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用施工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4625发布日期:2018-12-18 22:0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通信工程用施工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工程施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通信工程用施工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工程施工包括电话网建设、光纤通信建设以及信息相关线缆的地下布线建设,这些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缆铺设普遍通过通信窖井进行,在通信窖井中预先固定有穿线管,在施工时打开窖井盖将各种线缆通过穿线管进行布设。在这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普遍通过设置警示牌来告知过往行人注意安全,警示牌上普遍粘贴有维修警示标记,然而这种警示牌粘贴维修警示标记不够显眼,警示力度不够,所以现有专利对这种警示牌进行了改进。

现有专利CN205621393U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用警示装置,该通信工程用警示装置包括固定组件、与固定组件连接的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警示牌组件、与警示牌组件连接的供电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滑槽;支撑组件包括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与滑块连接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顶端上的放置板、与放置板连接的立柱、设置在立柱顶端上的支撑板;警示牌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柱之间的警示牌、设置在警示牌上的警示标志、设置在警示标志外部的灯罩;供电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放置板上的蓄电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框架结构牢固,既能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使用又不受电源的限制,节能环保。

在使用现有的这种警示装置时,警示标志以单一颜色光线进行警示,光线在白天照射距离较短,当施工地点的阳光较强烈时,行人无法在距离施工地点较远的地点看到警示标志,而且当行人低头看手机时,警示标志容易被人们忽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施工警示装置,以解决现有警示装置的警示光线照射距离较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通信工程用施工警示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杆和警示板,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基座底壁上,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连接在警示板上,所述警示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固设有限位盒,所述警示板的右侧壁上转动配合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警示板右侧壁和限位盒,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空腔内的端部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限位盒内设有钢条,所述钢条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上,所述钢条的另一端固定在限位盒的内壁上,所述钢条围绕第一转轴进行卷绕,所述卷绕的钢条间具有空隙;

所述警示板上开设有连通空腔的展示孔,所述警示板的左侧壁上转动配合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上固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等于第一齿轮直径的五分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警示柱,所述警示柱与第二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警示柱上固设有若干颜色的反射面,所述警示柱位于展示孔处且反射面向展示孔反射出光线;

还包括电源,所述空腔的顶壁上设有LED灯,所述LED灯照射的光线投射向警示柱,所述电源为LED灯提供发光的电能。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在施工时,施工人员打开通信窖井的窖井盖进行相关通信线缆的布设,将本方案中的警示板通过基座立在打开窖井盖的通信窖井处,施工人员放置警示板后,拧动第一转轴将钢条拧紧卷绕在第一转轴上;由于钢条卷紧在第一转轴上储存了弹性势能和钢条外围端部固定在限位盒上,所以松开拧动第一转轴的力后钢条会变松,钢条变松过程中储存的弹性势能让第一转轴缓慢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因为第二齿轮的半径比第一齿轮的半径小很多,所以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时,第一齿轮转动一圈,第二齿轮就能转动五圈,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使第二转轴上的警示柱在展示孔内转动,同时,LED灯照射到警示柱上,警示柱转动时反射面反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进行警示,多种颜色的光线被从展示孔投射出来,提前警示行人此处在进行施工。

在拧动第一转轴的同时,由于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随第一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上警示柱也可接收到LED灯光线和自然光线进行反射,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过程中也能提醒过往行人此处在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中警示柱转动时反射出多种颜色的光线,当行人靠近施工地点时,不同颜色的光线投射到行人处,可引起行人好奇心进行查看,特别针对低头看手机的人群,让行人提前留意到施工地点,警示效果更好,未使用多种颜色的光源,节省成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快速转动,第一齿轮转动一圈就能让警示柱转动几圈,快速反射出多种颜色的光线,吸引行人的注意力,避免警示光线被行人忽略。

进一步,所述警示板开设展示孔所在侧的对向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警示板的左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端部固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半径等于第二齿轮的半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设有警示筒,所述警示筒的结构与警示柱的结构相同。

在警示板的两侧分别设置警示柱和警示筒,让同一道路两个行走方向上均能投射出多种颜色的光线进行警示,避免行人在施工地点处出现事故,而且未增加动力装置,节省成本。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警示板右侧壁的端部上固设有旋拧头,所述旋拧头的横截面呈十字型。

在拧动第一转轴时,握着十字型的旋拧头转动第一转轴,避免在拧动第一转轴时打滑,节省拧动第一转轴的力。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支撑杆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警示板上设有与支撑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

在存放或搬运警示装置时,可拆下警示板、支撑杆和基座,减小本警示装置存放或搬运时占用的空间,方别携带运送和存储。

进一步,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基座的横截面开设。

在打开井盖进行通信线缆布线施工时,将井盖放入容纳盒,增加基座的重量,使装置中心下移避免倾倒,同时容纳槽减轻了基座的重量,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信工程用施工警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警示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警示板1、支撑杆2、基座3、容纳槽4、警示柱5、第二转轴6、反射面7、展示孔8、LED灯9、第二齿轮10、旋拧头11、第一转轴12、第一齿轮13、通孔14、第三转轴15、警示筒16、第三齿轮17、空腔18。

