与吊座c1活动连接,前后两根弧形转板b22的内板端通过销轴七与动臂b2的外臂端活动连接,前后两根牵拉板b23的底板端通过销轴八活动连接于吊座c1的顶部,前后两根牵拉板b23的上板端通过销轴九与前后两根弧形转板b22的外板端实现活动连接,第三油缸b21的活塞杆头端则活动套接于销轴九的中部;

第三油缸b21用于控制吊座c1的倾斜角度;

双级回转机构c2的顶面通过螺丝紧固安装有一个立式电机c21,立式电机c21的轴端朝下连接并驱动双级回转机构c2的运行;

吊座c1的底部后段通过焊接与挖料起料板d的后围板上端中部紧固连接;

如图3所示,其中,挖料起料板d包括一根横向口字型主钢板d1、一根横向辅助钢管d2、后围板、前围板d31、十二个锥形钢爪d11,后围板、前围板d31的左侧四分之一处以及右侧四分之一处均向上切有一个长方形豁口,后围板的左右两个长方形豁口与前围板d31的左右两个长方形豁口对称,横向口字型主钢板d1、横向辅助钢管d2之间上下平行设置;

后围板的上端分别与横向口字型主钢板d1、横向辅助钢管d2通过焊接实现紧固连接,前围板d31的上端分别与横向口字型主钢板d1、横向辅助钢管d2通过焊接实现紧固连接,横向口字型主钢板d1、横向辅助钢管d2被对合在一起的前围板d31、后围板包裹从而形成m形架体结构,在该m形架体结构的底部通过焊接紧固有十二个锥形钢爪d11;

吊座c1的底部前段通过焊接紧固安装有双级回转机构c2,双级回转机构c2连接并控制夹料机构的旋转;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其中,夹料机构包括竖向吊板c3、一对斜向口字型限位钢杆c4、左夹板c5、右夹板c6、夹紧油缸,两块前后平行的竖向吊板c3的顶部均通过焊接紧固于双级回转机构c2中主支撑轴承的底部,每块竖向吊板c3的外侧面均焊接有一根斜向口字型限位钢杆c4,左右两根斜向口字型限位钢杆c4之间呈八字形结构,平行的前后两块竖向吊板c3的底部之间串接有两根平行的轴杆c31;

左夹板c5的上端对应一根轴杆活动套接,右夹板c6的上端对应另一根轴杆活动套接,左夹板c5与右夹板c6之间能对向夹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夹持枕木的目的,斜向口字型限位钢杆c4能控制左夹板c5与右夹板c6在夹料时的吃料深度;

左夹板c5的上端中部焊接有一对平行的竖向弧形牵引板一,两块竖向弧形牵引板一之间串接有一根连杆一;

右夹板c6的上端中部焊接有一对平行的竖向弧形牵引板二,两块竖向弧形牵引板二之间串接有一根连杆二;

夹紧油缸的缸座底部与连杆一中部活动套接,夹紧油缸的活塞杆头端与连杆二中部活动套接,当夹紧油缸的活塞杆未伸出时,左夹板c5与右夹板c6之间处于打开状态,当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时,左夹板c5与右夹板c6之间处于对向夹合状态;

如图5所示,其中,前导轨机构e包括竖向前架板e1、前伸板e11、倾斜调节油缸一e2、托板一e3、摆动板e4、缓冲弹簧e43、定向杆e42、轮轴一e5、前轨道轮e6,竖向前架板e1通过焊接紧固于底盘a1的前侧中部,竖向前架板e1的前侧面通过焊接紧固有左右两组串轴板一,每组串轴板一均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肩板一组成,每块竖向肩板一的中部均钻有一个轴孔一,每组串轴板一通过串销杆一均对应串接有一块前伸板e11,左右两块前伸板e11相互平行;

竖向前架板e1的前侧面中部通过焊接紧固有一对串轴板二,该串轴板二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肩板二组成,每块竖向肩板二的中部均钻有一个轴孔二,串轴板二通过串销杆二与倾斜调节油缸一e2的缸座实现活动连接;

托板一e3的后侧面上端通过焊接紧固有左右两组串轴板三,每组串轴板三均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肩板三组成,每块竖向肩板三的中部均钻有一个轴孔三,每块前伸板e11的前板端通过串销杆三与对应的串轴板三实现活动连接,左右两块前伸板e11的顶面之间焊接有一块牵连钢板一e12;

托板一e3的顶面中部焊接有一块座板一,该座板一的顶面通过焊接紧固有一对串轴板四,该串轴板四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肩板四组成,每块竖向肩板四的中部均钻有一个轴孔四,串轴板四通过串销杆四与倾斜调节油缸一e2的活塞杆头端实现活动连接;

座板一的底面前侧焊接有一块竖向挡板一e31,该竖向挡板一e31的中部钻有一个圆形串轴孔一,座板一的顶面前侧、竖向挡板一e31的前侧面上端均焊接有一块横向肩板一,每块横向肩板一均钻有一个轴孔五,上下两块横向肩板一之间串接有一根串销杆五;

竖向前架板e1与托板一e3之间通过左右两块前伸板e11实现连接,倾斜调节油缸一e2能控制托板一e3的倾斜角度;

