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面压路机的压实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1586发布日期:2019-12-20 20:4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路面压路机的压实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路面压路机的压实机构。



背景技术:

压路机又称压土机,在工程机械中属于道路设备的范畴,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跑道、大坝、体育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填方压实作业。压路机以机械本身的重力作用,使被碾压层产生永久变形而密实。被碾压层常分为沙性或粘性土壤、路基稳定土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压路机用于碾压路面层的机构称为压实机构,压实机构主要包括框架和碾轮,框架与压路机的机体铰接,便于压实机构在碾压时转向,碾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框架中,用来压实路面层。

目前,公告号为cn20265851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震动压路机,包括压路机本体,所述的压路机本体上设置有振动器,所述的压路机具有压辊,压辊是筒形结构,压辊内部有支架,支架连接在压路机架子上,振动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压路机本体具有扶手,所述的扶手经弹簧安装在机架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压路机的碾轮在压路过程中会粘结有粘性的铺料,该方案缺少刮除铺料的组件,而粘结在碾轮上的铺料会影响到碾轮对路面的压实效果,使路面凹凸不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路面压路机的压实机构,其具有刮除碾轮上的粘结铺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公路路面压路机的压实机构,包括与压路机机体铰接的框架、转动连接在框架内部的第一转动轴以及位于框架内部并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碾轮,所述框架与所述碾轮之间设置有刮泥组件,所述刮泥组件包括长度方向与碾轮长度方向相同的第二转动轴、固定套设在第二转动轴外部的套筒以及固定连接在套筒周侧的刮泥板,靠近所述碾轮两圆面的所述框架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传动组件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滑移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中心螺纹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空腔长度方向相同并受所述传动组件驱动而转动的丝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动组件驱动丝杆转动时,与丝杆螺纹连接的滑块受到滑槽的限位,将丝杆的转动转化为自身沿丝杆的滑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上的套筒水平移动,当要进行刮泥操作时,将套筒平移至刮泥板与碾轮相抵触的位置,刮泥板在碾轮转动的过程中将碾轮上的铺料刮除,从而确保碾轮对路面的压实效果,防止粘接在碾轮上的铺料导致路面凹凸不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丝杆远离滑块端的从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以及固定在主动锥齿轮中心且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杆,使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以此带动刮泥组件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对碾轮上粘结铺料的刮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远离碾轮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框架的外部,且该延伸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轮的设置节省了操作人员转动转动杆时的耗力,从而提高了传动组件的传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泥板靠近碾轮的两端固定有与所述碾轮的圆周面相接触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碾轮向前滚动,泥土因惯性作用向碾轮后方下落,与碾轮圆周面相接触的挡板有效防止泥土向碾轮的两侧移动,从而防止泥土掉落在碾轮碾压不到的区域,以此提高路面的平滑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靠近从动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滑块滑移范围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刮泥板与碾轮相抵触时,滑块碰触限位块,停止转动手轮,以此避免滑块过度滑移而造成与碾轮相抵触的刮泥板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靠近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底部与所述空腔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影响丝杆转动的情况下设置支撑杆,以此为丝杆提供支撑,防止丝杆受到重力作用下移而影响到传动组件和刮泥组件的运行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的四角开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内放置有多个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框架四角开设的储物腔内放置多个配重块以增加框架的重量,从而增加碾轮对路面的压力,以此提高压路机对物料的压实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储物腔连通的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框架的侧壁上开设与储物腔连通的检修门,通过把手拉开检修门为储物腔内增加或减少配重块的数量,从而改变框架的重量,以此适应不同路面的压路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刮泥板在碾轮转动的过程中将碾轮上的铺料刮除,从而确保碾轮对路面的压实效果,防止粘轮铺料导致路面凹凸不平;

2.传动组件的设置通过带动丝杆转动,以带动刮泥组件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对碾轮上粘结铺料的刮除;

3.挡板有效防止泥土向碾轮的两侧移动,从而防止泥土掉落在碾轮碾压不到的区域,以此提高路面的平滑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11、储物腔;111、配重块;12、检修门;121、把手;13、空腔;131、滑槽;1311、限位块;2、第一转动轴;3、碾轮;4、刮泥组件;41、第二转动轴;411、滑块;42、套筒;43、刮泥板;431、挡板;5、丝杆;51、支撑杆;6、传动组件;61、转动杆;611、手轮;62、主动锥齿轮;63、从动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公路路面压路机的压实机构,包括框架1、第一转动轴2以及碾轮3。框架1截面为口字形,与压路机的机体铰接,以便于在机体的驱动下改变碾轮3的方向。结合图2所示,框架1内部开设有空腔13,空腔13有两个,两个空腔13分别位于靠近碾轮3两个圆面的两侧的框架1中。每个空腔13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131,滑槽131截面为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与空降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转动轴2为圆柱形杆状结构,转动连接在框架1上,并受电机驱动而转动。碾轮3为圆柱形筒状结构,被包覆在框架1内部,用于碾压路面;碾轮3与第一转动轴2固定连接,受第一转动轴2的驱动而转动,且第一转动轴2的中心轴线与碾轮3的中心轴线一致。

