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现场拼装技术的沉井式桥梁下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4402发布日期:2018-09-14 20:3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式桥梁下部结构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基于现场拼装技术的沉井式桥梁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型跨海大桥建设的快速发展期。但是由于海上潮差大,水流急,海上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台风、龙卷风、雷暴及突发性小范围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在上述风、雨、雾、浪、流和潮的综合影响下,全年施工可作业时间不足。所以,跨海大桥的下部结构施工难题往往会影响整体工程进度。

现有的桥梁下部结构大多采用整体现浇和整体预制,整体现浇灌注桩、承台和桥墩受气象条件和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大,结构质量较难得到保证。另外,现浇混凝土施工受天气制约,工期比较长,下部结构上层的混凝土需要等底部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且需要时间养护。整体预制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对施工设备要求比较严格,需要特制的大型运输车辆、船舶和吊机,运输安装都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施工周期短,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的一种基于现场拼装技术的沉井式桥梁下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现场拼装技术的沉井式桥梁下部结构,包括桥梁下部结构主体,桥梁下部结构主体由拼接层逐层拼接而成,拼接层由预制混凝土管片首尾相接而成,同一层拼接层内的预制混凝土管片之间通过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连接,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设置于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内侧,相邻拼接层的预制混凝土管片之间通过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连接,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也设置于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内侧,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和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呈弯曲结构;同一层拼接层内的预制混凝土管片之间形成有混凝土管片接缝。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相邻拼接层之间的混凝土管片接缝错开设置。

上述的混凝土管片接缝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垫。

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管片上设置有水平连接孔,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置于对应的水平连接孔内。

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管片上设置有竖向连接孔,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置于对应的竖向连接孔内。

上述的桥梁下部结构主体的截面呈椭圆结构,椭圆结构的短长轴比例为1:1至1:2。

上述的桥梁下部结构主体的截面呈圆形结构。

上述的桥梁下部结构主体的截面呈圆端形结构。

上述的桥梁下部结构主体的截面呈扁椭圆结构,扁椭圆结构的短长轴比例为1:2至1:6。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现场拼装技术的沉井式桥梁下部结构,其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拼接而成,受气象条件影响小,能适应极端天气或特殊时期的严苛要求;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预制混凝土管片之间通过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和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连接固定,提高了整体性和整体强度,且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和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均设置于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内侧,便于施工,还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水体对高强螺栓侵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分隔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分隔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分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桥梁下部结构主体1、拼接层2、预制混凝土管片3、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4、水平连接孔4a、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5、竖向连接孔5a、混凝土管片接缝6、弹性密封垫7。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

一种基于现场拼装技术的沉井式桥梁下部结构,包括桥梁下部结构主体1,桥梁下部结构主体1由拼接层2逐层拼接而成,拼接层2由预制混凝土管片3首尾相接而成,同一层拼接层2内的预制混凝土管片3之间通过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4连接,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4设置于预制混凝土管片3的内侧,相邻拼接层2的预制混凝土管片3之间通过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5连接,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5也设置于预制混凝土管片3的内侧,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4和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5呈弯曲结构;同一层拼接层2内的预制混凝土管片3之间形成有混凝土管片接缝6。

上述的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4和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5均采用体内后张拉法,它们的弯曲程度预制混凝土管片3的曲率来决定。

通过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4和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5连接预制混凝土管片3,能够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和耐久性,使得承载力也相应提高。

实施例中,相邻拼接层2之间的混凝土管片接缝6错开设置。

实施例中,混凝土管片接缝6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垫7。弹性密封垫7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管片3上设置有水平连接孔4a,水平预应力高强螺栓4置于对应的水平连接孔4a内。

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管片3上设置有竖向连接孔5a,竖向预应力高强螺栓5置于对应的竖向连接孔5a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桥梁下部结构主体1的截面为椭圆结构,椭圆结构的短长轴比例为1:1至1:2。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桥梁下部结构主体1的截面为圆形结构。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实施例中,桥梁下部结构主体1的截面为圆端形结构。

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实施例中,桥梁下部结构主体1的截面为扁椭圆结构,扁椭圆结构的短长轴比例为1:2至1:6。

椭圆截面、圆形截面、圆端形截面以及扁椭圆截面是桥梁下部结构常见的4中截面形式,其都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拼装结构建成。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