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旧路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577发布日期:2019-02-12 21:1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旧路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旧路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的建筑和道路均在改扩建,因此会产生了大量的旧路和建筑垃圾,而这些旧路和建筑垃圾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大规模新修、改扩建市政道路,在道路底基层铺设的无机混合料中的骨料主要来源于山碎石;由于山碎石属于国家矿山资源,虽然能够被人们合理利用,满足人们建设使用的需求,但是长期开采山碎石,矿山资源就会越来越少,并且还破坏了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找到一种将旧路和建筑垃圾来代替山碎石的原料的路面层结构成为该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旧路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通过采用旧路和建筑垃圾来部分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山碎石,在降低路面层结构的制造成本的同时还将污泥变废为宝,充分保护了环境。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含旧路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包括基层和位于所述基层上方的混凝土层,所述基层和所述混凝土层均含有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所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均小于25mm。

进一步的,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依次在25~20mm、20~10mm、 10~5mm、5~0mm之间的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质量比控制在(13~17): (27~31):(14~18):4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包括由下到上分别为垫层、底基层和联结层,所述垫层的旧路粒料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10~25mm,所述底基层的旧路粒料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5mm以下,所述联结层的旧路粒料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0~10mm。

进一步的,所述垫层、底基层和联结层的厚度范围分别为10~15cm、 15~20cm、10~15cm。

进一步的,所述垫层采用水泥、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所述水泥、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 8:50:42。

进一步的,所述底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所述石灰、粉煤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8:16:30:46。

进一步的,所述联结层采用石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所述石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5:20:75。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层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20~25mm。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层采用水泥、粉煤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所述水泥、粉煤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8:25:12:55。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层上方铺设有透水面层,所述透水面层采用孔隙率为18%~20%的SBS改性沥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含旧路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铺设的路面层采用的的无机混合料的原料配方,通过采用旧路和建筑垃圾来替换现有技术中的成本较高的山碎石,降低了铺设成本;

(2)本实用新型可以大量消耗旧路和建筑垃圾,解决了旧路和建筑垃圾的处置难题,防止了二次污染,进而保护了环境;

(3)由于旧路粒料中含有道路底层铺设的所有材料,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旧路垃圾作为骨料不但能代替山碎石作为无机混合料的主要组分,而且由于其还含有其他无机混合料的组分,如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因此旧路垃圾的回收率达100%,从而建设成绿色环保公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含旧路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图中:1-基层,101-垫层,102-底基层,103-联结层;

2-混凝土层;

3-透水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旧路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含旧路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包括基层1和位于基层1上方的混凝土层2,基层1和混凝土层2均含有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均小于25mm。由于旧路垃圾中含有道路底层铺设的所有材料,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旧路垃圾作为骨料不但能代替山碎石作为无机混合料的主要组分,而且由于其还含有其他无机混合料的组分,如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因此可以提高这些组分在其实际所占的份数比例,进而有效的增加了无机混合料的机械强度;同时在铺设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层中,应用的无机混合料的原料配方采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来部分替换现有技术中的成本较高的山碎石,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能够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置难题,防止了二次污染,进而保护了环境。

作为优选实施例,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依次在25~20mm、20~ 10mm、10~5mm、5~0mm之间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质量比控制在(13~ 17):(27~31):(14~18):40之间。不同粒径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混合配制,可以在保证铺设公路用的无机料的透水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无机料的机械性能。当然两者之间的质量比是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加以确定的,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在充分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得性能达到最佳。

基层1包括由下到上分别为垫层101、底基层102和联结层103,垫层 101的旧路粒料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10~25mm,底基层102的旧路粒料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5mm以下,联结层103的旧路粒料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0~10mm。

其中,垫层101、底基层102和联结层103的厚度范围分别为10~15cm、 15~20cm、10~15cm。

进一步的,垫层101采用水泥、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水泥、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8:50: 42。

底基层102采用石灰、粉煤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石灰、粉煤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8:16:30:46。

联结层103采用石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石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5:20:75。

作为优选实施例,混凝土层2的污泥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20~25mm。

混凝土层2采用水泥、粉煤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水泥、粉煤灰、旧路粒料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混合比例为8:25:12:55。

混凝土层2上方铺设有透水面层,透水面层采用孔隙率为18%~20%的 SBS改性沥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