参照图2,框架1与碾轮3之间设置有刮泥组件4,刮泥组件4包括第二转动轴41、套筒42以及刮泥板43。第二转动轴41为圆柱形筒状结构,位于碾轮3远离机体的一侧,且其两端均延伸至空腔13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滑块411。滑块41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与滑槽131滑移配合。每个滑槽13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块1311,限位块131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用于限制滑块411的滑移范围。套筒42为圆柱形筒状结构,套设于第二转动轴41的外部并与第二转动轴41固定连接,且套筒42的长度略大于碾轮3的长度。刮泥板43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固定连接在套筒42的周侧,并平行于地面设置,且刮泥板43的长度与滚筒的长度相同。刮泥板43与碾轮3相抵触的一端为刮泥部,刮泥部的截面为三角形,以此减小刮泥板43与碾轮3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刮泥时的摩擦力,使碾轮3上的泥土被刮除干净。刮泥部的两端固定有挡板431,挡板43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并向靠近碾轮3的方向延伸,挡板431在刮泥板43进行刮泥时与碾轮3两侧的圆周面相接触。当碾轮3向前滚动时,被刮下的泥土由于惯性作用而向碾轮3后方运动,挡板431的设置用于防止泥土向碾轮3后方运动而掉落在碾轮3的两侧,从而防止碾轮3无法对掉落在其两侧的泥土进行二次碾压而影响到地面的平滑度。

空腔13内转动连接有丝杆5。丝杆5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与空腔13的长度方向相同,且其靠近刮泥组件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空腔13的内壁上。滑块411中心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尺寸与丝杆5的尺寸相同,从而使得滑块411与丝杆5螺纹连接。丝杆5靠近第一转动轴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51,支撑杆51底部与空腔13的底部固定,顶部开设有圆孔,丝杆5通过圆孔穿设过支撑杆51。支撑杆51的设置在不影响丝杆5转动的情况下,为丝杆5提供支撑,避免丝杆5受重力作用的影响下滑,以此提高丝杆5的稳固性。

空腔13内设置有传动组件6,传动组件6包括转动杆61、主动锥齿轮62以及从动锥齿轮63。转动杆61为圆形杆状结构,其一端与空腔13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框架1的外部。转动杆61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手轮611,手轮611为圆形轮状结构,用于节省直接转动转动杆61时的耗力,以此提高转动效率。主动锥齿轮62固定连接在转动杆61上,受转动杆61的驱动而转动。从动锥齿轮63固定在丝杆5靠近第一转动轴2的一端,从动锥齿轮63与主动锥齿轮62相啮合,并受主动锥齿轮62的驱动而转动。

参照图2,框架1内部开设有储物腔11,储物腔11截面为长方形,有四个,四个储物腔11分别位于框架1的四角。储物腔11的内部放置有配重块111,配重块11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由铁原料制成,每个储物腔11内可放置多个配重块111。结合图1所示,框架1的侧壁上开设有检修门12,检修门12截面为长方形,且有四个,四个检修门12分别开设在框架1四角的侧壁上,且与储物腔11的内部连通。检修门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21,把手121截面为u形,且有四个,四个把手121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检修门12上。操作人员通过拉动把手121拉开检修门12,从而增减储物腔11内配重块111的数量。配重块111的设置用于增加框架1的重量,从而增加碾轮3对地面的压力,根据路况的不同,适当增减配重块111,从而使得压路机达到最佳压路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要对碾轮3上的粘结铺料进行刮除时,转动手轮611,使主动锥齿轮62带动从动锥齿轮63转动,以此带动丝杆5转动,由于与丝杆5螺纹连接的滑块411受到滑槽131的限位而无法跟随丝杆5转动,滑块411将丝杆5的转动转化为自身沿滑槽131的水平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41向靠近碾轮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刮泥板43与碾轮3相抵触。刮泥板43在碾轮3转动的过程中将碾轮3上的铺料刮除,从而确保碾轮3对路面的压实效果,防止粘结在碾轮3上的铺料导致路面凹凸不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