通信工程用施工警示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座3、支撑杆2和警示板1,基座3上开设有容纳槽4,容纳槽4沿基座3的横截面开设,支撑杆2的两端部上设有外螺纹,基座3上开设有与支撑杆2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警示板1的底侧上开设有与支撑杆2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警示板1内开设有空腔18,空腔18内壁焊接有限位盒,警示板1的右侧壁上转动配合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贯穿警示板1右侧壁和限位盒,第一转轴12贯穿警示板1右侧壁的端部上固设有旋拧头11,旋拧头11的横截面呈十字型,第一转轴12位于空腔18内的端部上键连接有第一齿轮13,限位盒内设有钢条,钢条的一端焊接在第一转轴12上,钢条的另一端焊接在限位盒的内壁上,钢条围绕第一转轴12进行卷绕,卷绕的钢条间具有空隙,钢条焊接在限位盒内壁上的端部位于卷绕钢条的外围。

警示板1的前侧面上开设有连通空腔18的展示孔8,警示板1的后侧面上开设有通孔14,警示板1的左侧壁上转动配合有第二转轴6,警示板1的左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5,第二转轴6和第三转轴15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在警示板1的左侧壁上;第二转轴6的端部上键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3啮合的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的直径等于第一齿轮13直径的五分之一,第二转轴6上套接有警示柱5,警示柱5与第二转轴6同轴设置,警示柱5上焊接有若干颜色的反射面7,警示柱5位于展示孔8处且反射面7向展示孔8反射出光线,第三转轴15端部键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3啮合的第三齿轮17,第三齿轮17的半径等于第二齿轮10的半径,第三齿轮17和第二齿轮10以第一转轴1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第三转轴15上套接有警示筒16,警示筒16的结构与警示柱5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还包括电源和开关,空腔18的顶壁上设有LED灯9,LED灯9照射的光线投射向警示柱5和警示筒16,电源为LED灯9提供发光的电能,电源、开关和LED灯9形成闭合回路,当施工时,施工人员通过开关让LED灯9连通电源,电源可用蓄电池,蓄电池为LED灯9提供电能。

本实施例中警示柱5和警示筒16上分别设置六个反射面7,六个反射面7的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蓝色、紫色、白色和绿色,由于警示柱5和警示筒16在反射LED灯9的光线时均处于转动状态,每个反射面7的位置也在变化,所以LED灯9发射出的光线与反射面7的入射角一直在变化,反射面7从展示孔8和通孔14反射出的光线从不同的角度投射至行人,不同身高的行人均能根据光线知晓施工位置。

本实施例中,钢条的长度根据钢条拉紧时的带动第一转轴12转动的时长进行设定,例如钢条长度为让第一转轴12转动10小时的钢条长度,本领域工作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以面向附图1为基准确定各个方位,左侧是指面向附图时左手所在侧,右侧是指面向附图时右手所在侧,前侧是面向附图1看到的一侧,后侧是面向附图1所看到侧的相对侧。

具体使用时,施工人员打开通信窖井的窖井盖进行相关通信线缆的布设,将窖井盖放入容纳槽4中,将警示板1通过基座3立在打开窖井盖的通信窖井处,施工人员放置警示板1后,拧动第一转轴12将钢条拧紧卷绕在第一转轴12上,使第一转轴12周围卷绕的钢条间没有空隙。

在拧动第一转轴12的同时,由于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13啮合,以及第三齿轮17与第一齿轮13啮合,第一齿轮13随第一转轴12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7转动,第二齿轮10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第二转轴6上警示柱5也可接收到LED灯9光线和自然光线进行反射,第三齿轮17带动第三转轴15转动,第三转轴15上的警示筒16也可接收到LED灯9光线和自然光线进行反射,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过程中也能提醒过往行人此处在施工。

由于钢条卷紧在第一转轴12上储存了弹性势能且钢条外围端部固定在限位盒上,所以松开拧动第一转轴12的力后钢条会变松,钢条变松过程中储存的弹性势能让第一转轴12缓慢转动,第一转轴12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带动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7转动;因为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7的半径比第一齿轮13的半径小很多,所以第一齿轮13带动第二齿轮10和第三转动时,第一齿轮13转动一圈,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7分别转动五圈,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7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齿轮10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使第二转轴6上的警示柱5在展示孔8处转动,第三齿轮17带动第三转轴15转动,使第三转轴15上的警示筒16在通孔14处转动,同时,LED灯9从上往下照射到警示柱5和警示筒16上,警示柱5转动时反射面7从展示孔8反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进行警示,警示筒16转动时反射面7从通孔14反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进行警示,多种颜色的光线被从展示孔8和通孔14投射出来,警示板1的两侧均能进行施工警示,提前警示行人此处在进行施工。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警示柱5转动时反射出多种颜色的光线,当行人靠近施工地点时,不同颜色的光线投射到行人处,可引起行人好奇心进行查看,特别针对低头看手机的人群,让行人提前留意到施工地点,警示效果更好,未使用多种颜色的光源,节省成本;

2.第一齿轮13带动第二齿轮10快速转动,第一齿轮13转动一圈就能让警示柱5转动几圈,快速反射出多种颜色的光线,吸引行人的注意力,避免警示光线被行人忽略;

3.第一转轴12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7同时进行转动,让警示板1两侧面上都能投射出警示光线,减小警示盲区,同时未增加多余的动力,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