托板一e3的顶面还焊接有两块缓冲钢板e33,两块缓冲钢板e33对称分布于座板的左右两侧,每块缓冲钢板e33的前板端均钻有一个竖向圆形通孔;

托板一e3的前侧面上端通过焊接紧固有左右两个竖向方形钢套e32,每个竖向方形钢套e32的方形套孔呈竖向;

托板一e3的前侧面中部钻有一个圆形轴孔,摆动板e4的中部钻有一个圆形串轴孔二,竖向挡板挡置于摆动板e4的前方,圆形串轴孔一与圆形串轴孔二之间前后对应,定位芯轴的一轴端从圆形串轴孔一插入并向后贯穿圆形串轴孔二后置入圆形轴孔中;

摆动板e4顶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一块方形竖向限位块e41,左右两块方形竖向限位块e41均能向上插入对应的竖向方形钢套e32中;

摆动板e4顶面的左右两侧还焊接有一根竖向栓杆,左右两根竖向栓杆与上方的缓冲钢板e33相互对应,每块缓冲钢板e33前板端的竖向圆形通孔均能与对应的竖向栓杆的上杆端实现活动套接,每根竖向栓杆的顶杆端均能旋入螺母,每根竖向栓杆的外围均活动套接有一个缓冲弹簧e43,每个缓冲弹簧e43的底部均向下顶压于摆动板e4的顶面,每个缓冲弹簧e43的顶部均向上顶压于缓冲钢板e33前板端的底部,

摆动板e4与托板一e3之间通过定位芯轴实现连接,摆动板e4以定位芯轴作为摆动轴心;

摆动板e4的底部通过焊接紧固有一根轮轴一e5,摆动板e4的前侧面下端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一根定向杆e42,该定向杆e42呈前后纵深走向;

轮轴一e5的左右两轴端通过轴承均套接有一个前轨道轮e6;

如图6所示,其中,后导轨机构f包括竖向后架板f1、后伸板f11、倾斜调节油缸二f2、托板二f3、窜动板f4、轮轴二f5、后轨道轮f6,竖向后架板f1通过焊接紧固于底盘a1的后侧中部,竖向后架板f1的后侧面通过焊接紧固有左右两组串销板一,每组串销板一均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翼板一组成,每块竖向翼板一的中部均钻有一个销孔一,每组串销板一通过销辊一均对应串接有一块后伸板f11,左右两块后伸板f11相互平行;

竖向后架板f1的后侧面中部通过焊接紧固有一对串销板二,该串销板二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翼板二组成,每块竖向翼板二的中部均钻有一个销孔二,串销板二通过销辊二与倾斜调节油缸二f2的缸座实现活动连接;

托板二f3的前侧面上端通过焊接紧固有左右两组串销板三,每组串销板三均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翼板三组成,每块竖向翼板三的中部均钻有一个销孔三,每块后伸板f11的后板端通过销辊三与对应的串销板三实现活动连接,左右两块后伸板f11的顶面之间焊接有一块牵连钢板二f12;

托板二f3的顶面中部焊接有一块座板二,该座板二的顶面通过焊接紧固有一对串销板四,该串销板四是由平行左右两块竖向翼板四组成,每块竖向翼板四的中部均钻有一个销孔四,串销板四通过销辊四与倾斜调节油缸二f2的活塞杆头端实现活动连接;

座板二的底面后侧焊接有一块竖向挡板二f31,该竖向挡板二f31钻有三个圆形杆孔,座板二的顶面后侧、竖向挡板二f31的后侧面上端均焊接有一块横向肩板二,每块横向肩板二均钻有一个销孔五,上下两块横向肩板二之间串接有一根销辊五;

竖向后架板f1与托板二f3之间通过左右两块后伸板f11实现连接,倾斜调节油缸二f2能控制托板二f3的倾斜角度;

托板二f3的后侧面通过螺丝紧固有左右两个横向方形钢套f32,每个横向方形钢套f32的方形套孔呈横向;

托板二f3的后侧面中部焊接有三根限位杆,三根限位杆之间横向并排,窜动板f4的中部钻有一个长方形限位孔f41,窜动板f4贴置于托板二f3的后侧面,竖向挡板二f31挡置于窜动板f4的后方,托板二f3上的三根限位杆能向后贯穿窜动板f4上的长方形限位孔f41并且能继续向后与竖向挡板二f31上的三个圆形杆孔实现对应串接并通过旋紧螺母实现紧固;

窜动板f4的底部通过焊接紧固有一根轮轴二f5从而形成左右窜动机构,左右窜动机构的左端头能从位于左侧的横向方形钢套f32向左贯穿而出,左右窜动机构的右端头能从位于右侧的横向方形钢套f32向右贯穿而出,轮轴二f5的左右两轴端通过轴承均套接有一个后轨道轮f6;

窜动板f4与托板二f3之间通过三根限位杆实现连接,窜动板f4以长方形限位孔f41与限位杆之间的间隙作为左右窜动时的空间;

第一油缸b11、第二油缸b12、第三油缸b21、夹紧油缸、倾斜调节油缸一e2、倾斜调节油缸二f2通过管路连接至油泵,液压马达连接并控制油泵的运行,油泵与液压油箱相连通,液压油箱安装于底盘a1的侧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