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保温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8791发布日期:2019-04-20 03:4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保温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运输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保温厢。
背景技术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过程中,作为原材料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质量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然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在储存、运输以及摊铺过程中都极易损失,尤其是在长距离运输和冬季外界气温较低的情况下,靠近运输车车厢壁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快,难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在到达施工现场时还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因而怎样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减少温度的下降是解决以上质量隐患的重中之重;此外,在沥青的运输过程中,在车辆加速或刹车时,由于沥青的流动性和惯性作用,沥青在车厢内会晃动,沥青液位急速大幅度变化,对车厢的厢体造成冲击,影响运输车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采用加厚保温车车厢的方式来提高运输车的保温效果,然而这种方式无法在兼顾保温车的保温效果与保温车的车厢承受强度。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775230.4”,公开日为2018年04月06日,名称为“一种改进型沥青运输车”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沥青运输车,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运输车车厢及封堵部件;运输车车厢的侧面及底面均由内层钢板、保温层及外层钢板组成,其中,保温层包括网状结构的骨架,骨架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内层钢板及外层钢板分别固定于骨架的两侧面上,运输车车厢的底部设有出料口,该运输车能够实现对沥青的保温,同时沥青倒料量可控,并且较为方便。上述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型沥青运输车采用焊接固定的网状钢管骨架内填充保温层来对沥青保温,同时也起到了加固保温车的作用,然而还是有以下缺点:一是钢管之间以及钢管与两侧钢板需要连接固定的地方太多,制作成本高且制作过程复杂;二是钢管在侧板上占据的空间太多,保温层占据的空间相对就较小,保温效果也就降低了。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沥青运输保温车在运输过程中采用传统的保温方式不能兼顾保温效果与厢体承受强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既能提高保温效果,又能提高厢体强度的沥青混合料运输保温厢。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保温厢,包括四周侧板、底部底板及覆盖在四周侧板顶部的篷布,四周侧板以及底部底板均包括内层钢板、保温层和外层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通过内层钢板与外层钢板焊接封闭在两层钢板之间,所述篷布至少包括内、外两层基布,外层基布的外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内层基布的内表面涂覆有耐高温层,两层基布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四周侧板的每一块板上都设有至少两条槽钢,槽钢之间交叉固定形成受力骨架,槽钢开口端朝向侧板且其端口与内层钢板封闭连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填充有发泡剂,槽钢底部开有多个用于填充发泡剂的开孔,开孔上有封口部件。所述槽钢相互之间通过点焊或铆接的形式固定,槽钢开口端与内层钢板通过焊接密闭封口,槽钢底部与外层钢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保温材料与外层基布、内层基布通过复合、贴合、高频焊接、缝制或发泡结合。所述保温材料通过缝制与外层基布、内层基布结合,所述外层基布与保温材料之间缝制形成的针孔缝隙上贴有防水胶条或涂有防水胶。所述保温材料为海绵、真空棉、丝棉、针刺毡或泡沫。所述封口部件为玻璃防水胶。所述保温层采用保温棉,保温棉厚度为5~6mm。所述内层钢板厚度为4~5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保温效果好,能够满足沥青的短途运输需要,在厢体侧板上设有加固厢体的槽钢,槽钢与内层钢板形成的中空结构内填充有用于保温的发泡剂,不但没有占用厢体的保温层面积,由于发泡剂较一般的保温棉保温效果好,槽钢结构的设置在加固了厢体结构的同时也提高了厢体的保温效果;(2)本实用新型对保温厢顶部覆盖的篷布加以改进,所述篷布包括外层的防水基布和内层的耐高温基布,两层基布之间还填充有保温材料,该改进使得所述篷布相较于普通篷布更厚实,提高了篷布的保温效果;(3)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层基布与保温材料之间通过缝制固定,缝制形成的针孔缝隙采用贴防水胶条或涂防水胶的方式封闭,防止雨水渗入篷布影响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厢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篷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侧板;2、底板;100、内层钢板;101、保温层;102、外层钢板;3、篷布;300、外层基布;301、内层基布;302、保温材料;4、槽钢;5、发泡剂;6、开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保温厢,包括四周侧板1、底部底板2及覆盖在四周侧板1顶部的篷布3,四周侧板1以及底部底板2均包括内层钢板100、保温层101和外层钢板102,所述保温层101通过内层钢板100与外层钢板102焊接封闭在两层钢板之间,所述篷布3至少包括内、外两层基布,外层基布300的外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内层基布301的内表面涂覆有耐高温层,两层基布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302,所述四周侧板1的每一块板上都设有至少两条槽钢4,槽钢4之间交叉固定形成受力骨架,槽钢4开口端朝向侧板且其端口与内层钢板100封闭连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填充有发泡剂5,槽钢4底部开有多个用于填充发泡剂5的开孔6,开孔6上有封口部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沥青混合料运输保温厢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保温效果好,能够满足沥青的短途运输需要。所述的四周侧板1即保温厢的前、后、左、右四块侧板,图1中只标注出了其中一块侧板,其余三块侧板均与该示出侧板的结构相同。所述厢体侧板1中间填充有保温棉,同时侧板1上设有用于加固厢体的槽钢4,槽钢4交叉固定在侧板1的两层钢板之间并形成中空结构,槽钢4内还填充有发泡剂5,不占用保温层101的面积就不会降低厢体的保温效果,反而在提高厢体的保温效果的同时也加固了厢体。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保温厢,包括四周侧板1、底部底板2及覆盖在四周侧板1顶部的篷布3,四周侧板1以及底部底板2均包括内层钢板100、保温层101和外层钢板102,所述保温层101通过内层钢板100与外层钢板102焊接封闭在两层钢板之间,所述篷布3至少包括内、外两层基布,外层基布300的外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内层基布301的内表面涂覆有耐高温层,两层基布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302,所述四周侧板1的每一块板上都设有至少两条槽钢4,槽钢4之间交叉固定形成受力骨架,槽钢4开口端朝向侧板且其端口与内层钢板100封闭连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填充有发泡剂5,槽钢4底部开有多个用于填充发泡剂5的开孔6,开孔6上有封口部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水涂层为现有的聚氯乙烯涂层或聚氨酯涂层,所述的内层基布为玻璃纤维布,其内表面的涂覆的耐高温层为现有的特氟龙树脂。本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剂5发泡倍力小于20,耐高温度数大于150℃。由于发泡剂5的保温效果比保温棉好,而价格也较高,出于实际的经济考虑,在每块侧板1上槽钢4内发泡剂5的填充面积约为该侧板1总面积的40%~60%,在达到所需保温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制作成本。所述槽钢4相互之间通过点焊或铆接的形式固定,槽钢4开口端与内层钢板100通过焊接密闭封口,槽钢4底部与外层钢板102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保温材料302通过缝制与外层基布300、内层基布301结合,所述外层基布300与保温材料302之间缝制形成的针孔缝隙上贴有防水胶条或涂有防水胶。所述保温材料302为海绵、真空棉、丝棉、针刺毡或泡沫。所述封口部件为玻璃防水胶。所述玻璃防水胶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玻璃防水胶。所述保温层101采用保温棉,保温棉厚度为5~6mm。所述内层钢板100厚度为4~5mm。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的效果如下:装载等待时间(h)468温度下降℃<4<8<1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